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举+曹冠群
●议论文阅读 马文举
议论文阅读《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所设题型与哈尔滨市近3年中考题型并无变化,难度不大,可以说是平易近人。2016年的《要和谐必有诚》与2015年的《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都是意在加强考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又强化了内在修为的重要性。议论文的三要素依然是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在兼顾了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平的前提下,只有第22题设置了些许障碍,但只要结合上下文意,不难拿到满分。总体而言,难易程度与往年相当,并无多大的变化。下面就从文本解读、题型设置、答题技巧、题型发展几方面简要分析。
无论哪种文体,我想都应该做到夯实文体知识,总结答题技巧,以不变应万变,特别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平时加强对自己的铸造锤炼,考场上方能从容淡定、下笔有神。下面就题型简要分析考点及答题方法。
为了更好地把握整篇的论述过程,应该从整体入手,也就是由篇到段到句再到词,这样有利于我们从高度上理解把握论述的中心。此文第一段即摆出中心论点“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也就此引领了全篇。第二段和第三段进行并列分论点“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的论述。第四段在前两段论证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第五段与第四段并列论证此问题。至此可见全文结构清晰而简单,是一篇规矩的议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而成文。如果所有的考生,能够从整体上这样把握,就能够把握作者的观点以及论证思路、解题思路。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两个角度论述了“为什么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在论证“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这一分论点时,举苏轼虽政治失意、兄弟分离,但因具有豁达的情怀,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解放。再得出“从容淡定,能让我们在困境中超然忘我,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灿烂的光芒”这一结论。第三段论证“从容淡定是一种修养”这一分论点时,援引庄子“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八风吹不动”进行道理论证。至此,“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这一问题的分析到此结束,进入解决问题的阶段。第四段提出“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举了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这几位中华民族先贤志士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具有远大的理想、豁达的胸襟、深厚的爱国情怀就能做到从容淡定。第五段紧承上文,继续深入探讨“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既援引了胡适先生的话语,又举了胡适先生的事例,旨在证明要做到从容淡定,还需要有专注的精神。至此,整篇论述结束,从提出问题到最后的解决问题,简洁明了,说理有力,有分析、有解决,让读者坚信了“从容淡定真的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在对文本有了清晰的分析理解之后,我们才能完成出题人设置的题目。
首先来看第20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就前文对文本的分析,不难看出标题和第一自然段就是此题的答案。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得到这看似简单的3分。从以下4点来谈一下有关中心论点的问题:
第一,因为很多考生会混淆论题和论点。有的考生会认为“从容淡定”是论点,其实它只是论题,而论点是在论题的基础上所秉持的见解看法,论题要大于论点,或者可以说,论点是就论题展开众多探讨中的一个观点而已。这里有涵盖和被涵盖的关系。
第二,还有一部分学生会混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我认为,学生应该是没认真研读文本。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相比,是片面的,几个分论点的整合才能完整地表述出中心论点。比如本文的二三两段的段首句,是并列关系的分论点,整合后才是中心论点。
第三,还有一部分考生对于论点的句式表述存在误区,从形式上看论点必是完整的陈述句、判断句(包括肯定和否定)。不可以是问句和带有修辞的语句。
第四,判断论点还可以依据位置,做出判断。如标题、开头、中间和结尾。
第21题“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4种:举例论证、道理論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而本题的第一句是举例论证,第二句是道理论证。第一句,举例论证虽明显,但也会被答成比喻论证,可能是被“抑郁惆怅融化在了清风明月之中,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这句话左右了,这句话的确有些抽象,但是婉转的表述是苏轼的所作所为,所以是举例论证。第二句是道理论证,引用的是庄子的“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但是会有考生答成举例论证,这是因为看到了人名庄子,误认为举庄子之事,其实未然。区分只在有无叙述庄子的行为处事,这句话显然没有叙述庄子的任何事件,只是引用了庄子的语言。故只是道理论证。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对此题降低了难度,只写出论证方法即可,而前几年论证方法和作用是相伴而生的题型,这样会增大难度,降低得分点。虽然近几年没出,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出,故在以往的学习中,老师要讲解,学生也应该多加练习。
