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课文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2018-01-01 02:02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9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繁星美文

李 丽

(靖江市新桥城实验学校 江苏靖江 214537)

对于“天人合一”思想,从古至今,都有不少的人对之进行论述。《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季羡林对于“天人合一”的解释是:“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的凝炼的表述。”

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表现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自然,常能情景相融,特别是在诗词或散文里,反映更强烈,更完美。程明道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翁森诗云:“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人与自然真是难舍难分,合而为一。陶渊明写起山山水水来,可谓进入“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然与人和谐得引人入胜。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几笔,便将自然界的平凡景物赋予了无限愁绪。几乎每一位诗人、词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自然环境,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我们在吟诵着“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等诗句的时候,不仅可以在眼前出现一幅幅自然界的美景,也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人或忧愁或欣喜的心情,甚至还可以体悟到诗人领悟到的种种理趣。

在阅读一些出自现当代作家之手的课文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天人合一”思想的闪现。冰心的《繁星》贯穿着对大自然的礼赞,从她的诗行中,不难体会到她像稚童一样对大自然充满着一腔深情。“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母爱、童真与自然之美已浑融一体,难以分割。在她心中,自然是“人化的自然”,太空、繁星、春水、小草、白云、山风、露珠……无不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这些来自自然的意象丰繁而情思专一,既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倾诉,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沉思默想。朱自清脍炙人口的名篇《荷塘月色》和《春》,包蕴着作者生命的部分踪迹,仿佛山水自然都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那些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满贮着自然流淌的诗意,令人一读顿生亲临其境之感。即便是以表现社会生活为主,以文字为“匕首”批判揭露旧社会种种丑恶的鲁迅先生,在那些出现自然风物的文字间,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存在。

我们解读课文中的“天人合一”,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哪些实质性的意义呢?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作品的内涵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其承载着人类共通的情感需求——鞭挞假丑恶,颂扬真善美。大自然则是被颂扬的真善美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作家和诗人们或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怀,或者纯粹而真诚地赞美大自然的一切。在这些作品中,作家和诗人都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躺在星的怀抱里”的巴金(《繁星》),“蔚蓝的王国啊,我看见过你,在梦中”的屠格涅夫……无一不是如此。那些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景物在进入诗文中时,已注入了主体的情感、思想和审美情趣。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欣赏作者写作的风格,分析作者写作的技法,而不去探究这蕴藏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去理解作者所寄寓的情感,无疑,我们的理解会是浮光掠影,是不能深入到文章的本质的。

(二)有助于学生感悟自然反映自然,写出动人的美文

写一篇好的作文,需要仔细的观察——这一点谁都知道。但观察只是一种技法,要将物写得形神兼备,将景写得引人入胜,须得将情注入物中、景中,换而言之,就是写作的人要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未达这种境界的写作,只是对物生硬的描摹或对景的肤浅的描绘。对于感悟到“天人合一”这一境界的人,过于精细的观察倒未必重要,因为他们会用心体味自然感悟自然,自然的一切都成了心中之境,如同胸有成竹一般,落笔之时,景化为情自然流露,美文自然天成。因此,学生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体悟,有助于他们在写作文时感悟自然反映自然,写出动人的美文。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让我们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与自然和谐相处,共享一片宁静高远的天地。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繁星美文
《繁星》简谱版
美文欣赏
繁星(外一首)
《繁星·春水》:繁星永照,春水长流
美文阅读
繁星之城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动漫美文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