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认定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017-12-29 00:00:00李玉胜
今日财富 2017年10期

一、价格认定风险的主要形式及分类

所谓价格认定风险即是价格认定的相关部门在进行价格认定时,由于出具了价格认定结论而可能遭受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现阶段,社会公信力降低,相关价格认定人员承担刑事、行政、民事责任为主要风险。价格认定风险分类主要有三,即固有风险、操作风险与干预风险。其次,对涉案财物进行价格认定,它的作用主要是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法庭质证、面对律师的质问。

(一)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主要是因为价格认定条件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引发该类风险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价格认定的自身特点、不顺的价格管理体制、不完善的价格认定行业的理论基础以及单一的技术方法与不健全法律法规等,以致于价格认定部门无法对客观情况的价格做出反映,并出具价格认定结论书。

(二)操作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包括两种,即受理过程中的风险与价格认定过程中的风险。受理风险包括:不办理协助书以及协助手续不全就实施认定;协助手续中认定标的不同于实际标的描述;受理范围超限等。价格认定过程中的风险包括:未进行实地(实物)勘验(不包括灭实物);价格认定前并未进行技术认定(比较复杂的标的);未进行市场调查;出具价格认定结论未做风险规避说明等。

(三)干预风险

所谓干预风险也就是由内部干预所造成的风险,简单来说就是价格认定部门领导所发出的指示与意见不正确,而外部干预形成的风险也就是外部单位与个人在认定过程中要求以相关部门的意见为准。

二、防范价格认定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监督审查力度,树立科学的风险防护观念

价格认定部门,在出具价格认定结论前,要树立科学的风险防护观念,做好各个环节的审查,掌握各阶段的特点,仔细审查、发现隐患极为关键。为了保证审查效果,笔者的意见一是在内部应拟定常规的涉案财产认定必须的证据参考清单,方便随时翻阅,防止出现审查错漏,例如:认定样本、材料或相关文档;当事人、嫌疑人的讯问记录;财物品牌名称、规格型号、数目;采购时间、有没有实物;采购发票、价格证明 ( 或进货凭据 );被损坏标的物损坏状况阐述等;二是建立重大、复杂案件集体审议制度;三是审查认定结论风险规避措施的描述。

(二)完善风险防范制度,降低价格认定风险的发生

在控制防范价格认定风险时,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以使风险的发生概率得到全面控制。在整个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四项原则(依法原则、公正原则、科学原则、效率原则),进一步建设内部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同时,笔者认为,在进行价格认定时,应严格以规章制度为准,促进价格认定公正性的提高,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得到保证。

价格认定工作有助于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且在促进社会发展和强化法制建设方面也作用巨大。而相应的风险也存在于价格认定过程中,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为此,就需加强价格认定的风险防范,促进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将市场调查工作落实做好,这样方可有效降低风险。

(三)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加强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

1.笔者认为,在对价格认定风险进行防范时,应严格遵循现场实物勘验制度,将实际情况记录好;根据协助书的相关情况对实物进行勘验。除此之外,笔者建议相关部门针对实物勘验时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并结合相关技术认定进行价格认定,避免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获得不准确的认定结论。而对于灭失物品,认定工作人员同样需以相关操作规范为准,委托方严格认定物品规范和基准期的基本信息,仔细记录在册,并做好相应说明。

2.加强对价格认定结论书的风险管理。根据价格认定方式,在进行价格认定時,利用科学有效的参数标准,展开合理测算。但在这一过程就需对所选方法的合理性、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展开认真思考,对计算过程的科学性予以准确判断。价格认定结论其实就是一种文书,其主要是对价格认定过程与计算价格认定结果进行记录。工作人员在出具价格认定结论之前,应认真审视价格认定工作过程,对所采集数据的真实性予以判断,判断数据资料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有没有出现与逻辑不符的价格论证。若在价格认定过程中,发生工作漏洞,需在第一时间对价格认定材料进行补充,以让工作底稿的完整性得到保证,同时还需进一步调整价格认定工作方案,便于重新组织工作。

3.加强对价格认定协助书的审查。价格认定是对被认定标的的价格认定,基准日、价格认定事项、范围,应由提出方确定,价格认定机构和人员无权确定以上事项,如毁财案件的价格认定,应由提出方提供详细的认定事项以及是修理还是更换的明确表述,价格认定机构和人员根据协助方的意图出具价格意见,不可越俎代庖,自己随意确定基准日、事项、和范围。

4.将市场调查工作做好。工作人员应针对不同标的物的进行不同价格内涵的调查。在进行市场调查时,详细了解相关价格类型的标的物的具体市价。与此同时,还需采用多元化的价格采集渠道,一般可用渠道包括以下几种,如电子邮件询价、委托询价、网络询价以及异地询价等。利用上述方法对所需的市场价格予以采集。只有对市场价格做到充分明确,方可使所认定价格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得到保证。

5.坚持适度原则。在进行价格认定时,应坚持适度原则,在适当的机会将认定终止或拒绝。若发现缺乏充足的价格认定条件,工作人员应选择不受理或终止认定,以免出现强行认定行为。

(四)强化纪律,廉洁自律抗风险

价格认定人员和社会有着广阔的接触面,进而也就存在较高的风险。在金钱、人情以及权力面前均面临巨大考验,需要在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出正确选择,而这就需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工作纪律不断强化,加强廉洁修养,促进自身素质和价格认定工作风险能力的提高。坚持办案程序的公平合法,面对吃请贿赂严守底线。加强监督,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纪律教育与学习。立足于守法遵规,谨慎执业,紧紧围绕客观公正原则,勤勉尽责,诚实守信,将公道正派当做为人处事的根本与工作准则。除此之外,要免受内外界因素的干扰,同价格认定公平轨道相一致,一定要严格按照事实依据出具价格认定结论书,坚持公平公正。对工作纪律作不断强化,严格内部审核机制,保证依法、科学、规范的进行认定,使价格认定风险得到有效规避。

三、结语

总之,在价格认定过程中,价格认定管理部门出具了价格认定行为规范和格式要求,进而可以将价格认定风险降到最低,而这体现了价格认定的科学性从而起到保护价格认定人员。为此,价格认定工作者需以“规范和格式”进行价格认定,做出客观、真实的价格认定结论,为司法公平,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证据。(作者单位为山西省临汾市 价格认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