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旅游市场飞速发展的时代,当代高职院校如果想要培育出更多旅游企业发展所要求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通过对“PDCA”人才培养模式地应用和实践,进而规划和设计整个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过程管理体系,可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一、“PDCA”人才培养模式
“PDCA”教学理论是由美国专家戴明所提出的,因此该人才培养模式也被称之为“戴明环”,是一种全面性的质量管理监管措施,它认为,每一项可以成功监管的项目,都必须经过四个流程阶段,分别是Plan:计划阶段,Do:实施阶段,Check:检查阶段,以及Action:处理或者改进阶段。Plan:需要负责选好项目的执行计划方案。Do:需要负责对执行方案的具体分析和操作,进而完成执行计划方案中要求的任务。Check:需要对方案所执行的结果展开检查,分析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在分析项目执行成果的同时,也找出执行的缺点和不足。在Action项目改进阶段,就是要对项目执行的成功经验加以鼓励,同时也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不要让上一个阶段中的问题重新进入到另一个PDCA循环链中。
而PDCA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主要被应用在教育实习阶段,进而使高职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可以变得更加专业化,具体化和科学化,为高职学生的顺利毕业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利用PDCA循环人才培养理论,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效果,培养更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让高职学生拥有更多的就业竞争力,面对市场的竞争进行自我调整,能够独自解决工作中的许多问题。
二、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对教育实习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
事实上,我国高职教育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是比较短的,学生无法在短暂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高职院校方面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实习活动时,并没有帮助学生去跟对口的旅游企业进行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关企业实习,那么学生可能就会为了应付学校方面的检查,对自己的实习报告弄虚作假,或者利用本应该进行教育实习的时间去忙于其他别的事情,比如说忙于准备和参加各种职业考试,事业单位竞争考试,参加招聘会,与就业单位签约等,根本就无暇去用心参与实习工作,自然也就无法获得更好的就业实习效果。
(二)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存在严重不符
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短暂的三年学习生活学业压力非常大,留给学生参与教育实习活动的时间非常少,可能只有大三毕业的一学年或者一学期,由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造成实际的教育实习活动很难开展起来的。在旅游企业用人需求旺季的时候,却是学生忙于其他事务,不能参与企业实习活动的时间,高职教育实习的工作安排,常常会与企业的用工要求存在严重不符,学生分身乏术,最终导致了高校的教学实习项目十分敷衍应付了事。
(三)高职教育教学考核形式单一
就目前高职院校中教育实习阶段的考核形式来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实践考核还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依旧还是采用传统书面考核的形式,而不能够对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很难在教育考核实践中体现出来。在实习期间,许多小型的旅游公司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锻炼机会,学生只能是在一个岗位上进行实习,当学生熟悉了一个岗位的工作以后,实习任务也基本结束了,这样对学生学习的实践考核评价内容是比较片面的,也是不完整的,也不能让旅游企业和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高职教育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
事实上,高职院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习与实践项目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学院方面并不能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就业实习工作展开指导,这样的话,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和自己的专业课指导老师也是缺乏及时而有效的沟通,不能将旅游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信息反馈给指导教师,如果学生实习的地方比较远的话,指导教师更无法对学生开展实习监督工作,不能够对学生查岗,最终导致学生缺少指导教师正确的监督与指导,当实习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常常是没法解决的,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地提升,无法对那些单独实习的学生实习工作展开科学的监督管理。
三、“PDCA”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Plan:制定好顶岗实习的毕业计划安排
为了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应当制定好非常严格的顶岗实习毕业计划安排,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健全实践指导小组的实习制度,找到合适的教育实习企业,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现代化旅游企业所举办的专项招聘会,使得学生可以在面试实习单位的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就业意向。高职院校方面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好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相关制度,让学生准备好实习所用的材料,在学生参与教育实习之前,做好前期的动员和宣传教育,明确教学实习过程中的组织纪律。
(二)Do:加强对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在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安排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时,需要学校方面能够联合相关旅游企业组织开展相应的专场招聘会活动,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工作进行安排,也就是确定好要到高职院校当中展开宣讲活动的企业名单,让学生可以为企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确定好顶岗实习的上岗时间。同时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工作也要由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来负责,并且作为就业指导老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过程的监督管理,每位教师所带的学生最多不超过8人,如果学生的旅游实习单位是在一起的,教师还应该定期到实习单位进行现场巡逻,便于对学生的实习动态进行更好地掌握和了解。
(三)Check:确定教育实践考核标准并检验实习成果
在Check检查阶段,需要由高职院校来负责并确定教育实践的考核内容,从而考核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一般来讲,学生毕业实习的最后成绩是由40%的作业成绩和60%的实习表现成绩来决定的,最终的实习成绩会由学校内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进行评定,由旅游企业中的部门主管人员进行考核评定,还需要有其他实习同学的评价和学生的主动评价,再和顶岗实习单位进行沟通以后,实习单位会将对学生的實时监督和考核结果交由专业带队教师,综合多方面的考核意见,对学生给予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填好《就业工作检查表》。
(四)Action:做好实践教育跟进并加强实习管理水平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实习工作结束以后的Action改进阶段,主要是要做好教育实践后的跟进工作,将顶岗实习材料进行总结归纳,并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提交的报告作业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作为PDCA人才培养循环模式中的最后阶段,需要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跟进处理,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的优点、经验和成绩进行标准提炼,进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和规范的实习工作守则,充实教育实践顶岗实习结束以后的调查问卷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PDCA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开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实习活动,进一步强调了对教学计划安排的设定,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真正意义上推动顶岗实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作者单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