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7-12-29 00:00:00程兴中
今日财富 2017年10期

一、校企合作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对于整个社会的人才需要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的机制的创建,实现了教学目标的突出和明确,高等教学就是要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进步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塑造,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

(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制定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基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使高校的教育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和社会需要,为及时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教学方案的矫正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高等院校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定向培养和有序提高,从而形成高校学生新的竞争力,最终实现更好的就业和发展。

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目前来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和进一步完善。

(一)高校和企业的需求存在不对等性和矛盾性,影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稳定发展。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两者的需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分歧和矛盾。比如企业多是重视人才的招聘,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则较为忽视,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在学生进人到企业进行实习时,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进度,而且处于商业机密的保护,企业多是将学生安排到较为外围的部门岗位工作,合作效果不佳。而学校则希望企业可以更多地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以致用,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校企教学团队成员不固定,影響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有序推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需要一个较为固定的教学团队,多为高校方面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方面的暂时担任兼职教师的企业家,他们共同承担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教学工作。由于高校的专业教师是由保障、

报酬的,承担的课程也较固定,对于企业方面的兼职教师来说,一般来自不同的业务部门不同的岗位,往往还要受到企业的生产需求的影响,其教学队伍往往很难固定。

三、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教学体制机制,确保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中,要确立合理的教学机制,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联系,尽早确立出一支较为稳定的企业授课团队;同时,建立出一套校企合作教学课程的安排机制,安排专人负责课程的安排和跟进,确保学生能够从校企合作发展中获益,进而切实发挥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二)要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教学评价体系,明确教学评价要素。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教育体系内的一项重要创新,要想确保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就必要及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教学评价体系。要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专业课程的考核工作,合理设置教学评价要素,可采用打分方式,由学生对合作教学内容进行评价,进一步帮助校企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和改进方法,提高校企合作成效。

四、结语

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施,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进步的发展大潮中,要想培养出更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就要继续坚持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完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体制机制,强化考评作用,进一步拓宽教学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切实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更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目标。(作者单位为沈阳大学辽宁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