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20世纪下半叶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虽然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在翻译研究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显著成长,但长期以来翻译研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因陈守旧,思想僵化。译界有些人就“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的问题争论不休,当然不无必要,但过头了就给人以“论战”之嫌。把翻译看做唯一的语言活动,总在“选词”“引申”“转换”“增译”“省译”等翻译技巧上重复讨论,毫无新意。第二,文学翻译统帅论,不实事求是。片面强调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和地位,否定或不重视其它各类翻译,认为只有文学翻译才是高层次的,其它都是低层次的翻译。第三,人云亦人,鹦鹉学舌。国外翻译家认为,翻译要懂语言学、语法学、语义学、文体学、符号学等等,我们也跟着学。翻译是“杂学”[1],但是“杂”需有一定的度,必须有重点、分主次。中国语言与西方语言有着根本的不同,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也有着根本的不同,文学翻译是艺术,科学翻译是科学。对于后者,应熟练两种语言,研究逻辑翻译学和思维学,开拓翻译研究新天地。
近年来,由于国际化的交流频繁,带动翻译意识的提升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的翻译教学随之蓬勃发展,使得翻译跻身专业技能行列,也直接提高了翻译教学的地位。但目前国内的翻译课程在实践教学上常有陷入窠臼,难以创新的情况。
翻译在过去常被视为学习外语的辅助科目,并未受到重视,且因翻译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课堂上教授的时间并不长,教师对翻译教学的目标、方法、教材和评估方式都尚未形成共识,而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不够多元。目前国内一般的翻译教学方法仍是沿袭传统知识转移(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在课堂讲解翻译技巧和提供模范译文,并修改学生的翻译作业及提供评语。
而相对地在外语教学领域,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教学法相继推陈出新,近来又以数位学习在教学上的应用成为一股潮流,值得翻译教学工作者注意。数位学习一般指学习者通过电脑手机、互动式电视、光碟、网络学习等数位化电子媒介来进行学习的方式,并借由其所提供的数位内容及教学方法来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以便达到学习目的[2]。数位化电子媒介的应用在国内外英语教学研究上已有相当的成效,尤其是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学习通常可建立互动的学习环境和应用模式,能增进学生的课堂参与以及相互合作,以产生有意义的学习,相当符合建构学习理论所提倡的通过社会互动共同建构知识的原则。
有学者也认为网络学习最能体现学生的“认知发展潜能区”,并发展成语言社区群,让教师和能力较高的同行可以共同协助引导能力较低的学生学习[3]。
但是国内的翻译仍缺乏利用数位媒介的经验。因此本文教学旨在探讨翻译课堂上使用网络教学的可能性,教师除在课堂授课之外,亦可在电脑上制作网络教学平台,使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置入班级网络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相关资料如课程进度、翻译教材和讲义以及翻译作业等。此外,此网络教学平台亦建立在辅助翻译平台如双语字典、机器翻译、和语料库之上供学生查询使用。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为国内的翻译教学提供有别于传统的另类教学模式,以发展更有效果的翻译教学方法。
1.建构翻译网络教学平台
通过软件来对应制作翻译网络教学平台,平台的架构可分为网站管理区、学习管理区和课程设计区。课程设计区所包括的翻译教学活动包括:课程模组提供上课教材和课堂内容;作业模块让学生上传翻译作业;聊天室(同步)和讨论区(非同步)让学生提问和回应翻译问题;测验区评估学生学习翻译成就;意见调查可让同学共同决定意见和调查学习反馈,线上资源则可整合翻译网站、语言库、机器翻译等线上软件供学生查询参考。而且学生上线的所有活动都可记录保存在电脑中,供研究者追踪评估学生学习情况。
2.实施网络翻译教学
