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波, 祝 聪,罗 瑶, 彭文甫*
(1.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68;2.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8)
贫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演变出的一种社会问题,往往滞后国家发展,影响民族团结,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消除贫困、降低贫困发生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质要求,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愿望。区域贫困化问题已是社会学、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热点,己经成为全球的重要的关注点[1-2]。经过多年的扶贫工作努力,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3],但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如西北内陆黄土高原干旱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4],贫困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扶贫任务仍然艰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扶贫任务稳中有进,进中有新,扶贫政策不断创新优化、扶贫力度不断加强,适应新时期扶贫的特点。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伟大构思,中共十七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确保到2020年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也进入攻坚克难阶段[5]。
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乌蒙山区、秦巴山区是四川省4个主要的连片贫困地区,其中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是2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和经济发展缓慢,使得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量大,任务艰巨,这些地区的脱贫工作进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四川省的脱贫工作进展[6]。该研究的大片区是高原藏区,而茂县是该片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地处岷江流域上游,是四川省贫困县,也是新阶段四川省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
四川省是全国六大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贫困量大,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2012年末,全省共有贫困县88个,贫困村11 501个,贫困人口750万。2014年四川省响应国家和党中央开展精准扶贫的政策和决心的号召,积极部署扶贫攻坚的策略、制定脱贫攻坚的目标,自上而下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经过全党和全社会1年时间的共同努力,四川省497.65万农户准确地被认定为2015年困难家庭,为继续有效的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托第三方考核评估调研工作,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考核评估,走村入户实地考察,了解实情,找出问题,为做到精准扶贫查漏补缺。
1.1调研工作详情一是贫困户精准纳入及精准退出。在走村入户的调查过程中,根据《精准识别入户收支调查表》,对贫困户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议”的识别方法[7]。一进——是否有驻村工作组;二看——看生活设施和生产设备,住房是否安全、是否有家电、农机情况等;三算——依据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支出情况算出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情况;四议——纳入建档立卡户或精准退出是否召开全村村民大会。二是通过实地走访查看,针对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有村组硬化道路、有村卫生室、有村文化室、有安全饮用水、有卫星电视、有集体经济”等指标的要求,对村组道硬化、农村电网建设、宽带入户、饮用水、村集体产业等情况进行对比,找出现存的问题,为后期持续实施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奠定基础。
1.2少民族地区致贫原因茂县地处四川省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羌族人口约占92%,约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30%。全县辖区内共有3镇18个乡,149个村,424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农村户数25 857户,农村人口97 133人。通过入户走访调查,了解到茂县农村地区主要致贫原因有因病、因病、因学、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动力等。
1.2.1因病致贫。大部分农村位于半高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主要致病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饮食习惯,茂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羌族人口占了该县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情怀以及不注重健康饮食规律,养成了一日三餐必喝酒的习惯,随着时间的积累,饮酒成了好多疾病的病灶,容易诱发慢性胃病以及慢性肝病。二是缺乏医疗卫生常识,优生优育意识淡薄,普遍存在近亲结婚现象,导致产生遗传家族疾病或残疾的比率高。三是缺少村卫生室、驻村医生及相关医疗设施条件,往往将小病拖成大病。
1.2.2因学致贫。通过入户了解到,困难家庭主要是子女就读高中及以上学校产生高昂的费用,而家庭成员没有与之匹配的经济收入来源,从而加大困难家庭经济负担。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传统和国家政策,农村家庭普遍生育2~3个小孩,这使得本来收入微薄的家庭雪上加霜,家庭年纯收入达不到3 300元的标准而致贫。
1.2.3因劳动力能力素质低致贫。少数民族农村困难家庭现有劳动力(16~60岁)占小学毕业率的70%,初中毕业生占25%,普通高中占5%。文化素质较低表现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基本未接受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普遍没有一技之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贫困户的致富发展,只能依靠低技术或者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来维持生计。
1.2.4因自然灾害频发致贫。茂县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地区,山高谷深,地质条件复杂,加之“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山体大多处于松动状态,属于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很多偏远农村处于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农作物收成,且收入不稳定,对从事农业工作依赖度极高,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往往颗粒无收,同时失去一年唯一的经济来源,导致贫困。
我国以往的扶贫开发工作基本都是针对某一个贫困区域,在当地政府主导下采取粗放“大水漫灌”“一刀切”的扶贫方式,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在贫困地区这块洼地大量注入,一般性贫困脱贫效果较好而且适用范围广,短时间内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整体提升。但是这种粗放的扶贫模式存在脱贫后返贫率较高、底数不清、指向不明、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精准扶贫更是过去扶贫模式的延伸和发展,对于新形势下的贫困问题更具适用性。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则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细管理和一户一策”的原则。具有很好的指向性,最终实现习总书记的“在脱贫致富,同奔小康的的路上不落下任何一人”要求[8]。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复杂性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
2.1精准识别难精准扶贫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精准识别”主要是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识别,这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步骤[9]。“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在于“精准”,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首要问题是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在确定哪些农户是贫困户的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精准识别是扶贫工作的首要问题[10]。一是贫困程度难以界定。由于缺乏硬性标准,而有些隐性收入难以估计,还存在村民自己隐瞒实际情况,就造成识别工作非常困难。二是容易激发村民之间的矛盾,村里收入实际相差不大的村民,一部分被识别为贫困户,而另一部分由于不符合进入标准没有被识别为贫困户,这部分村民认为对自己不公平,而后对精准识别工作进行阻挠,甚至是上访。三是人为造成贫困户识别错误,真正的贫困户未进入,而非贫困户却被识别为贫困户,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精准识别工作组的疏忽大意,村委班子的不作为、优亲厚友。
