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消费观

2017-12-29 00:00:00王琼英 杨芳
今日财富 2017年20期

摘 要:消费对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力,而合理的消费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消费观,分析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学生消费观特点、方式以及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心理因素,并进而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方面来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有序的消费观,以促进大学生理性消费。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使之形成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过度消费、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形成正确消费观,以期提高大学生消费的质量与品位。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思想教育

消费,顾名思义即作为社会个体的人为满足自己的需求,通过一定的等价交换,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满足自身需求。这之中,消费无形中促进了物品的流通,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明天发展的主体,对国家社会的未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消费观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消费。大学生对于自我消费习惯、消费倾向、消费品质等等在内的众多问题的总的观念和立场,即为大学生消费观。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国家的明天寄托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核武器;其次大学生消费观影响社会的发展,健康的消费行为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会形成正确的风向标,引领社会发展;反之,不良的消费行为会阻碍社会发展,使社会充斥萎靡消费观,影响社会健康风气;最后,消费者行为直接关乎于其内在需求,积极健康的消费需求会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消极不良的消费需求会形成错误的消费观,不利于自身身心健康。大学生作为社会知识分子之一,应该做好表率,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应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大学中走出来,与人交流,了解社会,把在大学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社会人做榜样,尽自己绵薄之力。

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的一部分,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自于父母家庭的给予,消费观也备受关注。研究大学生消费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助于家庭的稳定发展。大学生主要任务在学习,我们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研究大学生消费观,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助于学校长足发展。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相关老师以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专项活动,如理财教育活动,创业相关培训,以培养学生情操,陶冶性情,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此同时,社会也应该积极营造良好消费氛围,积极引导,倡导更多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健康消费。这对于大学生乃至整个民族以及国家指导作用都是巨大的,对于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针对高校学生消费观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应采取社会规范、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班导同学监督督促、自我要求等方式来应对解决该高校大学生消费观现存的问题,使该校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经过笔者的调查分析得出改善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兴趣。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号召,在校园中广泛宣传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以及国家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以鼓励大学生创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大学生应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身,开阔视野,与社会接轨,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古秀才。自身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了解社会就业需求,为自己日后加入社会减少相应的空窗期,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实践学习,可以丰富自我,提高自我修养,消费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积极调整大学生消费结构。对于大学生存在的诸如消费结构不合理,对物质消费过多,对精神知识型消费不足等问题,学校应该积极倡导相关的读书比赛活动,举办各种相关活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学生自身也应积极配合学校活动,通过参加活动来培养自身读书兴趣,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内涵修养。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不断学习,提升能力,丰富自身,以逐渐的适应社会,更好的生存。以此在消费过程中,通过自我经验及社会示范,做出正确合理的消费决策。

第三,普及大学生理财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于大学生理财知识的匮乏,学校应组织相关老师进行普及教育,指导学生,落到实处。家庭氛围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大学生也不例外。所以,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积极引导,做好子女的榜样。同时,在理财方面也应积极指导,培养子女正确的理财观。子女也应积极吸收父母的经验,为我所用,促进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正确理财观的形成。反之, 对于家庭出现的一些不良消费习惯,子女也应适时指出,与父母沟通,营造家庭良好消费氛围。

学校、社会、家庭也应端正态度,正确看待大学生消费观的问题,不带偏见的积极给予指导教育。总之,在社会规范、家庭引导、学校教育以及自我修正下,大学生应促成理性消费、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202-252.

[2]邢亚林,刘秋生.透视大学生消费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8,2:175-176.

[3]何勤勇.思想教育应注意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00(3).

[4]韩柏光.略论社会时尚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和引导[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4:110-112 .

[5]刘 芸,袁 方.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问题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28:104-106 .

作者简介:王琼英(1992-8),女,山西临汾人。

杨芳(1992-8),女,山西阳泉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