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先生与鳄鱼太太

2017-12-29 00:00:00真真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7年11期

澳大利亚大陆几千万年来与世隔绝的状况造就了此地独特的地理、气候、物种与文化。而野生动物、植物因为有着与别处完全迥异的进化过程,从而形成了地球上最为多元的自然界。这里的野生动物能与当地居民和谐地共存并发展,与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斗士的努力密不可分。我们找到了爱丽丝泉袋鼠保育区的主人Chris Barns和澳大利亚动物园及Steve Irwin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主人Terry Irwin,来听听这两位明星动物保护者聊聊自己的野生救援梦。

Brolga的夜巡

落日将艾尔斯岩染成橘色,这片坚硬的岩山屹立着,像一顶燃烧的帽子落在荒野。艾尔斯岩用它的沉默提醒着外来客,你已进入澳大利亚的心脏地带——北领地爱丽丝泉。

每到傍晚,大个子Brolga就会开着那辆被漆成沙漠色的陆地巡洋舰,配置着澳洲车辆特有的防袋鼠保险杠,从爱丽丝泉袋鼠保育区驶上斯图尔特公路。19世纪中期,探险家约翰·麦克道尔·斯图尔特历经三次探索,才最终成功白南向北跨越澳洲大陆,尽管这成为他的死亡之路,但这条纵贯路线也为后来的斯图尔特公路描绘出雏形。

The Outback内陆,澳大利亚人如此简略地称呼北领地这一整片广袤而人迹罕至的地域。在西澳城市珀斯长大的Brolga本名Chris Barns,从小对内陆无限瞳憬,带着一颗青春期男孩的冒险雄心。那会儿他可想不到,多年之后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成为内陆荒漠地带的英雄—一当28只袋鼠孤儿的奶爸!

天色渐晚,空气中余热未散。Brolga头戴一顶澳洲丛林帽,穿着件看不出年头的卡其色衬衫和短裤。他今年45岁,在爱丽丝泉沙漠公园里运营着袋鼠保育区和此地唯一的野生动物医院,因为BBC拍摄的系列纪录片《袋鼠先生》(KangarooDundee)而声各在外。他的络腮胡一片灰白,眉心深如沟壑。在广袤而人迹罕至的北领地一带,他的车速慢得离奇,这是他每日例行的夜巡时间,昼伏夜出的袋鼠们很快将出没在这一带。

“如果你在高速路上看到秃鹰停在马路中,那就意味着又有一只袋鼠遭遇了车祸。”他注视着挡风玻璃前的动静,将车靠边停下,秃鹰腾地飞起,留下一只丧命的袋鼠躺在原地。Brolga拨开这只母袋鼠的育儿袋,如他所料,一只瑟瑟发抖的粉红色小家伙正等着他拯救。每年大量袋鼠丧命于公路,袋鼠宝宝因为有育儿袋的庇护,才得以存活。

“开车夜巡是个孤单的活儿,大多数时候什么都不会发生。但我知道只要有一天我不来,就会有袋鼠宝宝需要我的帮助。”这个两米高的男人温情说道。是否该庆幸今晚没有空手而归?眼前这只巴掌大的袋鼠宝宝看上去那么虚弱,粉红色的皮肤薄而透明,凸起的血管清晰可见。Brolga知道并非每一只得救的孤儿都能挺过危险期,他看着这个美丽的小东西,给它取个名字,就叫Hope吧。

澳大利亚的象征

17岁那年Brolga离开家乡,在西澳金伯利地区的珍珠海岸动物园成为一名鸟类饲养员。在那里,他遇见了一只美丽的灰袋鼠Josie Jo,年轻的他花了相当多时间去照顾Josie Io,那时Brolga才发现这种澳大利亚代表生物原来如此迷人。

早在殖民者抵达之前,袋鼠就在这片孤悬于大洋的陆地上生活了几千万年。袋鼠算得上这里最早的主人之一。澳洲大陆几千万年来与世隔绝的状况造就了此地独特的地理、气候、物种与文化。而野生动物、植物因为有着与别处完全迥异的进化过程,从而形成了地球上最为多元的自然界。

对于袋鼠,澳大利亚人感情复杂。一方面,他们相信这是最能代表澳大利亚形象的动物,无论国徽、钱币,还是航空公司,都印有明显的袋鼠标志,因为袋鼠跳跃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特性,人们从中衍生出某种象征意义,代表着澳大利亚的国民精神。

另一方面,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六千万只袋鼠,数量远远超过了居住在此地的人类。每到黄昏至夜间,袋鼠们进入活跃期,成群结队出现在道路上,车祸频频发生,不仅让动物丧命,也让人们的出行危险重重。

