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税信息化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财税信息化管理是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使财务分析、控制、决策等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会计的电算化。不同于传统的财务管理, 财税信息化管理具有财务信息的实时性和数据资源的共享性的特征,下属单位可以依靠内部网络来共享各种软、硬件资源。通过财税信息化管理,将企业财务活动信息整合于一个系统中。由上级部门维护财税信息系统化管理系统的数据的安全交换、保存、备份等,下属单位依靠内部网络进行共享,有效解决地域限制的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办公成本,完成不同的财务工作,最终实现跨平台操作。
二、财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制度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目前有一部分企业在开展财税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少统一的管理尺度,没有针对财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制度建设及内部管理上参差不齐。没有对管理标准进行有效规范,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建设不健全,没有系统性管理制度体系。制约了公司整体税收策略的制定工作,这样做对公司的整体运营都存在极大的不利。
(二)存在较大的财税风险。现在许多企业的财税工作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财税风险的加大,没有完全按照财税政策规定的操作细则来完成每一项纳税工作,各个部门配合的不和谐。财税政策存在部分解释不明,财税政策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解释。缺少明确的操作细则,财税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企业与财税部门经常会出现理解偏差现象,对企业的财税风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有待提高。企业在财税管理方面缺少较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的财税信息管理系统。大多以财务人员主观判断为主,对工作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的财税管理与业务环节存在脱节现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工作方式变化极大,财务管理人员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在思维上的转变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财税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
三、加强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的有效建议
(一)树立信息系统合理的管理理念。正确认识财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将财税管理信息化视为落实国家政策。根据财税信息化的具体的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并改革财务管理的流程,建设科学的、高效的管理系统,对财税管理机制进行标准规范,保证财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建立完善的财税评估模型与财税分析体系,增强对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制度的需求,对企业税务进行合理评估与有效分析。
(二)分析信息化需求,创建财税信息化网络平台。 基于财务管理的要求,实现财税管理的信息化,按照科学管理的思想,改革财务业务的流程。对财税业务流程进行细致、科学的研究,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解决人工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按照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創建财务信息化网络平台,促进财务管理更高效、更科学。实现准确性、完整性的财务信息,促进财税信息和业务信息实现统一。
(三)解决业务问题的有效方案。财税信息化管理工作对日常的业务处理有很大的影响,充分发挥数据集成平台的作用,使涉税基础信息自动采集。发挥模版的作用,结合系统内部相关税务信息,及时保存企业的税务信息,自动生成的纳税申报表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财税管理的效益影响进行准确分析,实现财税管理工作的纵向管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企业财税管理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目前,财税管理信息化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财税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行性。应用信息技术平台,对财税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的必然趋势。企业应该正确认识“财税管理一体化”的全新理念,不断加强企业在财税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力度,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作者单位为黑龙江省商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