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概念
目标体系指的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满足机械类行业的企业岗位作为对自己的要求,结合其他机械类的专业特点,来制定出各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学目标。此外,机械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其具体的目标,如此才能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方向清晰而明确的展露出来,从而达到将学生的实践技能有快速而有效的提高到企业运行所需要达到的水品上。以数控车削加工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例,其在对学生的实践要求方面,便需要学生不仅仅要通过具体实践的训练,还需要掌握数控车的基本操作,以及模拟加工、数控程序的修改和编制等相关技能,除此以外,学生还需要完成椭圆、外圆柱、双曲线、圆锥、钻孔以及内外螺纹等相关项目加工的任务,最后,学生还需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于数控车的要求。
二、目标体系对于实践教学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文化得以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之下,高等职业技术等的相关教育的发展也越发蓬勃起来。其入学率自2003年的17.5%到2005年的21.9%再到2007年的23.6%……截至2015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入学率已达29.35%;人数从2004年的595.65万到2005年的663.18万再到2007年的789.59万……截至2015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入学人数已达987.95万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数据来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论是在入学率还是入学人数还是学校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
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再不是教育界的陪衬,它在教育界的地位已然不可忽视。然而,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以及专业的培养方面,却依然无法满足行业企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以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为例,因为当前的先进制造技术更新越发频繁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愈发快速,因此社会对有此类专业的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然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学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却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矛盾,在这方面,最为明显的便是,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职业素养、对个人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素质等方面,无一例外的均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之所以会有如此尖锐的矛盾,很大的一方面在于,高职院校对在实践体系的教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健全,如此也就导致学生对于技术的实践普遍滞留于理论层面。以机械类行业为例,其在制造类等的实践课方面,还仅仅是体现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学生在实践教学体系的领域里,甚至没有动手实践的地方,即使有些院校在实践方面做的相对较好,但也仅仅是让学生较为简单的进行一些相关实验的实践,并且,此实践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专业素质方面都无法和企业相接轨,其在专业领域方面也就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更为严重的一点在于,机械类高职院校的教师,其在实践方面的专业水平也普遍较低,无法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知识。至于科研类实践的教学、生产类实践的教学以及仿真环境实践的教学等真刀真枪的实践,则往往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无法付诸实际行动。现实中,在数控加工等实践教育教学中,对于数控设备的要求极其严格,而在培养学生对高水平的数控操作技术的实践,也需要指导教师在实践方面有较高的专业才能,如此,高水平的教师外加高水平的数控设备,才有可能培养出来高水平的专业机械技术人才。然而现实是,因为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其数控设备也频频出现推陈出新的状况,如此,学校在购置设备方面,往往无法跟上设备的更新速度,因此,如果要想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得以持续发展,学校不仅仅需要在教学方面加强对于学生的实践培养,对于当前在对学生的实践方面培养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亦需要进行详尽的思考和逐步的解决。
这两点,对于机械类专业体系来说,尤为需要。因此,唯有全校的师生在一起,树立起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一朝一夕做起,不断探索、积极改革、增进质量意识,如此,才能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一点一点的提升上去,使高职院校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去发展。而这,也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存在的主要意义所在。
三、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在对实践教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内涵做到基本了解之后,在笔者看来,若要给予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以一个较为精准的定位,需要重视以下数点。
(一)要注意普通教育的实践教学同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之间的不同
一般而言,普通教育的实践教学同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之间最为明显的不同点在于,学校培育学生的目标,惟其不同,所以,普通教育同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其教学的组织形式同教学的内容便随之也差距颇大。
不过,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实践教学并非就是指高职院校,它只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有所体现而已,换言之,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践其培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而非其专利。
事实上,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已然渐渐的走进了社会经济的中心,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普通院校已经开始重视起实践教学在学生同社会职业相对接和学校完善培养目标中所起的作用。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我国的普通高校中便有很大一部分开始在本校的机械工程类院校改革旧有的实验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更是趋向于逐步的摆脱其对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的依赖程度。它们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造性的实验削减验证性等实验的做法,已然在一定程度上趨同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不过,普通院校教育和高职院校教育作为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高等院校,其在实践教学中所承担的任务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育工程性人才以及学术性人才,其在培育学生中,更重视学生对工程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开发;而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则是侧重于培养实时性人才以及技术型人才,其更重视学生对职业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技术的适应能力的成长。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其定义一定得展现出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特点,换言之,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一定得明了自己所服务的对象。
(二)要注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从表面意思来看,“理论教学”是同“实践教学”相对应的教育性术语,所以便有颇多人将高职教育非理论性教学(其中包括有:学生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其实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意思,其一方面包括一些如生产实习等的生产实践,又包括一些诸如高校学生的“下乡活动”和社会调查等的生产实践。此二者,前者隶属于实践教学,后者不在实践教学的范围之内)统统归类为实践性教学,甚而有些人将诸如公益性的劳动课、学生的军训也归类为实践型教学了。
事实上,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其实是多形式的,全方位的,在整个高职教育当中,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并非不能同时存在的对立关系,因此,如果很武断的将所有非理论性课程都归类为实践性教学,其后果无疑是把以培养学生的事业能力和适应职场能力的实践教学同普通意义上的实践教学相混淆了。所以,在给实践教学做定义时,必须要将它同理论性教学的关联把握好,此外,还需把它同各环节的教学的界限把握清楚。
(三)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关系
所谓的教育理念,其实是引导教育实践的一种目标。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因为它的存在,使得实践教学在整个高职教育中的地位,越发的重要起来。换言之,实践性的教学同理论的知识绝非非此即彼的对立,相反,它们是互帮互助、相辅相成的。实践性教学要通过理论知识才能精准的进行下去,而理论性知识,也需要实践知识的证明和体现。对于这一点,须在实践教学的内涵中有所体现。
因此,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在整个高职教育的环节中,是既独立又同理论性教学相关联的特殊存在。它们多数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去通过实验、观察、操作和实习等各教育环节,来达到深化和巩固自己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目的,从而最终更深层次的掌握学生本专业领域内的实际工作中的基本技术技能、基本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问题的能力。(作者单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