Brolga认为,人类把公路建在袋鼠们的栖息地里,这才是问题所在。他不仅希望能救助袋鼠孤儿,也更愿意多做宣传,提醒路人减缓车速,保护袋鼠。他不明白现代人为何都如此赶时间,“袋鼠向人们求助,却没有人愿意停车帮助,这就是为什么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2005年,Brolga几经辗转落脚爱丽丝泉。那时,在爱丽丝泉通往乌鲁鲁的公路上,时常发生袋鼠车祸。有一次,他从一只死去的袋鼠育儿袋里救出一只袋鼠宝宝,虽然距离车祸发生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顽强的宝宝仍然活了下来。这只名叫Paula的袋鼠成为Brolga救助袋鼠孤儿的契机。

就在同一年,Brolga的袋鼠宝宝救援中心正式成立,用以救助那些在车祸中失去了妈妈的孤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Brolga都需要靠打两份工来维持救援中心的运营。2009年,爱丽丝泉沙漠公园为他在园区内开辟了一块袋鼠保育区,他的袋鼠收养之路逐渐走上正轨。

没有人能想得通,这个看上去满脸胡子的大个怎么会迷恋上照顾一群袋鼠幼儿,用Brolga自己的话来解释则是:“我愿意给袋鼠当妈妈,那是因为我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层面。”

成为28只袋鼠的奶爸抚养28只袋鼠,当个袋鼠奶爸并不容易。对于Brolga来说,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在BBC拍摄的《袋鼠先生》的纪录片中,人们这才知道养育袋鼠的方式原来如此不寻常。

如果你的袋鼠宝宝太小,还不会自己喝水,那么注意了,你要学会的一项技能就是,给宝宝“喂水”。袋鼠妈妈们通常会将头伸进育儿袋中,和自己的孩子嘴对嘴交换唾液,来为孩子提供成长必要的水分。尽管你并非袋鼠幼儿的亲妈妈,但有些步骤你没法省略。

每隔四小时,你需要给宝宝喂食一次。注意,千万不能是牛奶,只能是低乳糖奶。此外,你还得教会这些一无所知的宝宝如何尿尿。为了给宝宝们营造安全感,Brolga将枕头套改造成“育儿袋”,让孩子们享受被袋子包裹的温暖氛围。

等到孩子们再大一点儿,你也并不会比早前更加轻松,新任务又来了。你该带它们去户外练练腿脚,学习跳跃。就像人类的婴孩并非生来就会走路一样,袋鼠宝宝们的跳跃步伐也是要通过训练才能日臻完美矫健的。

一旦你将孩子们带到灌木丛,丛林里的基本生存法则与社交也成为你们的练习项目。谁说当个袋鼠奶爸就能轻松呢?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孩子们渐渐长大,袋鼠奶爸也掌握了所有袋鼠育儿技能。

在Brolga眼里,不管孩子长到多大,始终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看着我的样子,让我感觉被需要。孩子们毛茸茸的,真可爱啊,而且它们也爱它们的妈妈。”但袋鼠们未必这样想。

袋鼠保育区里有一只明星袋鼠Roger,它有着肌肉袋鼠的称号。Roger凭借强健的肌肉、火爆的性格、能用两个小短手捏碎铁皮桶的技能而在社交网络上走红。在袋鼠保育区的丛林里,Roger是真正的领地之王。对于养育他的Brolga,它不仅没有感激之情,反倒常常追着Brolga想要比试拳脚。Brolga也因为这只大力的袋鼠而受过伤。“我们之间的关系的确不太像父子,除非你有个叛逆的儿子。”Brolga白嘲道。

鳄鱼太太的伤痛

比起Brolga受伤的遭遇,鳄鱼太太Terri Irwin的经历则更让人唏嘘。作为享誉全澳的鳄鱼先生Steve Irwin的妻子,她的爱情与事业都与这个澳大利亚男人息息相关。1992年,Steve IrWin开始在探索频道的《鳄鱼猎人》节目中担当主持人,他那热情而略显疯狂的演说风格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此后二十年间,他和妻子一起成为澳大利亚最知名的环保人士。

那时,他们便共同在昆士兰州经营着澳大利亚动物园。昆士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有着丰富的湿地和雨林,其自然环境优越。这片雨林地带面积辽阔,收纳着极为珍稀与多样化的动植物。动物园内野生动物繁多,你能看到鳄鱼、考拉、毛鼻袋熊、鸭嘴兽等。在鳄鱼先生和太太的操持下,昆士兰澳大利亚动物园也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园之一。

