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不断调控,使得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面临干工程难、资金回收更难的囧境,作为建筑行业的配套行业则更是深陷此兩难境地。笔者就所在行业中常见的一些应收账款问题作些思考:
一、行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笔者所在的行业,主要生产的产品有商品混凝土、PC构件、干粉砂浆等,为建筑行业的配套施工企业,产品不同,带资条款也不同,与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情况相似,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产的比率超过5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而且许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远超按合同应收期限,很可能形成坏账、呆账,已经成为企业的一大隐亏,是企业经营运行中的一大顽疾,势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本文主要就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情况为例略作分析。
二、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一)激烈的竞争环境
除了由几大集团化混凝土企业(如建工材料、城建物资、申昆集团)相互竞争外,中小规模的商品混凝土企业也多如牛毛,使得混凝土企业必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抢占市场,除了传统的价格竞争外,能为建筑商提供垫资也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随着银根的不断紧缩,开发商减少施工单位的工程款支付进度,占用施工单位的大量流动资金,施工单位则对材料供应商特别是处于过度竞争形势的混凝土企业(类似我公司)提出垫资的条款,为此,混凝土企业必须垫付大量的资金来承接项目,许多合同签订时就附带资金的带资条款,有些时间跨度甚至超过一年,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及经济效益。
(二)行业特性缺陷
由于市场竞争及行业特性,商品混凝土行业已处于微利地位,企业为求生存,往往把抓生产、促销售作为企业的基本任务,力争达到保本生产量,重视的是企业账面的利润,而忽视了资金的机会成本,特别是当经营者的报酬与生产量及利润高低挂钩时,则会淡化其对应收账款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另外,由于我企业处于建筑集团内部,除了社会项目外,有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于集团内的施工企业,集团内的项目一般价格比较有优势,坏账的可能性较低,但应收账款的拖欠现象还是十分普遍,而且由于是集团内部企业,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催讨,进一步加深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三)应收账款管理不力
企业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认识不足,签订合同前没有相应的信用评级,对客户的资信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为了达成合同,轻易地同意对方垫资的要求,产品供应后,又没有有效的催讨机制,部分合同到期应收款无法按时回收还继续单方履行合同,纵容了拖欠者的拖欠行为,在后期催讨中又为了今后合作关系的保持而无法及时动用法律手段进行催讨,这些主观客观的原因,使企业资金紧缺情况日益恶化。
三、应收账款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常年处于预警红灯边缘,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对企业的扩大规模、再投资等造成阻碍,成为影响企业再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流动资金,造成企业借贷大量银行资金,承担大量融资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容易引发财务危机,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二)逾期的应收账款容易形成坏账、呆账,为避免影响企业利润,有些实际已无法回收的款项,仍然长挂应收账款账面,实际的坏账损失远超计提的坏账准备,造成企业利润不实,影响企业报表的真实性,难以为经营者或投资者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影响了企业决策准确性。
四、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承接任务时,没有对客户的情况作详细了解,对客户的信用度、资金情况等欠缺调研,有些项目虽为大公司抬头,实际为挂靠企业,资信情况堪忧,而且往往为了承接任务,接受带资的条件,有些项目甚至要带资至项目结构封顶,大大增加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为了采购原材料、扩大再生产,企业一方面占用了自身的流动资金,一方面又不得不拖欠原材料供应商的货款,造成资金死循环,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同时挂账,使得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对企业的银行借贷也造成不良影响,减少银行授信额度,提高银行借贷利率,增加了融资成本。
