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2017-12-29 00:00:00黄蓓晨
今日财富 2017年20期

摘 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贯穿在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始末,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因此这就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顺利规避风险创造利润,能够积极筹措资金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享有优先的权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受到国际间大公司的冲击,给我国企业不仅带来了生产技术上提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无法与现代企业的发展水平相匹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深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对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途径

在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企业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但是新增企业在建设规模上不大,在管理制度上存在欠缺,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由于缺少财务管理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很多企业管理者根本意识不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企业的资金也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也没有制定与企业发展相对应的财务管理目标,致使企业管理制度相对比较落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相关的法律知识,根本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全面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财产权和经营权互相分离是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大特点之一。作为企业的真正所有者,他们的目的就是长期获得高额利润回报,而作为企业的实际管理经营者,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获得短期内可见的经济利益,在这种相互冲突中,就会使得他们会通过采取各种急功近利的手段,而不会顾及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这样的想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对这种财产权和经营权进行整合分离、对企业进行授权式的管理或是采取轮换制等措施进行改革。不断开拓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它与企业中的任何一个部门之间都会发生利益上的联系,因此任何一个部门开展的任何一项活动都要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基本准则,并且要随时受到财务部门的监督,从而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综上所述,对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保护企业投资者的利益,保障企业所有者的财产安全,提高企业效率,最终实现企业长足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依据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根据财务管的相关制度法规来组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不同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一是现代企业可以通过自行吸引投资、公司上市、银行借款等方式来进行融资,然后通过适合自己的途径进行投资,是一种完全自主的企业行为。因此能够在事前做到预算准确,事中做到控制严格,事后做到梳理分析,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二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资金的筹集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资金的投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潜力,资金的耗费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以及投资者、经营者、所有者、从业者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工作是否有效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只有抓住财务管理,才能抓住企业的核心命脉,才可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三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够能够符合市场需要,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的内部运营是否顺畅,资金周转是否充足等等,都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指标进行体现,因此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晴雨表,从财务管理的各项指标中查找发现问题,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企业迅速调整生产经营策略,规避风险。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因为我国很多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很多制度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受到层层阻碍,不能顺利推行,致使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形同虚设,制度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有些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很多问题在决策时仅凭自己的喜好,拍拍脑袋就下决断,缺乏规范性,同时也缺乏可行性的考量。这些不良的习惯和不规范的做法都是造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能走上正轨的主要原因。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就会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漏洞,最终导致企业经济利益不能得到提升。

(二)投资决策不科学

当前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还依然只是停留在程式化的水平上,对于投资决策方面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企业根本就不存在投资决策的问题,任何决定都凭感觉,存在管理上的盲区。有的企业投资决策,但只是一味追求摊子铺的大点,项目上的多点,盲目投资,没有进行科学的决策,致使投入和产出之间产生了问题,使企业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利益的持续增长,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制定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时,也都是在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利益,这同样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最大动因。但是,如果一味的只是关注企业利益的增长,那么就会忽略相应风险的存在,众所周知,利润越大伴随它存在的风险自然也就越大,这就会导致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无法承受,并因此面临倒闭和破产。很多规模不大的企业在短期的经营活动中,因为交易涉及到的时间比较短,因此面临的的风险也就相对比较小,从而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像这种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非常不利于企业长远的生存发展。

(四)资金管控不严格

要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实际上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不是由于总量上的短缺,而完全是因为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对于资金管控不严格所造成的。现在的很多企业置上级部门的规定于不顾,私设小金库,一个账面资金,一个预算外资金,造成很多资金进行体外循环,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资金周转,同时也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虽然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的资金账目每年都会进行监督检查,但是这种小金库和账面外资金总是屡查不禁,最终导致很多企业就会自食恶果,因为账目太多造成资金周转难题,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困难。

四、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想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依托,以此来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考证,才能使管理者能够将眼光放得更远,从而增强其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审核制度和设置财务审批权限的方式来进行。

(二)加强参与共同决策

当代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企业做决策面临着庞大的信息数据,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从而做好科学决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正视资金的投资风险,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需要财务部门的参与和支持。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部门,承担着为公司长远发展献计献策的义务,同样作为企业,也有给予财务管理部门更大的权利和肯定,保障其在与各部门的沟通配合中能够更加顺利。

(三)加强财务管理战略部署

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战略部署,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内部的事情,它同样关乎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得以长久生存的重要保障。企业的经营者应该以大局的眼光,审时度势,制定财务方针,规定财务管理活动规则,设计好财务管理活动的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四)强化资金管控

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对其必须要加强监管和控制,尽可能使企业资金能够在投资少、回报高、风险小的领域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资金账目的管理,加强监管,决不允许只考虑企业的短期发展,就私设金库,进行资金体外循环,获取不正当利益。

五、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要想使企业能够长期生存并取得发展进步,就需要企业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严格履行监督制度,加强对于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宁. 试谈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价值工程,2015(08):211.

[2] 宋晨. 试谈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全国商情,2015(15):21.

[3]孔玉红.刍议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4(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