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靖难新官入黔考述
——以武职选簿为中心

2018-01-01 09:35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卫所宣德正统

(1.贵州省屯堡文化中心,贵州 安顺561000) (2.安顺学院人文学院;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贵州 安顺561000)

引言

黔人修谱,尤重入黔始祖之履历。近得《安顺郭氏族谱》一种,云“郭氏入黔始祖保公系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傅友德征南大军入黔”[1]42,检索万历《贵州通志》有郭保传,云“郭保,山西五台县人,洪武九年功升正千户,孙斌宣德六年调本卫,升指挥同知”[2]卷六,普定卫·职官·指挥使·郭保,139。若通志所载为实,则该郭保即使曾从傅友德征南,但并非当年即留戍普定卫,调普定卫者系其孙郭斌,时在宣德六年(1432年)。

指挥同知郭斌宣德间调贵州普定卫,或系靖难新官①之裔。靖难新官调遣各地卫所者,学界似未有专文讨论。兹以贵州平越等三卫、清浪等二卫选簿所载靖难新官为例,境内略述该群体调入黔省的基本特点。

一、新官调入贵州卫所举例

《中国明朝档案总汇》收入贵州都司平越、威清、安南三卫选簿,又收入湖广都司清浪、平溪二卫选簿。该五卫者,治地皆在今贵州境内,其平越卫于洪武十五年前后开设,余四卫皆洪武二十三年左右开设。

不含疑似案例在内,该五卫选簿记载靖难新官达57例,其中威清、安南二卫各10例,平越、平溪、清浪各11、12、14例。现据选簿各举1、2例以说明新官调入梗概:

1.平越卫

平越卫选簿载靖难新官11例,其中2例缺贴黄,系与选条或明代贵州方志记载相参证而后计入。调入平越卫的指挥佥事张麟之父张振和卫镇抚张胜皆属典型靖难新官:

张振,年四十二岁,河南许州长葛县人。有父张聚,洪武元年从军,选充骁骑左卫后所小旗,老疾。将振户名不动代役,三十二年郑村坝大战全胜升充总旗,三十三年白沟河大战全胜升实授百户,三十四年夹河、藁城大战全胜升副千户,三十五年淝河、灵璧县大战全胜,平定京师,钦升府军卫指挥佥事,永乐二年十二月钦与流官。张麟年七岁,系张振嫡长男……张能年九岁,系张麟嫡长男。父宣德六年十二月调平越卫,病故。[3]“张衍宗”,6

张振原充小旗,靖难历功升府军卫指挥佥事,后嫡长男张麟袭职,宣德六年调平越卫。张胜原充军役,靖难历功升副千户,永乐十五年(1417年)调平越卫,改卫镇抚:

张胜,迁安县人,洪武三十三年,功济南升小旗,三十四年西水寨升试百户,三十五年渡江升松门卫隘顽所副千户,永乐三年钦与世袭,十五年改平越卫,袭镇抚。[3]“张显”,19

2.威清卫

威清卫选簿载靖难新官10例。其中,金吾前卫指挥使苏得之子苏显、孝陵卫指挥同知魏兴户名魏二甫之侄魏暹分别于正统三年(1438年)、宣德六年(1432年)调入平越卫。苏得、魏二甫皆典型的靖难新官:

苏得,乐安州人。有兄苏安住,洪武元年从军,七年大石崖阵亡,将得户名不动代役,三十二年真定升勇士小旗,郑村坝升勇士百户,三十三年济南升副千户,三十四年西水寨升指挥佥事,三十五年平定京师升金吾前卫世袭指挥同知,永乐八年迤北征进阿鲁台有功升指挥使。[3]“苏松”,113