此外,动物园里有着澳大利亚最大的动物医院,免费接待所有受伤的野生动物。动物医院共有六个医生和14个护士,可以实施正规的手术。这里每周救助100-200只受伤的动物。我们去的时候,Mandi医生正在给刚刚受伤的蓝舌蜥蜴打点滴。我们还有机会看到了它吐出来的蓝色舌头。当天在动物医院,一只刚出生不久的考拉宝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将其与Teddv Bear放在一起,分不清谁更像玩具。

2006年9月4日早已成为一个被Irwin粉丝们记住的日子。那一天,正在拍摄一部水下纪录片的Steve Irwin被一条黄貂鱼的毒刺刺中心脏,意外去世。Terri Irwin每每回忆往事,语声中都有哽咽。2007年,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JohnHoward想要为鳄鱼先生修建一座纪念碑,而Terri Irwin认为,依照丈夫生前的理想,他可能更愿意为野生动物保护继续战斗。于是,一座以Steve IrWin的名字命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昆士兰州最北端的约克角成立。

这是一片占地约一千三百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的两倍。但就在保护区以Steve Irwin的名字命名几天之后,一家矿产公司就宣布他们将来保护区的最中心地段开采铝土矿产。“这块土地因为其自然环境的价值,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经过了六年的抗争,最终成功地保护了这块土地,使它永远不被开采。”

人到中年的Terri看上去和拍摄纪录片时期并没有太多变化,依旧是素颜、金色齐肩长发。经过11年独自抚养两个孩子Bindi和Robelt,同时照看,并为这片土地抗争,她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定。

如今保护区已经被列为“战略环境区”。每年都有来自全球12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来到这里做科研,他们的研究领域从软体动物学到鸟类学,从植物学到水文地理学,甚至连脊椎动物学都一一覆盖。

当然,保护区的明星依旧是凶猛的鳄鱼。澳大利亚动物园每年都会与昆士兰的大学进行咸水鳄的研究。这项研究最早是Steve Irwin在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从事的,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同时也是最广泛的鳄鱼研究项目。

关于鳄鱼,也许有些小秘密是你不知道的。比如,鳄鱼每天能够行驶60公里,能够远离它们最原始的地域超过一千公里,并且能够屏住呼吸近八个小时。所有的这些信息都能帮助我们保护人类以及鳄鱼本身。

在保护区的河流中,有着澳大利亚种类最多的淡水鱼。这些信息直接与鳄鱼群的健康相关,在鳄鱼太太看来,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值得子子孙孙去努力保护。

鳄鱼太太和孩子们

经营一个如此大规模的保护区给Terri Irwin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火灾。尽管保护区有35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但是它也很容易遭受火灾的困扰。这里的护林员在防火和扑灭火灾方面历尽艰辛。

Terri的两个得力助手便是一双儿女Bindi和Robelt,那两个曾在探索频道中露面的小不点,如今已经长成大孩子。Bindi拍摄了《丛林女孩》的纪录片,还帮助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贴声学标签和卫星追踪器,以此来辅助研究保护区的鳄鱼。Bindi也活跃于社交网络,并以此来传递动物保护的理念。

Robelt则热衷于摄影。他会为保护区每年的鳄鱼研究之旅担当摄影师,同时也会去捕捉野生动植物的本来面貌。他还在去年澳大利亚地理摄影比赛中还拿下二等奖。

保护区参差、多样的生态不仅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庇护与栖息地,也给游客们带来了一次珍贵的体验。每年保护区都会举办7-17天的考察之旅,Irwin一家人也都会参与其中。在考察中,游客们将有机会体验到对许多不同生物的研究,包括蜘蛛、青蛙、爬行动物、鸟类、鳄鱼、鲨鱼、甚至化石。

“Bindi、Robert和我都很享受与这些冒险者一起度过那些探索的时光,考察的基金也为我们能持续从事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持。这是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不会有的美好体验。”TerriIrwin说道。

袋鼠的报恩

Brolga从大力士Roger那儿得到的是“恩将仇报”,SteveIrwin也为挚爱的事业付出了生命。然而,另一则故事为野生动物保护者们带来了不少安慰。

Brolga的朋友Terry和Jo夫妇居住在南澳大利亚的库伯佩迪小镇,他们也和Brolga一样是袋鼠宝宝的救助者。老太太Jo抚养了一只小袋鼠Bella,在此前一段时间,每当她和Bella-起在院子里晒太阳时,Bella就会不停地伸出舌头舔着主人的脚。当时Jo的四肢和脸上长了一些雀斑似的斑点,但她并未在意,直到Bella每天都重复着这个动作,Jo才意识到可能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两周后,Jo来到医院,大夫只看了一眼,便得出了结论——皮肤癌。如今已经做完手术康复的Jo抚摸着Bella的脖子,无比感激。Jo确信是Bella依靠直觉救了自己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