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头上所戴之物,讲究实在是多。西汉时,仅官帽就有十好几种,什么冕冠、长冠、委貌冠、通天冠、爵弁、高山冠、进贤冠等等。这些冠形制不同,用途各异。就连唱歌跳舞的皇家“文艺战士”也有特制的帽子,名曰建华冠。
官帽上零碎儿最多的时候要数清代。当时除了有功之臣可插花翎外,所有官员的朝冠都必须缀上玉石顶子,以区分品级。文官一品,顶红宝石;二品,顶红珊瑚;三品,顶蓝宝石;四品,顶青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砗磲;七品素金;八品阴纹镂花金顶;九品阳纹镂花金顶。九品以下属未入流,和孙悟空被封的那个弼马温一样,其顶子与九品相同。能混到珊瑚顶子,便算是真正的高干了。
《蛰存斋笔记》中有一个关于顶子的故事,说是乾隆皇帝当政时,一日由勤政殿前往南书房,见值班的翰林朱某因独处无聊,正在写诗自嘲,遂拿来翻阅。这翰林的日子十分清苦,竟然达到“勒窄箩儿没米淘,勒窄锅儿没草烧,还有几家份子,典当没分毫”的地步。乾隆读罢,見朱翰林外衣尚整齐,内衣则已破敝不堪,便说:“你们京官真是很苦,你可再作一篇京官自慰的文字,明天给朕看看。”第二天早朝,乾隆特召见朱翰林索阅文稿,见文末有“撤金莲送归院,御灿灿生花。天恩普及,帽顶换山楂”之句。乾隆大笑说:“很好,很好!结句尤有兴致。给个山楂顶子戴戴吧。”随即赏加三品卿衔,月增饭银三十两。
以山楂形容珊瑚顶子,颇为形象。六七品之翰林,单凭老大一时高兴,顿时帽顶换山楂,撞上了个大奖,让多少官场苦熬者羡煞。只可惜,大奖从来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