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娟
(合肥市瑶海区行知学校 安徽合肥 230011)
什么样的语文课,学生们才会感觉好呢?著名教师于永正说过,让孩子感到“有意思”,实质上就是老师的课“上得好”,因为“有意思”的课不单纯是技巧问题,它能综合体现老师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审美情趣、道德修养、知识能力等。
这让我想起上次外出培训回到学校后,一位学生腼腆而又迫不及待地过来跟我说:“老师,好几天没上语文课,我觉得很没意思,我很想念上语文课。”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既欢喜又惭愧。欢喜的是没想到竟然有学生这么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惭愧的是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只有两年,并不丰富,有时候语文课上得并不扎实,也并没有上得多么好。但是,那位学生的话语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深深激励着我。下面我就“有意思”的语文课,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感悟。
有过一些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的水平才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而这样的课堂也一定会有声有色,充满意思。
1.举重若轻出轻松
举重若轻,是指教师能把厚重的内容教得简便些,把沉重的课堂变得轻松点。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尽最大可能把课文钻深、钻透,备好学情、教法和学法,但在课堂上又不能一股脑儿地按备课思路把所有知识“灌”给学生。另外,要想举重若轻,教师还要明白它是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一份大智若愚的智慧,这样才能深入浅出,才能创造出“有意思”的课堂。
2.快乐游戏引轻松
“童子之情,乐于嬉戏。”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学习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游戏,如果这一种形式没有满足或吸引他,他可能就会失去兴趣。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在课堂中适当融入一些游戏,让学生能从游戏的快乐中学有所悟,说不定他们会更喜欢上这么“有意思”的语文课。
譬如,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不同的动作词,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你做我猜”的游戏:先请学生将自己知道的动词写在卡片上,接着请几名同学上台随机抽取卡片,并按上面的动词做出相应的动作,台下的同学猜台上的同学做的动作是指哪个动词。就这样,台上的孩子惟妙惟肖地表演起“踢、吹、写、投、看”等一些动作,而台下的孩子则欢呼雀跃地猜着是哪个动词,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言语解释,所有的孩子都在哈哈大笑中理解了这些词的含义。
3.幽默风趣寓轻松
幽默不仅是课堂的润滑剂,还会使课堂流光溢彩。一般来说,富有一定幽默感的教师,大部分学生会更喜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以风趣而幽默的话语适当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会变得更浅显易懂,课堂氛围会变得更和谐轻松,而这也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功效。这样的课堂,师生放松,必然满堂生辉,情趣盎然。
这让我想起之前听过的一些著名教师上的课,他们在上课前都会以自我介绍引入,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管建刚老师,他在上课前会向学生们做这样的自我介绍:我叫管建刚,管理的管,建设的建,刚强的刚,同学们都叫我“管大”。紧接着他会请学生也这样模仿着来介绍自己,当有学生突然想不起该用什么词语来解释名字中的字时,管老师又给他做了一个这样的自我介绍:我叫管建刚,管建刚的管,管建刚的建,管建刚的刚,同学们都叫我“管大”。于是那名学生又按这样的方式做了一遍自我介绍,课堂上响起了热烈而欢快的笑声。就这样,管老师以幽默的开场和语言不仅吸引了学生,还化解了学生的尴尬,缓解了师生间的紧张关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有意思”的语文课学生们都爱上。
虽然“重感悟、自主学习”是很好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但有时课文中有很多东西,学生很难凭自己感悟出来,这时就需要老师适当而及时地引导、点拨和讲解。
1.“恍然大悟”之生字教学
在指导学习“冠”字时,我首先让学生分清它的两种读音,尤其是读第一声时的意思,因为并不常见,所以学生并不熟悉。于是我在黑板上简单画下了一棵大树,让学生上来指树冠在哪儿,从而形象地理解“冠”的意思。不过,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冠”,我利用手机和卡片拍摄了一段微视频,讲解了“冠”字的演变过程、意思和运用。由于视频生动直观,学生很轻易地便理解了。你看,这样的生字教学是不是能教出“恍然大悟”来,很有意思?
2.“恍然大悟”之词语教学
于永正老师在讲解“面颊”一词时,他问学生:“谁能说说‘面颊’指什么地方?”但是他没有让学生回答,而是请了几位举手的学生到他跟前亲自摸他的面颊。学生有摸额头的,有摸鬓角的,有一名学生摸对了,但只摸了一面,于永正老师开玩笑地说:“我只长了半边脸?”全班学生都恍然大悟地笑了。你看,这样的词语教学是不是也能教出“恍然大悟”来,也很有意思?
