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留守大学生感恩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2018-01-01 14:17许红菊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历大学生教育

许红菊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部,安徽 安庆 246052)

留守儿童是我国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2013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06):30-43. 。由于特殊的存在状况,留守儿童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进入高校,成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称之为曾留守大学生。

1 问题提出

1.1 “曾留守大学生”的由来及“感恩”、“感恩教育”的内涵

曾留守大学生是由留守儿童成长而来的,本文将在青少年时期有过留守经历①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常年在外务工,失去其照顾关爱,被迫接受隔代抚养或单独生活的经历。 的大学生称之为“曾留守大学生”。有研究表明:“相比于非留守学生,曾留守大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负性生活事件,也更易于抑郁。”[2]李晓敏.河北高校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7:40(1). 那么如何缓解呢?“感恩能有效缓冲负性生活事情对曾留守大学生个体心理需要的不利影响,增强个体的正性心理体验。”[3]李旭.感恩对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及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特殊教育,2016(3). 因此,调研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状况,探索对曾留守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刻不容缓。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对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便利,得到内心的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知、意志和行为”[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14. 。感恩,不仅是人最基本的品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教学方式、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1.2 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帮助曾留守大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恩惠,克服自卑心理,减少负面生活事情的干扰,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二是有助于曾留守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韧性以抵制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升抗逆力,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三是感恩教育可以使他们怀感恩之情、念相助之人、行感恩之举,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人生价值。显然,适时介入感恩教育,“利用大学期间自我认同的良好时期,切入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灵深入,完成多年‘留守经历情结’的困扰,促进心理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5]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28-30. 。

2 调研开展

本次调研选取的是安徽省某市属高校,在校生约7000人。调查问卷通过纵(感恩认知、意识和行为)横(对自身、他人及社会感恩状况)两条线六个维度考量该校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状况。

2017年3月,调研组随机抽取了该校六个班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发放查问卷293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回收率为94.9%。在有效问卷中,符合曾留守大学生的特征为123名(占44.2%),曾留守大学生中农村家庭占74.8%,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以下的达87.8%,74.8%学生表示超过半年未与父母见面。

3 调研分析

调查显示: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状况总体良好。虽然青少年时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但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对父母的付出心存感激;对教育自己长大成人的师长也保有感恩之情;对朝夕相处的同伴以诚相待,亦能感受到社会和政府对其的关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3.1 在感恩认知上

感恩认知是感恩的第一阶段,指的是感受到别人所给予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

“在你成长过程中,哪些人值得你感谢?(多选)”的调查中,90.4%的学生清楚父母对他们的付出,83.2%的学生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还有64.3%的学生选择了要感谢同伴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而选择“社会”的比较低,仅为18.5%;在“你最想感谢的对象是谁?(单选)”的调查中,选择感谢“自己”的仅为5.21%,感谢“社会(政府、公益组织及志愿团体)”的为8.4%。这表明曾留守大学生感恩面较为狭窄,往往对身边有限的几个人怀有感恩之情,对自我及社会认同度较低。

在“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留守经历?”的回答中,56.8%的学生认为“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甚至有学生表示“那是一场噩梦”、“不愿意回忆,不愿意提及,已经是个过去式了”,只有10.4%的学生认为“早期留守经历亦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当问及“如果你在那个‘追车跑了200米,哭着盼妈妈留下来’②2017年春节刚过,外出打工的父母们陆续踏上返城之路,一组“追车跑了200米,她哭着盼妈妈留下来”岳西小女孩照片出现在社交媒体上,让很多人潸然泪下。 的小女孩身边,你会怎么做?”时,这些已经成年看似成熟的大学生中有78.5%选择了“会劝妈妈留下来陪孩子”。有个学生在调查表中写道:“幼时,我也曾有过很多次这样的场景,我也闹着哭着希望妈妈能留下来,虽然我妈妈最终还是走了,但我还是希望女孩的妈妈能留下来”。显然,曾留守大学生对过往的留守经历往往采取逃避态度,更多的认为这是一段不美好的回忆,想要删除的记忆。

