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昌大市聚过年

2017-12-29 00:00:00陈玥颐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17年2期

元宵佳节吃完汤圆,放了爆竹,我们全家就乘着夜色驱车前往大市聚镇后梁村看板凳龙。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从山坳里露出小半边脸,皎洁的月光撒向大地,给田野和村庄披上了一层银纱。

还未进村,已可听到喧闹的锣鼓声。道路两旁停满了车,我们也下车步行。老人、小孩以及穿着时髦衣服的青年男女,个个喜气洋洋,笑逐颜开。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刚进村口,一条巨大的板凳龙雏形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它犹如一个庞然大物,静静地趴着。村民们正做着最后的准备,板凳龙的龙头、龙尾是村里的干部叔叔们负责布置装点的,而百米来长的龙身都是各家各户出力:每户出一人,扛一条约两米长的板凳,每条板凳上放置六盏灯,称为“每户一桥灯”。瞧,我大伯一家还在忙着裁棉纸、糊灯笼,爷爷早就备好文房四宝,正大笔挥洒,行云流水般在灯笼上写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和弟弟见了,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在灯笼两边画上山水花鸟,把灯笼装点得五彩繽纷。爷爷看了乐呵呵地为我俩竖起了大拇指。听爷爷说,后梁村“白天看社戏,晚上舞板凳龙”的传统民俗活动已经流传了两百多年。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高悬于天空,把整个村庄照得雪白通亮。舞板凳龙开始了!村子里灯火辉煌,锣鼓喧天。一根长长的绳索将板凳连接成一条两百多米的龙形,六百盏灯笼把龙身照得晶莹剔透。舞龙的队伍浩浩荡荡,沿着山间小路、田间阡陌,或盘旋,或游走,蜿蜒前行。霸气的龙头上镶嵌着两颗金光闪闪的“夜明珠”,两根长长的胡须微微翘起,神气地摆动着。首尾相连的龙身蔚为壮观,跟着龙头“腾云驾雾”,时而灵巧如疾走忙奔的羚羊,时而矫健如威风凛凛的猛虎。灯笼中鲜红的火苗随着龙身跳跃、舞蹈。严冬里,扛板凳的叔叔伯伯们个个大汗淋漓,熊熊燃烧的热情早把寒气驱散。这时候,村民们在各个地方守候等待,准备好烟花爆竹,一字儿排开,板凳龙一经过,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放起鞭炮,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好运连连。此时月光、灯光、火光已融为一体,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一片流光溢彩。

我和弟弟随着人群一路追赶着板凳龙,伴随着朦胧的月光,板凳龙渐行渐远。我停下脚步,注视着远去的板凳龙,多么希望两百年后的新年里,人们依然能够看到板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