苏得原充军役,靖难历功升指挥同知,又征进阿鲁台升指挥使,子苏显正统三年(1438年)七月调平越卫。

魏二甫,三河县人,洪武六年于通州卫右所充军,二十七年党燕山右护卫……[洪武三十二年]十一月郑村坝升总旗,三十三年济南升本所实授百户,三十四年克……[渡]江平定京师升孝陵卫指挥同知,永乐二年钦与流官。魏暹系魏二甫……暹永乐二十年袭本卫世袭指挥同知。魏贤系魏暹亲弟,兄宣德六年调威清卫。[3]“魏国”,116

魏二甫原充军役,后魏兴靖难历功升指挥同知。魏暹系亲侄,永乐二十年(1422年)袭职[4]卷247,永乐二十年三月己未,宣德六年(1432年)调威清卫。

3.安南卫

安南卫选簿在靖难新官10例。其中,指挥佥事萧斌调入时间不详。

萧斌,迁安县人,父萧三,洪武二年充军,疾。斌代役,三十二年郑村坝升小旗,三十三年济南升总旗,三十四年杀败辽东军马升试百户,三十五年剿杀入城升正千户,永乐八年杀败阿鲁台升指挥佥事。萧能系斌庶长男,父老,能替指挥佥事。[3]“萧时中”,191

萧能替父萧斌职于正统四年(1439年),萧斌靖难历功由军升正千户,征进阿鲁台升指挥佥事,后调入安南卫,仍指挥佥事。

4.清浪卫

清浪卫长期隶于湖广都司,而其卫治却在贵州境内。该卫选簿载靖难新官14例,诸如副千户傅通、百户訾敬等,后皆于永乐、宣德间调清浪卫:

傅通,年二十二岁,余干县人,父友志,洪武八年充军,故。通补役,三十二年小旗,三十四年总旗,三十五年升百户,十一月升燕山左护卫副千户,宣德三年调清浪卫右所。[5]“傅时霖”,417

傅通原充军役,靖难历功升副千户,宣德三年(1429年)调清浪卫右所。

訾辅,赣县人。高祖訾法兴,洪武元年军,老。曾祖訾敬替,三十三年济南升小旗,三十四年西水寨功升总旗,三十五年应天升河南弘农卫百户,永乐十七年调清浪卫。[5]“訾嘉猷”,433

訾敬原充军役,靖难历功升百户,永乐十七年(1419年)调清浪卫。

5.平溪卫

平溪卫与清浪卫相似,治贵州境内而隶湖广都司,该卫选簿载靖难新官12例,郑中即其中之一。

郑中,临清县人。有父郑三顶外祖父杨山名字从军,洪武二十二年为父残疾将中户名不动代役,三十二年郑村坝升总旗,三十三年济南升实授百户,三十四年夹河升副千户,三十五年克金川门钦升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令改金吾左卫,永乐二年与流官,八年迤北征进杀败阿鲁台功升本卫指挥同知,十年具启授流官附《选》。[6]“郑嗣贤”,7

郑中原充军役,靖难历功升指挥佥事,征进阿鲁台升指挥同知,调平溪卫,子郑泰袭职,调征麓川有功升指挥使。

从贵州诸卫选簿看,靖难新官陆续调入者为数不少,卫均在10例以上。该群体在调入职级、时间、原籍地、原卫所方面皆有一定特征,并在新调卫所占据重要地位。下文分别述之。

二、新官调入职级分析

统计平越等五卫调入新官57例,其中指挥使2例,指挥同知7例,指挥佥事5例,卫镇抚3例,正千户14例,副千户8例,百户18例,现予分别叙述。

指挥使2例,分别为平越卫指挥使王俊、威清卫指挥使苏显。王俊父祖辈的历功履历,选簿贴黄、选条皆缺载。据万历《贵州通志》,王俊,齐东县人,曾祖王成洪武二年(1369年)从军,父王雄三十二年(1399年)“功升小旗,历升指挥使”,王俊宣德六年(1432年)调平越卫。[2]卷12,平越卫·职官·指挥使·王成,264王俊之父王雄,原系忠义右卫指挥使升陕西都司流官都指挥佥事。[3]“王国用”,8结合地方志与选簿记载看,王雄原充军役,建文元年以后方得累功升忠义右卫指挥使,再升都指挥佥事,升擢尤速,当属靖难历功者。又参考现存忠义前卫武职选簿,该卫武职率皆靖难历功升职而来,[7]205-312该忠义右卫武职亦当如是。苏显系金吾前卫指挥使苏得子,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代职,[4]卷247,永乐二十年三月己未正统三年(1438年)七月调安南卫,仍为指挥使。