学生在实体教室上课之余,也能从网络教学平台上取得课程资讯以完成课前预习、课程复习和翻译练习上的协助。每位学生可以将整学期的翻译作业以及其它学习资料上传至网站上。学生既可记录个人学习翻译的经过,观察自己进步的情形;另一方面教师和其他同学也能欣赏彼此翻译的作品,提供同行互评和教师评估的园地。
本课程以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课为例,教学目标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所建构的线上学习社群,让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特色、培训其翻译技巧以及检索资讯的能力。以下简述本课程如何操作教学平台以符合笔译教学上的需求:
1.登录课程
首先,学生在网址上申请帐号登录网络课程,其资料将自动输入系统中,教师日后只要点选“课程参与者”一栏,就可浏览学生个人资料和最后使用此平台的时间记录。点选每位学生的姓名后还可管理学生的帐户、用E-mail或微信和学生联络、以及追踪学生曾经上线使用此教学平台上所有资源和教材所留下的日期和时间记录,可供教师评估学生在此课程中的学习程度。
2.课程教学
进入课程首页,就可看到整个页面划分成数个区块。在页面两边的区域可按教师的意愿而自由移动或增删,本课程采用的模式是以最右边的区域公布最新的课程讯息或网络上的活动,例如上交作业的期限。最左边则包括课程参与者的资料、进行过的课程和活动,搜寻讨论区,管理和设定系统等区域。而教学课程区是位于中间的区域,主要是提供同学在翻译时所需的学习资源和互动的场所,并呈现每周上课的教学主题和详细内容。
为了辅助同学翻译的过程和扩大同学的语言知识领域,本课程上传了许多线上资源,同学只要点选后就可进入该网站,主要的资源包括以下几类: ①线上翻译网站;②语言库关键字和搭配词检索;③英汉线上字典;④百科全书和新闻媒体。
此外,教师也可加入许多的教学活动,其中适合笔译课程使用的有:同步的聊天室和非同步的讨论区可供同学讨论翻译的作业或提出其它翻译问题。英语小辞典则可让同学快速查询常用的单词机器定义。例如本课程就编制了一个《新闻词语小词典》,收录新闻中常见词语的中英对照译名,同学在翻译新闻文体乃至其它时提供参考,尽量争取统一的译法:而同学也有权限可加入编制辞典的行列,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同学平时在阅读英文新闻报章时把常见的词语译成中文,再加入到网络课程的辞典中,供全班同学分享,形成合作学习的一个例子。
3.课程评估
使用Moodle来笔译的另一特色在于对学生笔译表现的评估亦符合社会建构学的原则。教师可以加入的评估活动包括:
(1)作业(Assignment):教师可将每周的笔译作业内容和上交时间公布在网页上,学生则可将译好的作业上传至Moodle,供老师在网上批阅并给予反馈;(2)测验卷(Quiz)可在线上进行选择或简答等类型的测验,并可自动阅卷和评分,不过笔译课用到测验卷的机会并不多;(3)工作坊(Workshop)则是提供同级互评(Peer assessment)的园地,教师可以在此放上个翻译版本让全班同学来发表个人评论或甚至给予分数;(4)意见调查的反应或意见,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想法和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其实Moodle网上教学平台上的应用项目还相当繁多,可用于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而且使用者还可针对课程需求加以变化,全球使用Moodle的人士也常在官方网站上各种不同的群组中分享他们课程设计的巧思和收获[4]。以上笔者仅介绍在笔译教学上初次使用Moodle所尝试的部分功能,该教学平台的潜力应该还有更多发挥的空间,但自觉已得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除了免费和易用这两项优点外,笔者使用Moodle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历程和作业写作掌握得更为明确,可以储存课程中所进行过的每项活动和讨论过的问题,对于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学习资源的组织也变得更有条理,而且在教室中利用电脑屏幕评析比较网页上同学的译作亦极为便利,是传统课堂教学法中难以达到的效果。当然因减少讲义纸张的大量复印,对环保多少也有些帮助。
1.易用性
Moodle使用典型的Windows应用程序界面,这对于每一位电脑使用者都很熟悉。一旦掌握了Windows程序的使用方法,就能非常有效地使用Moodle进行翻译的分析和研究。该平台还为用户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国际音标字体,为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分析结果还能随时截取到剪贴板,供其他图像编辑软件使用。