2.2扶贫难度大少数民族地区是精准扶贫工作最难开展的区域,这些地区的扶贫难度远远大于内地,主要有4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地处深山区、半高山区,整体发展水平低、信息不畅通、基础设施落后,吸引外部资金和技术进入不易,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不易;产业单一,主要收入来源是从事农业活动,对自然环境依赖大,收入不稳定;居住分散,给扶贫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二是村务信息不及时公开透明,村民质疑声大,增加精准扶贫工作的难度。村务信息公开力度不足,有失公平,村民意见大,村委和村民之间存在矛盾,造成村民对扶贫工作兴趣不高,不利于开展扶贫工作的开展。三是存在利益纠纷,贫困户识别工作完成后可能会引发新社会的矛盾,产生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四是缺资金、缺技术,自我生产发展能力差,观念落后,思想不上进,存有“靠”“要”的观念。
作为一名第三方评估调研工作组成员,通过自身走访过程中的“听、看、问”等环节,了解到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畅通等问题,使得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难度巨大。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走访调查和已开展实际工作的基础上,以四川省茂县为例,探索少数民族区域精准扶贫工作路径选择。
3.1掌握实际情况,精准识别,公平公正一是工作组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进行,按照《收入和支出的贫困户》开展调查工作,对符合标准的不漏一户,对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对达到退出标准的农户如实退出,对不符合退出标准的持续帮扶,做到自律,不谋私利优亲厚友,杜绝伪造篡改、谎报相关数据,真正做到识别真贫困,扶真贫,真脱贫;二是做好精准调研工作,加大走访力度,做到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入户调查,如实了解实情,分析致贫原因,对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根据不同致贫类别,制定精准帮扶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实现“一户一策”;三是注重村委会干部培养、考核、监督,实施书记主任责任制,实施干部职务轮换,加强法律纪律教育,并为其划分工作类别,提升办事效率和依法治村的能力。
3.2开展教育帮扶转变传统观念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关键性意义[11]。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年)》扶教育之贫,依靠教育扶贫。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繁荣富强的根基,更是摆脱贫困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抓教育是致富的根本之策。
3.2.1做好少数民族农村的基础教育。茂县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居住分散,从历史上没有形成重视基础教育的传统。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地区家庭普遍生育多个小孩,加之受教育资源紧缺和家庭经济条件影响,部分学龄儿童未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为父母分担农活或者外出打工,缺乏谋生手段。
3.2.2鼓励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教育。提倡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习得一技在手,实现就业无忧,直接提升贫困家庭子女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加大对贫困户子女职业教育的补助,让其学得安心,减轻家庭负担。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精确扶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使贫困户在投入和产出方面效率最高,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最终达到“一人教育,全家人脱贫”的目标[12]。
3.2.3加强贫困户农业技能培养与教育工作。据调查,农户们对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有浓厚的兴趣,成熟的农业技能是他们扩大生产的基础和动力。可通过地方政府主导,吸引具有农业经济、电子商务等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来农村工作,作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员”,在贫困村与工作组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农业技能,实现扩大生产。
3.2.4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训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帮扶单位,特别是高校,要充分发挥培养人才的优势,积极开展教师技能培训,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优质教师资源。
3.3开展产业扶贫提升自身发展能力茂县是一个农业发展大县,一直坚持绿色生态的农业发展理念,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为抓手,成立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培育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8家,家庭农场16家,龙头企业3家[13]。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较少,远离城市污染,具有城市郊区近郊区无可比拟的自然优越性。产业发展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在制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战略思路时,要找准村级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同时避免产业发展“一哄而散”“一拥而上”的现象[14]。
3.3.1探索“企业+农户”产业扶贫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实行“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政府出土地、吸引资本投入,企业投资和提供技术,农民以零散资金或劳动力入股,以实现年终分红,快速脱贫致富。例如茂县东兴镇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现代化规模养殖基地,同成都正大集团合作生猪代养项目,成功解决了该镇49户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问题[15]。
3.3.2坚持绿色生态理念,以产业调整为契机,精准落实“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外部政策的支持,如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发展目标等指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明确产业细分市场的发展方向。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找准方向,突出特色。例如,富顺镇森林资源丰富,花源资源丰富,可以开展养蜂项目。在发展模式上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统一购买原材料、加工储藏、销售等,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对接,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16]。
3.3.3培养新型致富能手,实现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增长。转换帮扶理念,变输血为造血,提升自生发展潜力,防止脱贫后由于缺乏自生发展能力又返贫,需要驻村工作组在培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调动当地村民持续增收积极性的同时,在发展脱贫攻坚产业期间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致富能人、技术带头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产业发展可持续。
3.3.4发展“互联网+农业”扶贫模式,让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开启现代农业服务新模式,可以克服特色农副产品无法走出去的困境[17]。不断加快农村电商基地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加强电商人才培训,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打通农产品进城流通渠道,争取地方政府一乡一个“通吃小站”,打通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18-20]。
3.3.5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因地制宜选择旅游扶贫模式。茂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地文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民间习俗、地震遗迹资源等类别,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据茂县当前发展情况,分析得出其比较适宜发展政策性项目拉动、产业互动发展的旅游扶贫模式[21],依据发展优势提出2点适宜模式下的旅游扶贫可行措施:①完善交通、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力度,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加快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②借助地方特色农业经济,在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农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与旅游互动”模式;借助“茂县花椒”“红脆李”“猕猴桃”“茂汶苹果”“绿羌园牌阿坝中蜂蜜”等知名物产资源开发“果业与旅游互动、商业与旅游互动”模式;也可借助茂县羌文化资源,发展以中国古羌城原生态羌文化展示、羌乡古寨休闲康养、羌乡民宿等为代表的“文化与旅游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