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

2017-12-29 00:00:00罗珊
今日财富 2017年10期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针对预算支出、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控制,在降低支出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其社会效益,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重要性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成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民主化与公平化发展。

(一)有利于提高安全监管工作效果。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安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工作期间,还存在安全监管问题,无法保证其工作成效。然而,在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力度之后,可以利用科学的监督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逐渐提高财务管理安全性。

(二)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法律性。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管理期间,可以全面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并利用科学的方式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建立民主理财机构,在依法执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情况下,提高其公平性与可靠性。

(三)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执行。在财务管理期间,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工作需求,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与可靠性。然而,在加强内部管理力度之后,可以针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促使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

由此可见,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较为重要,相关部门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创建专门的内部控制系统,发挥内控工作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工作问题分析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期间,还存在内部控制问题,无法保证其工作质量与可靠性,难以利用科学的方式提高工作水平。

(一)缺乏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

1.在资金使用方面,相关部门不能积极开展财务预算工作,无法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经常会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导致其受到经济损失。例如:会议经费浪费问题、招待费用浪费问题等。

2.一些管理机构在对资金进行管理期间,不能严格按照相关预算要求对其进行处理,无法理清基本、项目支出的关系,经常会利用某项目资金弥补其他项目支出的不足,不能建立专款专用机制,导致预算工作质量降低。且在项目资金管理期间,相关部门还没有制定完善的计划,经常会出现费用控制问题,导致工作质量降低。

3.在预算管理期间,相关部门不能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无法利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且在预算审核期间,相关部门忽视审核工作效果,难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二)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1.相关部门不能对资金账户进行统一管理,经常会出现多头开户等现象,难以保证账户管理工作效果,甚至会发生安全隐患,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2.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开展对账工作,且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无法对资金进行长期的监管,导致出现财务漏洞问题。

(三)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无法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经常会出现资金利用率低的现象。在缺乏内控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资金浪费问题,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四)制度建设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部门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不能根据相关要求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内控制度等,难以保证其工作质量,无法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导致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降低。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部门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重视内控工作,根据相关要求开展各类管理活动,全面提高其工作质量。

(一)建立健全预算与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相关部门需要重视预算工作要求,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工作质量。在内控工作中,需要做好资金使用管理工作,同时,需要建立专门的项目费用管理机制,对各类项目的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划分控制,避免出现项目费用使用混乱的现象,逐渐提高工作质量,减少资金浪费问题。

(二)固定资产内控措施

内控部门需要科学开展固定资产内控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处理,保证工作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一方面,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期间,内控部门需要充分落实国有资产内控机制,提高资金管理可靠性与有效性,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完善其工作体系,保证工作质量可以满足相关规定。

(三)树立正确观念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树立正确观念,根据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各类工作。且领导人员需要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还要全面惩治腐败问题,遵循科学发展观。

(四)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财务部门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便于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其工作效果。

1.健全授权审批机制。财务部门需要将授权类型分为两种,一种为特别授权类型,另一种为常规授权类型。对于常规授权而言,需就在财务日常管理工作中,根据相关程序要求,科学完成职责任务。对于特别授权而言,就是在特殊情况下或是指定情况下,科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内部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授权范围与权限,科学划分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的审批方案。

2.健全会计制度。内控人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健全会计制度,以便于对其进行管理。

3.健全国有资产制度。在对国有資产进行管理期间,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清查工作,定期开展监督管理活动,提高数据信息准确性,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性与可靠性,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4.绩效考核制度。相关部门需要针对财务管理工作要求,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客观评价,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需要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依据,以便于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调换、晋升等处理。

(五)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内控工作中,需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方面,需要针对财务管理工作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才。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内部控制工作引进专业人才。并阶段性的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其掌握先进的工作技能。

四、结语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重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利用内部控制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率,满足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作者单位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