指挥同知7例,平溪、清浪卫各2例,余平越、威清、安南三卫各1例。其中,平越卫指挥同知王骥调入具体时间记载不详,其父王善,原系富峪卫指挥佥事,白沟河伤故,骥升指挥同知,[3]“王都”,12据王善富峪卫武职,且白沟河伤故升职的履历判断,该王善可划入靖难新官之列。

指挥佥事5例,平越、安南、平溪三卫各1例,清浪卫2例。

卫镇抚3例,平越卫1例,威清卫2例,该3例在调卫之前皆袭副千户,调入平越、威清各卫之后皆改卫镇抚。

正千户14例,平溪卫5例,清浪卫3例,余3卫各2例。平溪卫5例分别分布于中、前、后三所,清浪卫分布于左、中、右三所,平越、威清、安南三卫前所皆有1例,其余1例在右所或左所。

副千户8例,集中在清浪、平溪二卫,清浪4例分布在中、右、后三所,平溪3例分布在左、右、前三所,余1例在安南卫前所。

百户18例,除平溪卫仅1例外,安南、平越二卫皆5例,威清卫4例,清浪卫3例。安南卫5例分布于左、右、前、后四所之中,平越卫4例中有3例皆分布后所,清浪与威清卫各有1例分布于带管站、堡。

统计靖难新官调入前述五卫者,指挥职级武职,包括卫镇抚在内,少则2名,多则4名;而千户、副千户、百户等武职,6至10名不等,除清浪卫前所、平越与安南卫中所等个别卫属千户所没有千百户武职调入外,余皆有1至3名不等。整体来看,各卫调入新官的数量大体均衡,其在卫及各所的分布同样如此。考虑到仍有少数新官因选簿贴黄、选条及史志文献缺略未能统计在内,这种大体均衡,个别集中的分布态势应更加显著。

三、新官调入时间分析

在57例靖难新官中,23例的时间未能确定,34例能确定具体调入年分,其中32例集中在永乐十四至十七年(1416—1419年),宣德二至八年(1427—1433年),正统三至六年(1438—1441年)等几个时间段。更具体说,集中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宣德六年(1432年)和正统三年(1438年)等三个时间节点上。

永乐间调入新官能确定具体时间者8例,其中5例为永乐十五年(1417年)。广宁县人秦原,靖难功升海宁卫正千户,“永乐十五年调威清卫右所管事,征进交阯故”,子秦良宣德五年优给。[3]“秦国柱”,125山后人郭斌,靖难历功升正千户,选簿记载他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六月“注平越卫前所”,“交趾失陷”,子郭清宣德四年袭职,[3]“郭怀恩”,9而地方史志则记载郭斌“永乐十五年调本卫正千户”[2]卷12,平越卫·职官·指挥使,264。靖难历功升副千户的山后兴州人强聚,选簿贴黄载其“永乐十五年调本卫正千户”,而选条则云“永乐十六年六月,威清卫世袭卫镇抚强聚,系副千户改”[3]“强仕勋”,129。可以看出,秦原、郭斌皆洪武十五、十六年前后调卫,而后征进交阯失陷或亡故,子秦良、郭清等皆宣德四、五年间袭职或优给。又同一人次的调卫时间,选簿贴黄、选条以及地方史志的记载可能稍有出入,前述郭斌、强聚皆如是,前后相隔一、二年应属正常。换言之,此永乐十四至十七年8例,大体都可视为永乐十五年调入者。永乐十五年(1417年),贵州设布政司及按察司,卫所武职在此背景下得到补充在情理之中。