20世纪40年代后出现的翻译系统价格昂贵,操作不易。而Moodle相当于一台功能完备的翻译系统,给翻译学习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它与翻译系统一样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它使一发即逝的动态语音固定下来成为静态;二是它以图形显示语音声学特征,使本来只能耳听的声音变成了可以眼看的图谱。这样,一些听觉难以判断的语音现象,就可以根据图谱来测量分析,更重要的是它像光谱仪能够分析颜色的组成要素一样,它也可以把语音内在的组成要素分别显示出来。这使翻译学家通过对图谱的分析、计算,能认识语音的许多本质属性。
2.为翻译学习提供了方便的辅助辨音手段
语音的感知是一种主观感受,这对于语音科学是不利的因素。语言翻译者,尤其是方言工作者在方言调查中非常需要一种辨音的辅助手段,在以前使用较广的是语图仪。但是,由于语图仪价格不菲,且携带不便,野外调查感觉很困难。如果使用Moodle,使用者只需一台便携式多媒体电脑,就可开展工作,这无疑为翻译研究带来了莫大的益处。
3.Moodle的可视化界面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中国学生很容易把英语的单、双元音搞混。总是用[ei]代替[e],[ai]代替[]。但如果通过电脑把标准的单双元音的频谱图显示给学生看,并与其自己所发元音进行比较,他们则更能直观地接受。此外,中国学生也容易用普通话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来反映英语的清浊对比。通过电脑显示出的差异,我们就可以很有效地给学生指出错误的所在,并能帮助他改正错误。
4.有助于学生对语音识别和合成技术的了解
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识别技术日臻成熟,语音合成技术也在深入研究之中。要计算机说话就是要它输出语言,这要求先输入有关语音的声学参数及其规则,然后计算机才会根据要求加以合成,产生语音。要计算机听懂话语就是要求它能识别输入的语音,这也要求先贮存有关的语音参数,然后计算机才能把输入的语音加以比较,进行识别。这些技术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事,但通过Moodle的运用,学生与这些高科技的距离缩短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
5.对翻译课教学的启示
以上所阐述的方法能够融入传统的翻译教学课之中。具体做法可以是:每班学生10—15名,每周两课时,教师将难点的材料准备好,以供学生辨析、模仿。学生还可分成更小的小组,共同讨论,互相学习。如条件允许,语音实验室可以配上网络,每个学生一台终端,则效果更好。
Moodle采用社会建构的学习理论作为基础,鼓励师生在课程中形成一个学习群体,因此许多功能和活动让学习者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传达讯息,包括同步与非同步的方式都有,以分享彼此习得的成果和资讯[5]。如此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环境其实相当适合实施笔译的教学,毕竟笔译的学习不在于追求客观标准的知识或答案,而是强调学习翻译的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通过Moodl教学平台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以及与同级互动,学生因为有彼此公开交流的机会,学习翻译的动机相对增强,不但会更认真翻译,也可从教师和其他同学得到反馈,进而建构并提升翻译的技能和意义[6]。本文简介了如何使用Moodle从事笔译教学的一些资源、工具和活动,期望能为国内的翻译教育提供另一可能的教学模式。未来亦可进一步研究学生使用传统教室和Moodle多媒体教学的差异,并讨论其学习角色(role)和成效。收集资料的过程可包括课堂观察、课后访谈、问卷调查、收集翻译作业和资料等方法。研究者也可审视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e-portfolio),包括其上课出勤状况、考试作业成绩等文件,以多元方式收集资料,使研究者对学生学习翻译的过程和现象的了解更为周全。总之,Moodle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翻译教学平台,该平台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充分利用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翻译研究与教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只有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我们的教学和科研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