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生双创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2018-01-01 14:45:10王怀芳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双创素质思维

钱 铮,蒋 婧, 王怀芳

(1.江苏理工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2.江苏理工学院 学工处,江苏 常州 213001,3.江苏理工学院 党委办公室,江苏 常州 213001)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因此,在“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一些新业态、新动能正在形成,大大拓展了就业增长空间。大学生想要在就业新空间内保持竞争优势,就急需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双创能力。因此,深入探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双创能力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 “互联网+”背景下将素质拓展引入双创教育的可行性

“互联网+”等引发的就业新动能的形成和发展,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说,既要求大学生拥有扎实的业务技术能力,还更应具备有时代特色的互联网思维,即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善于合作,乐于奋斗。大学生双创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双创教育所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出色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完善的个性结构和意识结构。出色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包括心理调节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比较联想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完善的个性结构和意识结构则包括崇高的思想道德风尚、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开放稳定的心态和富有创新活力的意识。[1]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开展双创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2 素质拓展训练在双创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启发式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双创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是大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2]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启发式教学,其教育主旨就是引导大学生充分挖掘潜能,知道“你的拥有超过你的想象”。通过有意识地设计素质拓展训练环节,大学生必须直面困难,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来解决问题。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从中发现以往不曾发现的能力,改变对自身的评价,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不断提升自我。[3]

其次,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模拟性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在“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等影响下,我国双创教育取得了迅速发展,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同时,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而又普遍缺乏经受残酷竞争和痛苦挫折的经验,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甚至会因为屡屡求职受挫而逐渐产生自卑和示弱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大多是从现实实例中提炼、并针对受训者的心理能力设计的,大学生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来完成项目体验,从而来提高对自身能力的正向评价。

第三,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集体性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互联网+”时代下,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及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使得并购跨界等成为常态,也由此带来了各行业对复合型人才或团队需求的井喷。因此,在当前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等。作为一项集体性的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给予了他们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一方面,他们在完成团队目标的过程中,会逐渐看清自身优势,找准自身定位,学会与他人相互配合与协作,从而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甚至需要掌握说服对方的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

第四,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亲历性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磨练意志品质。随着数字信息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及相应的硬件设备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正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认知与行为方式等。因此,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思想道德修养薄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等现状。素质拓展训练表面上看是考察参训者的执行能力,但从深层次来看,更是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考量。素质拓展训练集实用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大学生在参训的过程中不仅能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潜能来解决问题,也从中不断磨练意志、锤炼品质,从而实现人格的不断完善。

3 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的途径

3.1 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课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

当前,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来指导大学生就业,课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路径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阅读到的信息,人们可以记住10%;对于听到的信息可以记住20%;对于看到的信息可以记住30%;亲身体验的事情则可以记住80%。[4]因此,仅仅依靠传统课堂教育来开展双创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因此,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育的成果,不妨尝试将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环节与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聘请有专业资质的素质拓展师与任课老师一起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拓展项目。如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不妨在实践环节设计“穿越雷阵”项目,该项目除了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参训学生大胆突破自我限制,克服思维定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又如设计“逃生墙”项目,最后一人采用何种方式逃离,同样也需要参训者突破思维定势,发散思维,寻找解决方法。

3.2 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系统性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正如前文所述,亲身体验可以切实提高教育实效性,因此,不妨考虑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到“第二课堂”活动中来;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需求特点,开展主题突出、层次鲜明的素质拓展训练。大一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加之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缺乏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因而在开展双创教育之前应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我。因此,可开展主题为“认识自我”的素质拓展训练,通过诸如“高空断桥”、“同舟共济”等训练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我,树立生涯规划理念,激发创新意识。大二、大三学生正处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重要时期,而这些与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开展诸如“孤岛求生”等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大四学生则直接面对就业,通过“勇攀天梯” “穿越雷阵”等项目,帮助她们缓解心理压力,锻炼心理素质。[5]通过这一系列主题鲜明、层次递进的素质拓展,不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有利于提升“第一课堂”双创教育的成效。

3.3 加强校企合作,将素质拓展训练扩展到企业实践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最终是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大学生终究是要到企业就业。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将素质拓展训练扩展到企业实践中去,即可在企业岗前培训中增设与企业员工共同参加素质拓展训练或参与具有企业特色的素质拓展训练等环节,既是企业考察学生综合实力、展示高校双创教育成效的重要平台,又使得大学生获得展示综合素质、彰显双创能力的机会。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现状,对于今后顺利走向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双创素质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双新双创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