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体裁多样化,辞藻华丽的散文、言简意赅的古诗词、引人深思的典故、魅力独特的戏剧等等,这些文化瑰宝,拥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写作特点,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智慧的光芒。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巧妙挖掘教材中的写作思想,引导学生内化吸收,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阅读教学;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633.24 【文献标识码】A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从不同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中吸收写作精华,激活学生写作意识,帮学生养成爱写作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从仿写开始
高中生生理和心理都趋近于成熟。高中生拥有更加周密的心思,经过了残酷的中考,踏入高中的校园,在初中的语文写作中,初中生写作方法单一,仿写是初中生在进行写作练习的主要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继续从仿写开始,踏上一条全新的写作之路。
在高一教材中,文字语言的运用突出了一个“妙”字,一语双关、抑扬顿挫等写作手法,散发着作者智慧的气息,透过文字表层,深入课文之中,一个个时代缩影呈现在眼前。这些文字的妙用,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基本的句式结构,长短句的排列形式组成写作框架,仿写比喻、拟人、对偶、排比修辞手法来加入自身的情感,让文章更饱满。
例如,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课文时,其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对大堰河辛勤操持家务时的场景进行了描述:“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之后”运用节奏感强烈的排比句,将大堰河的勤劳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也表现出大堰河对作者的慈爱。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排比句运用技巧,可以让学生继续进行仿写:“在你……之后,在你……之后”学生“趁热打铁”,学生在提升写作技巧的同时,也能加深理解文中作者所传递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又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朱自清把荷叶、月光、灌木、杨柳这些景物,从触觉、嗅觉、视觉等不同方面进行描绘,一幅月下美图呈现在学生面前。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篇美文进行深度剖析,给学生留下一个课下作业,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景物着手,对朱自清的这种写作风格进行模仿,并且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一篇美文在学生的笔下诞生。
二、课文体裁改编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辞藻华丽的散文、人文情怀浓厚的民歌、思想情感浓厚的古诗词以及时代特色鲜明的名著等体裁。有对现实的控诉、对未来的呐喊、乏味文字的平凡,却被作者思想的光辉掩盖,每篇课文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散发着文化的气息,艺术的魅力。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认真研读课文,探寻课文的留白部分,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改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合理延伸或删减,将课文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或文学样式。这种为了增加艺术效果,在原文的基础上将情节表动、增设包袱、矛盾,“新瓶装旧酒”的写作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部潜能,学生的思绪犹如脱缰的野马,在语文的广阔的天地间尽情驰骋。
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这篇叙事诗时,语文教师可以着重介绍乐府诗的发展历史,与《花木兰》进行类比学习,将东汉时代的人文缩影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将这篇叙事诗改写成小说的写作技巧教授给学生,展现东汉时代的时代特色。又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可以编写成情景剧,让学生分角色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揭露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琵琶行》《锦瑟》等古诗可以编写成故事,再现一个时代的人文特点;又或《雷雨》可以编写成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话剧表演,引导学生对人伦进行探讨、思考……带领学生对课文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写作练习
高一语文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化,作者思想的光辉会照亮学生写作的方向,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能理性的认知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提炼课文中的德育思想,并將其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学生达到下笔“出神”的写作境界。
例如,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现代诗时,作者将大堰河日常操持家务的辛勤场景,用了大量篇幅进行描述,通过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表现出大堰河对诗人如家人般的关爱,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之情。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母爱”或者“父爱”等主题进行探讨,让学生读完之后,写一篇读后感,将情感延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将学生的感悟升华,散发着情感气息的文章在学生的笔下应运而生。
总之,高一是高中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从仿写开始进行写作训练,在大量的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学素养,赋予学生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心松.让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并肩前行[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7).
[2]华靖.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5).
[3]周琰.试析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互动[J].吉林教育,2013(13).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