第22题,文中画线句“这个纷乱的世界,先把自己铸炼成器”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是:这个世界很混乱,我们不要为其所扰,应先致力于把自己铸造锤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三个采分点应该紧紧围绕上下文意进行阐述。首先胡适面对的是军阀混战,社会变革,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社会现实,这是此句话的背景和前提,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应该把自己铸炼成器,那怎么才能“铸炼成器”呢?画线句的后一句就包含了答案的另两点,胡适是排除干扰,从容淡定,潜心治学,在文化、哲学、史学、考据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使自己成为一位文化巨匠(应先致力于把自己铸造锤炼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由此可见,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一定不要离开文本,一定要仔细推敲上下文,再结合本文的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进行分析解答。
第23题,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从容淡定?首先我们通过审题,要抓住题干里“作者认为”这一信息点,所以还是不要脱离文本,切忌自己乱发感慨,表达见解。四个答案点,有三个在第四段,有一个在第五段,所以提醒考生,考场的阅读切忌一目十行,一定要字斟句酌。往往一道题的关键点就在某一句或者某一词甚至某一字上。此题只要找全信息点即可,难度几乎可以不计。endprint
纵观前文对此次试题的分析,可见与2016年、2015年题型设置完全一致。在没有权威部门发布说要改变题型的前提下,师生可以着重练习议论文阅读的这四种题型。当然,其他题型也不可以忽略。那还有哪些题型应该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呢?如“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某一段的论证思路;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段落(或句子)顺序能否调换;补充事实或道理论据”。以上这些题型,在哈尔滨市及其他省市的中考试卷中都出现过。最后再来说两个重要的题型:主观评价题和结合实际谈体会题。对于主观评价题我们应该秉持这几点来作答。首先,有的可支持、可反对,但要自圆其说,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其次,有的须辨证看问题。遇到这类题就要慎重了,要结合文章论点具体分析,切不可天马行空,否则会模棱两可、观点不明。再次,主观题其实并不主观,往往答案就在文本里面。答题人一定要和作者站在一边,文本里作者的意思就是正确答案,只是让你找到并表述出来。而结合实际谈体会题,则没有主观评价题那么难了,需要做到论点鲜明,生活事例有代表性,符合观点,最后再总结出结论就可以了。但要想得到高分,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组织表述能力,观点一定要明确,层次必须清晰,论据充分且有代表性,能运用成语、名句、排比句等来提高文采则更好。
综上,在议论文阅读的教学和学习中,能够夯实文体知识,认真归纳答题技巧,总结中考题型,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并能带着发展的眼光去拓展题型,一定会有丰厚的收获。
●作文 曹冠群
从近几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的命题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命题既需要学生积累,又需要学生观察,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关注时代发展。活泼、灵动的命题形式与内容,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让学生有话可说。
2017年的中考命题作文是“终于迈出了那一步”,那一步,可能是决定,可能是行为,迈出那一步也许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也许是不断实践的必然,迈出那一步并不容易。
对于这个作文题目,想要写好得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容至上,切题是关键。切题就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那一步是什么,可以是实写,可以是象征意义,也可以是比喻意义,但是要有意义。这一步很重要,值得去迈出这一步,促使邁出这一步的可以是自我的原因,也可以是外因。迈出不能少,这是个转变的过程。“终于”这两个字主要考查过程,体现出迈出这一步的不容易。如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抓住这三个关键词,不对这三个词语反复推敲琢磨,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偏离中心。没有弄清出题人的意图,怎么去写方向都不对,自然也得不了高分。
再以2015年的作文为例: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歌唱得很完美,甚至有人可能唱得不成曲调。但只要我们是在努力地按照正确的曲调去歌唱,即使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唱得不好,我们也无怨无悔!请以“不成曲调也是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个命题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未成曲调先有情”,别出心裁,含义隽永。面对这个作文题目,也要审好三个关键词,即不成曲调,歌,也是。不成曲调多指在生活当中遇到的挫折,坎坷,一切不顺利。歌指的是人生之歌。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成功的人生固然好,但遭遇不顺而不放弃信念,按照正确的人生方向,努力付出,也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人生!每个人都想把人生之歌唱好,有的人能唱好,有的人唱不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只要努力,按照正确的曲调去唱,也无怨无悔。只有把这三个词语考虑得明白透彻,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切题。
