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探究

2017-12-29 00:00:00陆朝功
今日财富 2017年10期

一、目前我国增值税会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真实完整增值税会计核算信息。在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税种之一,但是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运行当中,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都是影响增值税缴纳和抵扣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财务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影响着增值税的实际缴纳情况,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并没有显示较为详细准确的增值税会计信息,导致财务会计人员无法利用财务会计报表来盘算增值税对企业利益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二)会计计量基础不稳定。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是价外税的主要方式,但是主营业务中不包含销售额,但是根据相关会计准则来说,企业收入主要指的是商品销售和服务等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总经济利益,但是从增值税会计的定义来看,销项税额与企业收入定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资产的定义被扭曲。通过这样的现象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增值税会计模式中的会计计量基础并不稳定,从而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和企业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得不到实际落实。在营改增税务体制的实施当中,能够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来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但是这种制度在实际实施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制度无法得到全面落实等。部分单位具有开具违章发票的事件,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增值税款大量流失。在具有相同业务关系的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增值税专用发票互相开具的现象,導致国家资金长期被企业占用等现象的出现。

二、营改增背景下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的构建

(一)首先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在对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需要遵循会计审核原则和税法原则,在国家规定的税法管理和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上来对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进行构建。另外是在会计审核的基础上,以税法作为规范。最后需要在协调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统一核算,以此来保证所构建的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的有效合理性。

(二)确保会计计量的有效性。在对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首先需要对增值税的费用属性进行明确,结合企业的实际经济收入定义,将商品销售或者服务确认后所收取的增值税纳入到企业经济收益成本当中。在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将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会计核算与增值税纳税相互结合,并且在此基础上来进行会计核算,以此来保证增值税会计核算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目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主要包括增值税和所得税等两个税种,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增值税费用准则,来实现增值税与所得税之间的有效连接。最后,在对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对需要核算和缴纳税款的项目进行确定,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来对税款进行缴纳,在对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在商品购进的过程中,将增值税并入到产品成本当中,并且根据购入方式来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以此来保证增值税会计核算的完整程度,实现增值税费用项目的规范性。

(三)设施合理的会计核算项目。在营改增背景下,增值税对流转环节中的增值额进行征收,实际的最终税负是由消费者而不是企业来承担的,也就是说增值税实际上就是企业代政府向消费者征收税款,企业在其中扮演者代征税的角色,存在明显转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设置合理的会计核算项目,包括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和减免税款,以此来对税收核算和征管之间的矛盾进行解决。

三、结语

在营改增背景下,结合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需要根据营改增的实际内容来构建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设置合理的会计核算项目,妥善解决目前增值税会计模式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为云南建投第二安装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