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玉做嫁

2017-12-29 00:00:00
安邸AD 2017年4期

“之所以开始做‘卜石’,是因为我想传达玉和人、空间的关系,重新唤起人们对玉文化的重视。”卜石艺术馆主人林辉这么说道。“玉”在中国历史一直有深厚意义,上古时代以玉为占卜之物、价值15座城池的和氏璧、《红楼梦》里贾宝玉赠以为信物。对于林辉而言,玉文化是中国传统精神的血脉。

“80后”的林辉,出生于福建的木雕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小学二、三年级就帮忙家里人打磨、修边木头,16岁去当寿山石雕学徒,开始的6年他一直在学习,后来技术到了高度,发现石雕背后所代表的广大文化意义在古玩城里、城隍庙地摊贩子手上完全不被尊重。“我看不下去,索性就把雕刻台砸了。”林辉回忆道。

然而,数年过去,“我心里放不下那个石头,还是想回到当初创作的状态”。辗转来了上海闯荡,心里仍存着对玉石雕刻及中国文化的敬爱,2011年,他在西岸开了第一家卜石艺术馆,今年又在新天地开了二馆,展示玉、文化与人的关系,渐渐地他发现,这不仅仅是分享个人爱好如此简单。

他到处寻找玉雕艺术家合作,提供最好的场地展示玉雕,在卜石一馆获得好评之后,他并不满足,此回在新天地找到这个三层楼的仿石库门建筑,希望能补足西岸馆的地理条件,“邱启敬、杨曦等艺术家用当代视角来解读自我对玉的理解,甚至在此利用参数化设计打造卜石两馆空间的建筑师袁烽,都在以形式来传承玉所代表的文化,而在这个文化语境之下,我们都显得非常渺小。”林辉说,卜石作为平台,期望能借此有更多人了解玉所代表的文化意涵,而他本身也希望扛起傳承的担子,“接下来的几十年,我和卜石都会为玉文化继续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