钟祖桂
(福清市宏路中学 福建福州 350300)
回顾以往高三二轮复习,课堂教学中尚存在欠缺,主要问题在于复习的主题立意不明确,整个复习过程始终是简单的重复,毫无新意,忽视了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该创新复习方式,优化复习理念,以“主题立意”为核心展开高效复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要想保证“主题”复习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主题复习的中心,当然这是需要建立在具体的考试大纲、新课程标准、地方考试说明基础上的,只有充分做到这一点,才能为接下来的复习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开端。
例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这一课的二轮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了解课程要求以及考纲说明,并收集历年高考试题,找到重点所在,通过归纳和整理相关资料最终明确本课中心“民主政治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每一节课题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也是这一课的重点所在,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依托课本和考试说明以及课题内容构成确定主题,在“主题立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
在开展复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适当调整二轮复习结构,整合各模块的内容体系,优化复习内容,争取打造出鲜活有趣的主题立意复习课,以便可以帮助学生从根本上分清各专题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笔者在组织二轮复习的时候,开展了以下三种不同的专题复习课,主体立意分别如下:
1.中国(外国)史专题之间的关系
在复习这一专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相关内容整合到一起进行复习,然后寻找切入点去深入探索其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链。
2.中外专题之间的关系
关于这一内容的研究,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中外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以及碰撞,很多地方的高考题编写上都有这一方面的知识。对此教师在组织复习的过程中就要融合相关专题拟定主题。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对不同的国家的发展史和经济模式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全面了解复习内容的同时分清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实现对于课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之外,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适当根据不同模块进行主题立意,并在过程中融入“新史观”,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的同时提升历史素养。根据对于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来看,关于新史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其理念渗透的范围也逐渐更加广泛,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新史学理念组织二轮复习,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观察、解读、判断和理解历史现象以及历史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从根本上提高复习质量。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的二轮复习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从两个角度看待“变动和变迁”现象,具体如下:
1.结合社会文明史和全球史看待“变动”“变迁”
提出问题:从经济、政治、文化几方面讨论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组织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讨论。
2.结合近代化史观看“变动”“变迁”
组织学生从近代化历程的角度讨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过度以及关系,并试着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通过现阶段的高考命题来看,很多题目的设定都趋向强调能力立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在高三二轮复习中也要注意这个特点,加强对于复习主干知识的理解,同时明确主题教学方向,精选复习材料,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在扎实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历史能力。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整理,坚持“主题立意复习”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复习策略,争取在保证复习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历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