(二)对已供砼(即商品混凝土)项目缺乏后续跟踪,对项目经理责任考核不到位,使得项目经理责任不清,存在以生产为主,资金回收不重视的情况,甚至出现部分项目经理对其负责的项目未及时跟踪确认,更有甚者要等到按合同收款时才着手清理供货单,一方面极易造成遗漏少计供货方量,一方面给拖欠方以时间为由拖欠本期应付款,直接损害企业的利益。而且目前开具的供货发票往往是经我方业务交与对方业务,对方业务签收发票后并不及时交其财务,造成我方账面应收账款大于对方账面应付账款,也不利于资金的回收。
(三)应收账款基础资料不齐全,比如有些项目存在先做后补合同的现象,先口头承诺或拟定不规范的委托书,供货后又不及时补签合同,有些项目未及时与对方确认,签认单缺失现象屡有发生,这些都给后续的应收账款催讨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当有争议出现时,有些项目就因资料不全,在法律程序上很难提供有力的证据而无法提交法院,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及时有效的回收。
五、对加强行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建议
混凝土行业的应收账款既有与其他行业的共通性,又有其行业的特殊性,下面就其应收账款的管理提些建议:
(一)建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应收账款收回数额的多寡及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客户的信用品质及偿债能力,坏账将造成损失,收账期过长将削弱应收账款的流动性,所以,应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了解客户的信用品质、财务状况、运营情况、偿债能力等,做好可行性评估,建立信息数据库,判断其是否存在账款拖欠的可能性。对下属分公司合同进行集中管理,制定规范的合同来确认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审批承接项目的质量高低,有权否决不良合同,防范应收账款风险。销售合同审批时由相关部门共同会签、群策群力,合同签订后对合同的执行做好跟踪监督,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坏账、呆账的有关情况,对坏账率予以控制,对确实长期无法回收的项目摸清原因,及时利用法律武器,通过司法部门尽可能追回货款,最大程度的降低坏账可能,同时也能有效避免下属单位的瞒报漏报,减少隐亏的可能。
(二)改变对经营者的考核机制,将资金回收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之一。混凝土行业历来是比较重视产量的,最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保本量,没有一定产量的支撑,固定成本无法摊薄,企业利润无从谈起,所以经营者往往重生产、促销售而忽略了应收账款的管理。改变考核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经营者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不盲目追求产量的提升,不片面追求企业的报表利润。同时,落实项目经理的业绩考核制度及激励机制,谁联系承接的项目谁负责货款的回收,将营销人员的个人收入與应收账款的回收额挂钩,按资金催讨的难易程度分门别类,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避免一刀切,影响积极性,对相关的统计、财务等部门也可纳入激励范围,提高其工作主动性,更快更有效的为业务部门提供基础资料,协助业务部门更好的完成工作,激发大家的能动性。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请有关软件设计公司,根据企业特性和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项目动态跟踪数据库软件,与现有的生产管理系统相挂钩,从合同签订开始就纳入管理系统监控,并在系统中设定各级权限,特别是在系统生产模块中将生产信息与资金回收额进行绑定,设立系统报警限额。在营销部中设立专人录入相关数据,并直接向企业经营者负责,在拖欠额触发报警限额时,自动屏蔽该项目生产信息,使得项目经理能够及时反应,并以此为由可以加强催讨力度,促进应收账款回收。通过数据库软件的建立,还能使有关各部门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及时有效的掌握项目情况,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四)充分考虑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投资的时间价值以及收账成本,对逾期未付款的客户,应对其资信及偿债能力等进行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结合企业的收益与需承担的成本费用,比如催讨费用、融资成本等,决定是否还要与其保持合作关系,是暂停供应还是永久列入黑名单,防止拖欠额的无限增长。对于因我方原因,比如产品质量缺陷、施工不当等造成的款项拖欠,应主动联系协商,采取补救措施,给予折让或其他补偿,尽早解决问题,尽快回笼资金。对于一些确实偿债有困难的客户,可以选择能接受的抵债方式,比如物资抵债、三方划账等,尽量挽回企业损失。对于集团内拖欠款项,虽然坏账的可能性较低,但垫资成本仍是一大负担,应在合同签订前期与对方商谈解决途径,可利用各类金融工具,提前获取资金缓解资金困境,比如应收账款保理、票据贴现等是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应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入手,制定正确有效的管理制度,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资金回收的目的,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为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