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发展:从迷茫迈向自觉

2017-12-30 15:01:5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史玉哲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9期
关键词:军民层面身份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段 敏 史玉哲

军民融合发展:从迷茫迈向自觉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段 敏 史玉哲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两个大局发生的新变化、面临的新形势,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高度,不断创新军民融合理论,拓展军民融合实践。2016年3月,军民融合发展正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2017年1 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3月12日,在出席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这表明,我国的军民融合发展已从初步融合阶段步入深入发展阶段。

军民融合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军民融合发展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显性层面,包括技术、产品、资金、渠道等方面的融合;第二个层面是隐性层面,即理念和文化的融合。我们也可以把第一层面的融合称为实体融合,第二层面的融合称为人文融合。第二层面的融合虽然不可触摸,但其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层面的军民融合更加重要而且急迫。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推进,但距离真正的深度融合还有很大的距离。当前,在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军工企业需要破除4种迷茫认识。

一、重技术而轻产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业的每一次变革都是新技术推动的,技术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军民融合发展不能止步于对技术的迷恋和崇拜,特别是在军品技术转民用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产品化的过程。消费者不会因为技术先进而买单,他们购买的是产品,为的是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包括实用价值和体验价值。企业盈利也不仅仅是缘于技术先进,而是因为能够取得更好的投入产出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只有完成产品化才能适应现代工业的规模经济要求,即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而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多传统的军工企业拥有先进技术,但“捧着金饭碗挨饿”,事实上是没有完成好“惊险的一跃”。很多技术膜拜者往往忽视军民融合发展的市场需求环境和社会文化情景,出现唯技术论的误区。还有一些人迷信数字,片面追求技术数据,而不关心消费体验和成本控制,这样事实上就陷入了“指标至上”的桎梏,本质是一种歪曲了的工具理性。

二、重渠道而轻质量

军工产品的特殊性使其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极高,历史上,军工产品曾以质量优良而著称,提起军工企业,往往给大众的印象是“厚重、可靠”,但是,军工企业通常“酒香不吆喝”,不擅长利用现代化的渠道和平台进行宣传。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很多企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偏重渠道而轻视质量。这是因为,近年来有一些基于互联网的渠道和平台公司快速崛起并成功扩张,很多人对此产生了偏狭理解。军工企业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质量为王”已成为“昨日黄花”,渠道平台才是争夺胜负的关键。而事实上,那些渠道平台公司的成功,归根结底也是因为他们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目前,中央正在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重要背景就是我国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消费升级,而我国的产品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需求,越来越汹涌的“海淘”大潮就佐证了这一点。在工业品领域的情况也非常相似。一方面,内需拉动不足;另一方面,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种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产品对质量要求的轻视而导致的。

三、重资产而轻人才

在传统的军工体制沿袭之下,我们习惯将单位性质进行标签式划分,即简单地分为“军品单位”、“民品单位”,同时也将资产贴上了“军品资产”和“民品资产”等类似的标签。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决策者经常对基地、厂房、设备、材料、资金等资产的融合给予了更大的关注,但对人才在融合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人才,不应仅被视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执行者,其同时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主体,还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对象。军民融合发展的成效,实质上取决于人。传统军工企业的人才结构和管理模式目前已不能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面临走向军民深度融合,以及“做强、做优、做大”的要求,必须对人才队伍进行立体化的系统安排。一是要培育一批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领军人才,实现引领技术融合发展的目标;二是要培养企业家,以改革创新实现由军民分线发展向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跨越;三是要培养大国工匠,以精益求精和尽善尽美的职业品格支撑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四是要把青年人才培养提升到战略高度,选拔高潜质的青年拔尖人才,提供以成长为导向、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发展机会,使人才成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四、重身份而轻职业

传统的国有体制也给从业人员贴上了身份标签,例如,“事业身份”、“企业身份”、“社会身份”,原有的军民分线体制则产生了“军品身份”、“民品身份”等称谓。随着军民融合发展逐步向纵深推进,原有的体制正逐渐被打破。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因此,很多人牢骚抱怨,很多决策者疑虑重重。事实上,国家的改革大势已经非常清晰,人员最终都要走向“市场身份”和“军民融合身份”。平稳转型固然重要,但如果裹足不前,就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机会成本。在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身份思维应该让位于职业思维。从职业思维的角度来看,当前军工企业特别要增强以下4种意识:一是需求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市场需求是企业行为的起点,也是企业发展的牵引力,满足需求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立足点;二是特色意识,军民融合发展意味着打破垄断,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差异化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三是效率意识,军民融合发展的企业必须要统筹内外部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四是创新意识,不仅包括技术和产品创新,企业也要适应军、民两个市场,管理体系也要具备更加充分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体制机制创新更是题中之义。

改革关头,总会有人迷茫;而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军民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大势所趋,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清醒,才能行动自觉。因此,军工企业要破除上述几种迷茫认识,在军民融合发展的征途上实现基业长青,就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改革创新的自觉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担当,积极适应新形势,走在军民融合发展的最前端。

猜你喜欢
军民层面身份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跟踪导练(三)(5)
军民融合 新引擎
军工文化(2017年12期)2017-07-17 06:08:14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军工文化(2017年12期)2017-07-17 06:08:04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军工文化(2017年12期)2017-07-17 06:07:54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互换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