宣德间调入者13例,除宣德二年、三年、八年等有1例外,余10例皆宣德六年(1432年)调入。该10例中,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共6例,正千户3例,副千户1例,可见宣德六年调入者整体职级都较高。其中,平越卫指挥使、指挥同知各1例,安南、威清、平溪、清浪等卫指挥同知各1例。该年调入的平溪卫指挥同知刘任,选簿明言其为“管事”者。[6]“刘任”,14清浪卫指挥同知陶贵,亦“宣德六年调清浪卫管事”[5]“陶启忠”,392。另宣德二年(1428年)调入平溪卫右所百户陈中,亦明载“管事”[6]“陈天表”,45字样。可见,宣德六年(1432年)调入贵州诸卫的靖难新官之裔,整体职级较高,多属于“管事”者,且各卫皆有。联系前述永乐十五年(1417年)调入新官中有2例明系征进交阯伤故或失陷,且子弟于宣德四、五年袭职或优给的现象,可以将宣德六年(1432年)调入贵州诸卫新官理解为补充武官缺额,而造成卫所武职缺额,甚或指挥等职级武职亟待补充原因就在于征进交阯等处损伤较众,广西及贵州本境内军事压力也较大,亦必增调武职以便统摄。

正统间调入者11例,其中10例集中在正统三、四年间,此间调入者除1例为指挥使外,余皆安南、威清及平越三卫百户。安南卫调入百户4例,左、右所各1例,后所2例,此正如安南卫选簿所言,“正统三年八月,安南卫百户四员”[3]“刘镗”,255。在选条中作“正统三年八月”,而在贴黄中却皆作“正统四年”[3]“丁自诚”,254;“刘邦鼎”,216;“蔡嘉宾”,208。威清卫3例,左、中、后所各1例,选条皆载“正统三年七月”,而贴黄又皆作“正统四年”[3]“陈凤翔”,155;“戴冠”,137;“张民望”,174。该威清卫调入的指挥使苏显亦然,选条载“正统三年七月”[3]“苏松”,113,而地方史志作“正统四年……调本卫”[2]卷5,威清卫·职官·指挥使,117。又平越卫2例,选条作“正统三年六月”[3]“张羽”,48,而贴黄作“正统四年”[3]“吴尚文”,90。正统三年(1438年)六月,云南总兵官沐晟等奏讨麓川宣慰思任发,明廷命右都督方政、署都督佥事张荣等往沐晟处协同镇守右都督沐昂率兵进讨,[8]卷43,正统三年六月乙亥敕贵州都司调官军、土兵若干往云南听总兵官沐晟调遣。[8]卷46正统三年九月己亥正统三、四年间有若干卫所武职调入贵州,与明廷征讨麓川的大背景有关。贴黄、选条及地方史志在调卫时间上存在差异,或正统三年(1438年)某月,或正统四年(1439年),一具体到月,一约略至年,皆不为错,可以理解为一个相对具体的时间段,也可以将之理解为调遣命令下达及实际到达新调卫所的时间差。

大体说来,永乐以后调入贵州卫所的武职,除少数系罪遣调入之外,大多数属于靖难新官及其后裔。他们在调入时间上相对集中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宣德六年(1431年)和正统三年(1438年)等几个时间节点,说明世袭制度下的武职调动需要特定背景或者说事件才能实现。

四、新官原籍与原卫分析

统计57例新官的原籍地,南直隶13例,北直隶及山后共12例,山东最高为15例,河南与浙江分别为6例、4例、山西2例,其他福建、江西及湖广等省区各1例,而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则阙如。

