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华
(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书院是起源于唐代的独立教育机构,如瀛洲书院、张说书院、李公书院、集贤书院等都是唐代著名的书院。北宋初期,政府大力扶持民间或私人兴建书院,并通过支持、资助、褒奖等方式支持书院。此后,书院渐渐与科举制度结合起来,成为养士取士、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重要场所。德育是指从特定的道德目标和伦理要求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的行为与过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培养受教育者的理想人格等具有重要意义。宋代书院始终将以德育人作为教育目标,将道德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形成了完善的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评价、德育制度等。
宋代书院以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开启民智、学术创新等为基本目标,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并重、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这些对后世德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品德教育是宋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目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既具有圣贤人格又具有济世救民之能的体用兼备的理想人才[1]。宋代书院德育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德才兼备”德育模式、“求为圣贤”德育模式、“学至圣人”德育模式,这些模式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目标。
其一,“德才兼备”德育模式。司马光提出,人才可分为德才兼备的圣人、德多才少的君子、德少才多的小人、德才全无的愚人等几类,圣人和愚人是极为罕见的,多数人都是君子或小人,德育就是要培养胸襟坦荡、品格高尚、敢作敢为的君子。在此基础上,司马光提出了人才培养、考核和选拔的标准,即“以德性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从而形成了“德才兼备”的德育模式。
其二,“学至圣人”的德育模式。在程颐、程颢看来,圣人是大公无私、济世安民、胸襟坦荡、自强不息的理想人格的象征,也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士人应“学至圣人,求得圣人之道”。同时,二程认为,只要以理学德育为指导,躬行实践,“人皆可以至圣人”。二程的“学至圣人”德育思想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其重视道德实践的观点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
其三,“求为圣贤”的德育模式。朱熹认为,“圣贤禀性与常人一同”,人应以“圣人”为人生目标,努力达到“圣人”的境界。同时,朱熹提出,“父子有亲……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遏人欲,存天理”“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等德育方法,这些都是培养“圣人”“圣贤”“醇儒”的基本途径。在德育实践中,朱熹反对“干禄蹈利”的科举之风,主张将“义理教化”结合起来,这种培养“至圣人才”的道德理想有些迂腐,但是也弥补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某些不足。
宋代书院以“明人伦”为德育宗旨,以儒家学说、理学著作和历史典籍为德育课程。虽然各个书院的德育课程各不相同,但是德育课程多以经史子集为基本内容。一是先秦儒家经典。宋代书院以四书、六经为德育的基本内容,朱熹提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矩”,再读《论语》以“立其根本”,在读完四书之后,再读六经。为了使弟子们品行持重、德智谦和,朱熹先后主讲了《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二是各类理学著作。在两宋时期,理学逐渐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特别是南宋时期,程朱理学成了当时的显学,也成为白鹿洞书院的重要课程。如《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堂讲义》《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录》《太极图说》等都是德育教学内容。三是历史典籍与词赋。在书院教育中,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的重要载体。在白鹿洞书院中,不仅《左传》《汉书》《楚辞》《老子》《尚书》等都是德育内容,而且洞主、历代名人的文章也都是德育教学内容。
宋代书院已建立了完善的德育实施体系。该体系包括阶段化的德育思想、个性化的德育方法、优化书院德育环境、完善德育评价机制等。
在道德教育中,朱熹总结了历代德育教学经验,提出了“分年”的品德教育方法。即,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人生八岁……皆列入小学”,“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大学章句序》)。朱熹认为,“小学”阶段要开展基础德育工作,“养得他心”。“大学”教育重在“理教”,“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之道”。这种阶段性德育思想有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宋代书院以因材施教为德育方法,强调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学院老师们常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等组织教学活动。比如,胡瑗设立了分斋教学制度,通过“经义斋”讲授儒家经典,培养“有器局,可任大事”的学生;通过“治事斋”培养治兵、治民、军事等人才,培养学生的节操义气。此外,朱熹还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并将弟子分成“德行”“言语”“政事”等几类,“因其所长而教之”,这种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宋代书院非常重视教学环境的营造,多数书院都“依山林,即旷野”,如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庐山、岳麓书院在长沙岳麓山等。此外,宋代书院设有讲学、藏书、祭祀等多种教育场所,讲学堂、藏书楼、祭堂等往往居于书院的中心位置,其他建筑依附于主体建筑,这种建筑布局显得庄严、稳重、规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宋代书院中的植物多为梅兰竹菊、苍松翠柏等,这些象征了刚正不阿、高洁脱俗的品格,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子们的道德品格。
宋代书院以德行与学业为考核形式,在学业课和德行课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学院进行学习。德行考核主要有日常行为考察、道德品质考察等,有些书院还设有德业簿、改过簿等,通过簿书登记制度进行德行管理。此外,宋代书院多设有学规、学训等,通过这些办学准则、道德规范等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和道德考评。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人格修养的基本途径。宋代书院始终将德育置于书院教育的首要位置,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德育思想、内涵丰富的德育形式,这些推动了传统德育的繁荣发展,也为现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教育启示与实践经验。
书院教育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还是为了传播圣学、弘扬圣道、培养君子人格,培养敢于担当、勤政爱民的士大夫。比如,朱熹在《静江府学记》中提出,“古者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其民……使其明诸心,修诸身”[2]。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应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功利性教育思想,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建立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体系。
宋代书院将德育教学贯穿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除了儒家学说、历史、诗词、诸子百家实用技术之外,还有严格的学规、严谨的学风、融洽的师生关系、宽容的学术环境等”[3]。这种“大德育”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道德人格等,创造出“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因而,在德育教学中应摒弃填鸭式的道德说教,将德育融入专业课、公共课、基础课等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政治信仰、道德修养和人格理想。同时,要创新德育方法,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宋代书院以人伦道德为基本内容,朱熹提出“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并详细论述了人伦关系的“五教之目”。这种人伦思想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化解学生的人际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因而,可以将这种人伦思想融入学校德育之中,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建构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
宋代书院强调“知行合一”“践履躬行”。比如,“德才兼备”“求为圣贤”“学至圣人”等德育模式都体现了重视德育实践的思想理念。当前,我国德育教学片面重视知识灌输和理论教学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挫伤了学生的道德积极性,制约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为此,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道德教育,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志愿者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等开展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自觉。此外,要树立“大德育观”的教育理念,将德育融入学生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日常生活中,在生活细节中开展道德教育,将道德规范融入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进而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仰。
宋代书院多处于山林之中,书院内部建筑古朴典雅,布局和谐规整,这些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因而,在学校德育中要借鉴宋代书院的设计理念、规划布局等,提高学校环境的人文性、教育性。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黑板报、雕塑、宣传栏、校园广播、名人画像等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求实创新。此外,还要加强网络环境建设,用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开展网络思想教育,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德育过程、检验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宋代学院建立了德行评价机制,并将日常性道德评价和终结性道德评价结合起来,这些对现代德育评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德育评价中,可以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结合起来,建构多元化的道德评价体系,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习惯、道德修养等。此外,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评价模式,将受教育者的道德动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作为道德评价的重要因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激发学生的道德主动性和道德责任感。
宋代书院之所以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影响,不仅与书院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等有关,还与书院的道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现代德育中,应积极借鉴宋代书院在德育内容、模式、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优化现代德育工作,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1]吴增礼,肖永明.试析书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大学教育科学,2007,(2).
[2]朱熹.静江府学记[M]//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741.
[3]刘河燕.宋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之比较[J].社会科学家,2014(6):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