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

2017-12-29 00:00:00石丽君
今日财富 2017年10期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中小企业同大企业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同时缺乏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各项经济目标能否实现、经济效益能否达到,也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根本要求。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节较为薄弱,缺乏严格有序的内部控制程序。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的缺乏

1.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视度不足

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较为统一,企业管理者大多只重视生产效益而不注重经营管理,缺乏风险意识。且在任用员工尤其是财会人员时任人唯亲。此外,企业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有很多误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内部简单的自我监督,且是对下不对上的,致使很多内控环节都流于表面。

2.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存在障碍

信息传递与沟通不畅会引起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进而会影响企业会计核算和相关决策的准确性。中小企业战略计划、生产经营等相关的信息传递并不十分通畅,不利于企业进行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和制度建立,对外,不利于企业吸引外部投资和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3.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大,资金有限,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对于企业的内控教育应付公事、流于表面形式,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弱化,有些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观念、管理方法落后,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不利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工作不规范

1.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所知甚少,甚至干脆没有内部控制。而对内部控制有认识的企业,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的特殊市场环境来设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而是照搬一些大公司的内控模式,其市场适应性也较差。

目前我国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诸多外部监督体系尚不健全,部分监督单位甚至以创收为目的,导致不正当的企业竞争及无力的监管制度,没有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

2.内部因素的制约

我国中小企业通常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也多隶属于财务部门,这种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不可能客观、真实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能有效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同时,中小企业中不相容职务混杂授权不明的现象尤为严重。这种没能实现职能上相互牵制作用的行为,都大大增加了错误与舞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在时间范围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往往知识涉及到事后审计,基本不考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在空间范围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一般只限于企业财务会计审计方面,审计的对象主要包括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和其他相关的资料,甚少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方面。

三、对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1.从实际出发,认清自身问题,提高风险意识

我国中小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业务内容、规模特点、地理位置等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企业应从战略目标角度出发,对外部环境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制定合适的对策和发展规划;此外,企业才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配合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2.加强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企业处理的信息有企业内部产生的信息,也有与外部的交流和沟通时产生的信息,中小企业应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企业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员工,使员工能顺利完成任务。

3.提高员工素质

在内部控制方面, 要大力提高员工尤其是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对员工的要求,也要注重道德素养,要让员工深刻了解到其在规范企业业务活动、防范错报和财务风险上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

(二)规范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1.规范会计制度,加强预算工作

中小企业就要结合其自身的会计特点和会计原则来建立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会计政策制度,与此同时也要加强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监督;中小企业开展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也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将预算管理纳入工作中去,预算控制内容应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多方面。

2.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建立内部监控体系

首先,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设立专门的内部监督机构;其次,在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上,公司应招聘或培养专业的、具备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最后,从成本效益考虑,中小企业还可以考虑聘请中介机构或企業以外的专家进行定期审计。

3.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其一,我国中小企业有很多是民营家族企业,不可避免得会出现一些“任人唯亲”的现象;其二,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所有者已无法参与企业的每一项活动中,必然要借助于聘用来的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且这些“外来者”始终是需要被监督的。因此,为了降低其舞弊行为发生的频率,就必须对企业的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