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深圳交警发布了一则私家车主在晚高峰的拥堵中,为急救车让出生命通道的视频。视频显示,一辆从东莞运送病人前往深圳南山医院的救护车,在途经最拥堵的玉泉路至深南立交路段中,随着救护车的行进,车辆纷纷向两侧避让,及时让出了一条生命通道。原本需要20分钟通行的道路,救护车仅用了3分钟。车流中“让”出的生命通道,彰显了人性的温度,也得到了网友的一致点赞。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04亿辆,其中汽车2.05亿辆。选择汽车出行,每个人都想一路畅通,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争分夺秒是人作为“本我”的第一念头,但是在“本我”之外,還有“自我”和“超我”。作为社会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除了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还有道德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培育汽车文明至关重要。无论是驾驶员道德的养成,还是整个社会观念水准的提升,既需要向善向上的标杆的熏陶与感染,也有赖于相关制度和法规的引导。制定明确的避让规则和操作方法,加强驾校培训中避让意识和技术的学习,明确社会车辆的免责条款……从社会到个人,都还有落实、落细的空间。我们期待紧急避让成为每座城市的常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