调入新官原籍地的分布大体与靖难之役中“北军”构成及战事发生情形相一致,与滇黔卫所武职整体上的籍贯分布也较为接近。但是,其中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例如,湖广籍新官为数甚少乃至可以忽略。在滇黔卫所中,尤其是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十三年(1390年)等年新设卫所中,湖广籍武职占比是较高的。至明中后期,随着卫所旗军渐次历功进入武职集团,湖广籍武职逐渐成为一些卫所中的中低级武职的主体性存在。再者,以山西为籍的新官调入贵州诸卫也较少,而北直隶及山后人在整体上也略少于以山东和南直隶府州县为籍者。究其原因,大概靖难“北军”的战后安置、调遣具有整体性考量,原燕王朱棣所能指挥及裹挟的北平、辽东等地部队,大多是有规划地改编、调遣的,其后来调入贵州卫所者,属于特定时间节点上抽调而来,故在整体上与靖难“北军”的发展态势相一致而在局部表现出差异性。

统计57例新官的原在卫所,大体以北方卫所为主,而京卫次之。北方卫所如密云中卫、玉林卫、云川卫、燕山左护卫、通州卫、富峪卫等,这些卫所中不少几乎是专为安置靖难新官而设,皆有2例以上武职调入。南直隶及京卫如府军诸卫、金吾诸卫及留守诸卫、孝陵卫、邳州卫等,皆有2例或以上的武职调入贵州卫所。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朱棣登极后升格燕山诸护卫为羽林、金吾等亲军卫[4]卷9下,洪武三十五年六月辛未,随之对原京师卫所进行大置换,原“北军”在京卫及行在卫所中占主导地位,南直隶及原京卫卫所中的新官后来调入贵州诸卫者,大体经历了由北调南,再调滇黔的“二次调动”。

小结

回到引言所述安顺郭氏入黔始祖郭保是征南旧官还是靖难新官的问题上来,其孙郭斌宣德六年(1431年)调普定卫大致可以确定。又《明故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郭公墓志铭》载郭贵父郭敏履历云:

洪武末年授府军右卫左所千户,屡征沧州等处有功,辅随护□□□南京。永乐初年兵部历举前功,奏升北京永平为(卫)指挥同知。[1]48

郭敏以府军右卫千户“屡征沧州等处有功”,于永乐初年升指挥同知。若所载属实,则郭敏原属京卫武官,后调征朱棣,旋降附,沧州等处历功升指挥同知。宣德六年(1431年),郭敏故,子郭斌袭职,调普定卫指挥同知,与前文所述该年多有靖难新官中世袭职级较高的指挥、正千户调平越、威清、安南等卫的现象是一致的。与其将普定郭氏看作洪武征南留戍黔省者,毋宁视为靖难新官调黔者。

靖难新官调入贵州卫所,各卫皆有10数例,多为指挥诸级、正千户及实授百户,整体职级较高。在时间上呈点状分布,集中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宣德六年(1431年)和正统三年(1438年),当与贵州置布政司、征交阯和征麓川等特定背景有关。调黔新官在原籍地与原卫分布上,与靖难“北军”的整体发展态势相一致而在局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靖难新官相对于新调卫所原总小旗役及军役历麓川、香炉山、山都掌等功升授试百户、实授百户及副千户诸武职者,在身份地位上占有天然优势,甚至与原在指挥、正千户等武职比较,也多任实职,在卫所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从地方史志为新官立传的相对数量等方面可以窥见。

总之,相对于洪武征南群体,滇黔卫所中的靖难新官群体同样值得重视,他们在地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注释:

①“靖难新官”亦简称“新官”,是相对于“洪武旧官”而言的。靖难之役后,原洪武时期开国功臣集团的地位急剧下降,靖难武职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形成了所谓的靖难新官群体,他们在军政地位、世职袭替、流职考选任用等方面享有一系列特权。

猜你喜欢
卫所宣德正统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宣德炉探究
清代卫所裁并概述
炉中岁月长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盐利、官员考核与地方军饷
小述《秦边纪略》中“小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