3.2 在感恩意识上

在“为什么要感恩?”的调查中,46.7%的学生选择了“心灵慰藉”,28.3%的学生认为是“礼尚往来”,20.9%的学生选择了“道德驱使”,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不需要感恩,我家很穷,理应得到帮助”。可见,关于“感恩”,大家的理解是含糊的。感恩究竟是什么?感恩绝不是“礼尚往来”的客套,也不是单纯的“心灵慰藉”。感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幸福,它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智慧,亦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你怎么看国家或者学校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你的帮助?”的调查中,44.6%的学生选择了“很感恩,要好好学习,回馈社会”,选择“未曾享受过优惠待遇,但依然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的学生为12.6%,19.8%的学生认为“因为家庭经济情况不佳,政府的帮助理所当然”,还有部分学生选择“未曾享受过优惠待遇,所以不必感恩”。事实上,国家针对留守儿童的优惠举措无论是制度建设上、还是物质保证上是非常多的,但选择“未曾受到过优惠待遇”及“受助不感恩”的学生仍占很大比例,值得关注。

3.3 在感恩行为上

感恩行为就是将感恩认知、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种方式,是感恩的实践层面。但调研发现,曾留守大学生感恩行动较弱。

3.3.1 对父母

虽然父母亲出于各种原因无法照顾他们、陪伴他们成长,但父母在曾留守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是最重要的。但当问及“你对父母说过‘我爱你’吗或者你抱过父母”时,只有34.6%的学生选择肯定项。接下来的调查中发现,极少数学生表示和父母关系亲密,愿意在父母面前撒娇,愿意把生活中的不快与父母分享。在问及“你觉得如何感谢父母”时,44.5%的学生选择了“好好学习”,30.6%认为“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为父母带来荣耀”,13.3%的学生选择了“陪伴、孝顺”,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可否认,父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撼动,但如何表达爱,则“爱在心头口难开”了,曾留守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内向、不善于表达的情况。殊不知父母生日的一个电话、平时的问候、和父母聊聊天,就是最好的感恩,感恩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点滴事件上。这就提醒我们在进行感恩教育时,要注重感恩方式的教育和感恩行为的培养。

3.3.2 对志愿活动

在“你愿意参加志愿活动吗?”的调查中,89.5%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但在“你参加过志愿活动吗?”回答中,43.2%的学生选择了肯定项,但经常参加志愿活动的仅为8.2%,多数学生偶尔为之或根本就没有参加过志愿活动。这表明,曾留守大学生感恩意愿是比较强的,是愿意在学习之余参加志愿活动的,但践行方面,力度太弱。在志愿活动上表现出“只说不做”、“说的比做的好听”,值得注意。

3.3.3 对未来的职业走向

在“大学毕业后,你想去那里工作”的调查中,58.9%的学生表选择留在大城市,33.8%的学生打算回乡创业,7.3%的学生有到偏远地区的意愿。显然,现在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的考虑个人的利益和前途,希望留在城市工作,不愿到基层去,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也有部分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获得理想工作,怨天尤人,消极待业,在家“啃老”。这些现象都与大学生的感恩行为欠缺密切相关。

4 建 议

针对调研中呈现的部分曾留守大学生感恩面狭窄、“受助不感恩 ”、感恩行为欠缺等问题,作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高校,务必承担起加强留守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任,务必探索出有效路径“‘补救’家庭教育、中学教育在感恩培养方面的不足,及时唤起‘迷失已久’的感恩意识”[6]柴世钦,肖继军.大学生感恩意识欠缺现状分析及教育体系构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1):138-141. 。

4.1 强化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认知

4.1.1 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留守经历

留守经历确是一种逆境,但并不是说身处逆境就注定前景黯淡,关键是看个体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看待过往的人生经历。因此,在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中要引导他们理性积极的看待过往经历,明白“留守经历既是一种缺失又是一笔财富”[7]谢新华.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的述评[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2):12. ;要善于“挖掘曾留守大学生自身潜在优势,并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在留守生活中适应困难、战胜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奋进的宝贵经验”[8]孙一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自信人格的影响与朋辈心理辅导[J].教育与职业,2016(13):79-82.