其次, 重点突出,升华是关键。终于迈出那一步之前是关键,要进行详写,重点写,正是因为什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原因才导致有了突破,有了改变,有了成长。迈出那一步后应略写,如果能写出迈出的效果及对人生的思考,这样的升华更高级。2016年的作文题目是《入门》,《现代汉语词典》对“入门”一词的解释是:“得到门径;初步学会。”找不到路径,不得其门而入,只能永远做门外汉。只有先初步学会,才能再精钻深研,成为行家里手。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如何入门,怎么得到门径,这个摸索学习的过程很重点,怎样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是重点。2015年《不成曲调也是歌》的重点应主要放在不成曲调这里,如何不成曲调,这个经过很重要,虽然最后没有成歌,但是也付出了,努力了,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这个过程也会让人受益匪浅。结尾这个歌就可以升华,不只就事论事,如能通过这一件事去理解更多的事或者上升到生活、人生这个层次,立意就更高远了。
再次, 语言精彩、准确是关键。精彩的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准确,语言的优美得是在准确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千人一面,不要一概而论,不同的人与事要写出不同的韵味,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尤其是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词等,要运用得准确、巧妙、耐人寻味。不能缺少精彩的细节描写。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细节描写典型生动,无论是写人还是状物,都要使刻画的形象丰满动人。
最后,文中有我,动人是关键。考纲中要求中学生要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写作是为了表情达意。所以,文章要以我为主体,写发现在自己身上的事,从这个事情当中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提升和成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有感情的文章是能打动读者的,能够激起读者共鸣,能够打动阅卷老师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情动人。感情真挚也是作文感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真挚的情感,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能给人一种震撼。
要想让学生的作文能符合以上要求,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正确引导,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不要盲目地去写,而是要静下心来反复阅读提示语,找出关键词,这样才能做到切题。在明确了题目的要求,确定了中心思想以后,接下来就要选择适当的材料了。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要使文章写得丰满,就得精心选择有代表性、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也就是说,作文要有实际的内容,要给人以新鲜的思想,情感上的启迪和感染,让人觉得有阅读的价值。
但是,总有一些学生编一些车祸、父母离异之类的文章不但不能打动人往往适得其反。要避免写出空洞浮泛,矫揉造作的文章,就要有具体的人和事,就要在平时的生活和阅读中,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写日记和做摘抄是很好的办法。其实,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正的高手就是能把我们常见的东西写得形象生动,娓娓道来。现实的生活和世界才是我们写作的源头。今年议论文的其中一个论点是“助人就是助己”,如果考生平时关心生活,我们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不正是“助人就是助己”的最好体现吗?所以,别忘了关注生活、关注时代,重视人生体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可贵之处,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我的真实感受。
审清题意,确定内容后,学生一定要布局谋篇,如何展开这个故事,哪个部分详写,哪个部分略作交代,要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语言描写一定要抓住特点,准确细致,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优美、生动、活泼,有节奏、有质感,让人读起来有一种美的享受。最后语言还要含蓄,中国山水画讲究留白,留下一片想象的空间,画有尽而意无穷,在写作中,尤其是在结尾部分,语言含蓄,收束有力,寥寥数语,就能击中读者的心,这尤其难得。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唤醒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充分享受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每个学生的生活就是一座丰富的矿藏,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发内在的金矿,这样,长久地坚持下来,作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 编辑/李莉E-mail:lili79928@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