语文课,离开不了朗读。其实如果学生能把课文朗读好,很多语言语感、理解表达、情感熏陶等方面的东西也就慢慢能无师自通了。不过,语文课上的朗读之花如何才能灿烂开放呢?
首先是要老师用心范读。范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范读呢?一般教低年级时,大多是由老师先读,即老师读一句或一段,学生跟着读一句或一段,让孩子一开始在朗读上就走“正路”。等到教中高年级时,一般是让学生自己先自由地尝试读,然后再由老师范读。
其次是要学生学会模仿。模仿一半来源于听,一半来源于跟着老师或播音员练。先听别人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开始,接着一句一句地学,等模仿到一定程度,朗读时的语气、语调乃至情感,便可以水到渠成地掌握了。
例如在教学《母亲的恩情》等情感比较丰富的一类文章时,我先充分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优势,变换人物角色的语调、语速甚至情感,特别是在我压低嗓音、放慢语速,学着孟郊母亲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啊!”时,学生们乐得笑弯了腰,也一本正经地模仿着学起来。还别说,他们学得竟然比我还像。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就在这样“有意思”的朗读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同时他们也懂得了要像孟郊一样对父母的爱怀有感恩之心。
“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多给孩子朗读的时间和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等各种形式的朗读,将无声文字化为有声语言,这种“煮书”式的读书,才能让学生读出其中不同的味道,才能让一朵朵朗读之花灿烂开放。这样的语文课,还会没有意思吗?
1.展示教师特长,提高自我价值
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在某方面能够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那么在学生的心目中,他的地位会跟着得到相应提升,“魅力值”会升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容易被激发起。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展示自己的特长,这样生成的课堂教学肯定会更有意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教授《大禹治水》时,学生不太理解大禹所用的疏通策略,于是我通过简笔画的方法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学生很快便被这有意思的简笔画吸引住了,进而迅速理解了大禹是怎么治水的。虽然说这些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完成,但由教师亲自展示出来,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教师展示虽不精,却能惊动学生灵魂;多媒体虽方便高明,却难以让学生心生波澜。
2.展示学生特长,引导学生成长
同样的,具有某些特长的学生也会让同伴和老师钦佩不已。如果教师能善于挖掘并给予学生在课堂中展示特长的机会,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课堂也会更有意思。
比如我在教学《沉香救母》《猴子种果树》等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时,我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头饰,这样分角色表演起故事来会更有意思。果不其然,当学生们带上自己亲手做的头饰站到讲台上表演时,俨然形象地成了故事中的人物。就这样,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手工制作、表演等方面的特长后,学生对故事以及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也更为深刻地理解了。
充分展示师生特长,既增强了语文教师的魅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和学生都在成长,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这才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活动也平添了许多韵味,语文课也变得“有意思”多了。
我常常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孩子在课堂上收获一些什么呢?若从语文角度而言,我同于永正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语文教师要带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教书,要让学生收获语言、收获能力、收获情感、收获兴趣和习惯[1]。
1.收获语言
语文课该让我们的孩子喜欢语文,喜欢祖国的语言文字,要让他们学会语言、会用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所以,重视朗读、背诵,大量阅读课外书,这对学生收获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收获能力
语文课要让学生收获书写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但是能力需要在语文的实践中不断形成。要让学生收获书写能力,就要让他们遵循写字规律:描红、仿影、临帖,每天至少坚持练字十分钟;要让学生收获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多阅读课外书,要让他们带着思考读书,读懂文字背后的意义;要让学生收获表达能力,教师要重视作文的有效教学,才能让学生对语言产生敏锐的感受力,形成表达能力。
3.收获情感
语文是一门灵性的学科,是最人文的学科,是情感最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师千万不能被“应试教育”束缚了,应该教孩子在大量的朗读、课文学习、课外阅读中去思考,多体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4.收获兴趣和习惯
当学生们从语文课中收获了终身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他们会在以后的人生中继续读书、读报、写作,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也是最得意的时候,更是语文教师一生的教育教学最有意思的时候。
每堂语文课都能让学生学有收获,学生才能感到上课有意思,这样的“有意思”才是它的本意所在。
总之,只有“有意思”的语文课,才是高效的课、快乐的课;只有“有意思”的老师,才会上“有意思”的课,才会培养出“有意思”的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有意思”,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