(责任编辑:檀晓)

,是未来成功成才的重要资本;要善于借用过往的留守经历、现在的生活学习境况点拨唤起曾留守大学生对社会他人的感恩之情。只有不回避不逃避直面自己的留守经历,他们才会为自己的努力感到欣慰和感激,才会为自己所受的挫折扫除悲观与失望,才会通过更加努力、奋斗,为自己人生锦上添花。

4.1.2 立足课堂,开展感恩教育

由于曾留守大学生特殊的成长经历,父母对子女的感恩教育几乎是空白的,而以往学校感恩教育往往是低效的。所以,进入高校后必须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感恩意识培养。教师可以将感恩教育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静心思考在成长过程中哪些人值得感恩,是给予生命的父母、是诲人不倦的老师、是朝夕相处的同伴、是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是悬壶济世的白衣天使……亦可结合身边的好人好事、榜样人物,引导学生们思考“他们是谁”、“他们为了谁”,全方位、多角度的把知恩、识恩、报恩的思想渗透到生活学习中去,帮助曾留守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认知。

4.2 坚定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情感

4.2.1 以爱为名,做好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大量研究表明:“‘留守群体’大学生内心的‘留守经历情结’,会成为他们内心沉重的双重心理困惑,使他们的人格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徘徊不已”[8]。 基于此,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带有色眼镜看待曾留守大学生,给其扣上“问题学生”的帽子。事实上我们要帮助学生“扣扣子”,而非“扣帽子”,要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学会爱接受爱,对社会对人生产生信心,学会感恩,懂得回馈。

4.2.2 以情动人,完善校园支持系统

基于曾留守大学生家庭经济普遍较差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们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曾留守大学生资助力度。无私的资助意图是引发感恩的重要因素,受助易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学校、他人的关爱;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对留守大学生的亲情补偿:如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氛围,让他们能时刻感受老师、同学和集体的关爱,消除因父母不在身边所带来的孤独感、自卑感。当然,在校园中,榜样的示范、朋辈的帮助、师长的关怀均有助于稀释曾留守大学生的“留守经历情结”,消解负面情绪,建立包括感恩在内积极心理品质。

4.3 推进曾留守大学生“感恩于行”

以活动为载体,可以有效推进曾留守大学生“感恩于行”。首先,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要将“感恩教育”的意蕴通过网络、海报、校刊等形式图文并茂地体现到校园每一个角落,活泼生动地展现到大学生面前,潜移入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增强大学生对感恩文化的认知;其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曾留守大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将“感恩教育”贯穿到校园活动中去。由于曾留守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内向、退缩、不自信等心理特征,因此活动组织者要有意识的鼓励引导曾留守大学生融入到活动中去,争取由过去的“旁观者”到现在的“参与者”,努力成为未来活动的“组织者”,使他们在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从而增进对感恩教育的认知,加深感恩情感,积极践行感恩行为。此外,在课余时间组织曾留守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以自己专业所长参加社区活动,帮助、关心他人,回馈社会,能够激发曾留守大学生的爱心,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自信。

注释:

① 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常年在外务工,失去其照顾关爱,被迫接受隔代抚养或单独生活的经历。

② 2017年春节刚过,外出打工的父母们陆续踏上返城之路,一组“追车跑了200米,她哭着盼妈妈留下来”岳西小女孩照片出现在社交媒体上,让很多人潸然泪下。

猜你喜欢
经历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