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2017-12-29 00:00:00刘阳
今日财富 2017年10期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管理人员负责。 而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虽为科班出身,但没能在工作之后继续深造, 对于自身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同时缺少与时俱进的精神追求, 直接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停滞不前甚至衰退。 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者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长此以往造成财务管理力度松懈, 财务管理人员忽视自身职责,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不能按时完成本职工作。 财务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在开展日常工作时过于重视上级领导的意见, 缺少对财务管理工作独特性的考虑,甚至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陷入僵局。 财务管理人员各方面素质的有待提升, 直接限制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资金链的灵活运作,无法满足事业单位飞速发展的物质需求。

(二)财务管理配备不到位

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和配套的财务管理人员是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全面落实的必须要素, 但现阶段有部分事业单位没能设计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 或者没能配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财务管理工作软硬件设施的不完备,同样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别是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下, 现代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 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沒能及时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财务管理中仍然使用落后的财务管理方法,缺少财务管理硬件信息化建设, 造成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陷入无限的繁琐计算与信息整理之中。 还有部分事业单位设置财务管理部门之后,不能根据本单位的需求配备相关人员, 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短缺或冗杂,也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可以说财务管理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 也是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一)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相关责任人入手,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时,首先保证其具备相应的财务管理资格, 并定期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作出专业技能的考察, 保证全面了解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同时,还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定期举办交流学习活动, 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财务管理学习机会。 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合理利用个人时间,多关注新兴的财务管理方式, 了解财务管理软件,掌握更为高端的技术。 财务管理工作负责人同样需要组织财务管理人员理清个人工作职责,树立责任意识, 更为投入的参与到日常工作之中。 这样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为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打好基础。

(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

搞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还离不开工作的规范化。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专门部门管理财务工作,并配备必需设施及人员, 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同时,由上级领导部门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下发到财务管理部门试行, 针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再做出工作流程上的调整。 并且需要结合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和建议,完善工作流程, 规范工作成果需要表现出来的形式。 特别是规范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生产运作等 过程中所必需的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报销资金等过程中, 必须完成的工作流程,并标注清晰各项资金的来源及最终的流向。 这样在日常工作环节规范好流程,才能保证严格的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 并且把控好事业单位资金的运转,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现象。 从而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监管力度

事业单位还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 领导部门需要设置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负责监督开展财务工作, 财务管理部门也应当明确职责划分,个岗位之间互相监督。 内部员工有权监督本单位财务工作, 可以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岗位来监管财务管理人员日常的办公行为, 最大限度上提升监管力度。 最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公开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让全体员工了解必须明确的资金的流向。 这样在整个单位内部加强监管力度, 多方努力不断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资金链的高效运转, 推动事业单位科学向前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体现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运作流程、监督管理等多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事业单位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从而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和落实创设良好的条件, 推动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学发展。(作者单位为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