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发展策略

2017-12-29 00:00:00洪燕燕
今日财富 2017年20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随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金融“新常态”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金融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银行的运营也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银行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在银行网点的经营发展中充分融入互联网基因及思维,及时对银行网点的经营观念及方式加以调整,不断地进行升级转型,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时代;转型

在当下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也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这对于传统银行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传统银行若想在互联网大潮下占据一席之地,则必须不断地对银行网点进行转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此,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对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传统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互联网金融推动银行网点转型

(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模式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模式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观念的冲击,尽管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然而,银行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互联网金融观念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人们从思想对金融行业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金融机构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创新,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和客户所提出的金融服务要求。第二,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银行业的冲击,余额宝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项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于银行的中低端客户而言,诸如余额宝之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存款来购买那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如此一来,便会大大缩减银行的储蓄余额。再加四互联网拥有强大的技术及功能,其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获取到非常全面的市场信息,如此一来,便可以使交易双方的风险分担成本降到最小化。而且,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快速实现网上支付,同时也可以直接借助网络来支付券款和实际交易以及发行债券及贷款等,从而使交易成本降到最小化。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点

较之传统银行网点的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具备诸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传统银行办理业务的流程非常复杂,而互联网金融的服务程序更加简洁、方便,人们只需借助网络便可以办理金融业务,这样可以有效的缩减金融业务办理时间,最大限度地提升金融业务的办理效率。第二,互联网金融对客户的要求非常重视,尽管传统银行对客户的服务也十分注重,可是互联网却可以借助大数据来全方位地分析客户的行为偏好,依据客户的要求,不断地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这样便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第三,互联网金融不受空间限制,借助网络平台便可以拓展服务面积,人们只需借助网络便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这是传统银行网点经营所无法比拟的。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网点软转型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不断发展,银行网点已基本实现了硬转型,银行网点已经对自身的功能分区、布局以及岗位责任等进行全方位的升级转型。因此,从硬件设置方面来说,银行网点已经彻底从交易型网点转变为服务销售型网点。然而,银行网点却仍未实现软转型,而所谓的银行网点软转型就是指转变服务意识和运营观念。银行网点在开展软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如销售行为固化、银行员工盈利意识固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阻碍着银行网点的转型,严重制约着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在完善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银行管理人员认为银行网点无法实现深入转型的主要是因为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对网点转型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强烈的转型意识。因此,银行管理人员在执行上通过宣导攻势来增强银行工作人员的意识,促使其形成共识,再采取考核、监管以及检测等行政方式来固化工作人员的行为。但是,银行网点在转型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强调如何增强工作人员的意识,却忽略了如何完善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致使银行网点的业务制度及经营系统中存在着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严重阻碍着银行网点的转型发展。

(三)银行网点内部各层级之间缺乏协调统一性

银行网点转型属于一个体系性、结构性的工作,除了需要银行网点负责人对此工作加以高度重视外,还要求银行管理层级的机构部门为银行网点的总体运营提供有效的引导及支持。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许多银行网点的行为模式及意识已经从服务销售型转变为营销经营实体型,然而,上级机构部门的依旧采取的是行政管理模式,在下达转型任务的过程中,只发挥着监管、传导的作用,并未与网点实现同步转型,也并未站在客户的角度来考虑网点总体的运营管理,上下级机构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条线之间均缺少有效的联动。尤其是那些零售条线之外的部门,并未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措施来帮助转型中的银行网点开展绩效考核、人力结构调整以及经营等,致使许多银行网点在开展一段时间转型之后,便无法继续向前。另外,随着转型的不断推进,银行把多个条线业务的客户服务设置到各银行网点,所以,行上级机构部门必须协调合作,这样方能使配套体制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网点转型发展策略

(一)以客户为中心,增强客户体验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对银行网点进行转型,应着重强调客户体验,因为在当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客户的交易习惯也与以往不同,银行网点应为客户提供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金融服务。银行网点在转型期间,应始终围绕客户的需要,加大与客户的沟通力度,把握住客户的真正需要,再根据客户的要求对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将银行网点的体验式服务功能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唯有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客户体验,吸引更多的客户。

(二)以大数据为手段,细化网点服务分区

在当下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以往在网点大堂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了。大部分优质客户在线上均是隐身状态,大部分有价值的交易主要是在“家庭和办公场所”以及“贵宾理财室”操作。尽管那些客户均极少出现在网点大堂,可是交易系统中依旧可以查询到他们的消费痕迹,利用客户营销管理系统和交易经营数据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考核支撑、管理支撑及信息支撑。所以,应对大数据技术加以充分应用,挖掘系统中潜在的优质客户,以便帮助银行营销人员更好地开展服务营销活动,同时,还应彻底摒弃“等客户上门”的思想,拓展非营业场所会面模式和理财室,对一些非柜台渠道加以充分使用,如短信银行、远程银行以及电子银行等,根据客户的要求,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提升工作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亲密度,从而达到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三)以服务为宗旨,完善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金融利率逐渐趋于市场化,存款也逐渐趋于投资化,银行网点若想在当下的经济发展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则必须彻底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彻底摒弃零售业务取决于价格竞争和息差盈利的思想,对客户投资多样化以及负债业务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加以高度重视。首先,必须将服务始终贯穿于产品之中,以此来留住更多的老客户。可采取多种渠道来掌握客户对金融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如营销活动、线下论坛以及售后管理等,再根据所掌握到的信息,对金融产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升级管理,这样方能达到留住老客户的目的。其次,应不断地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以吸引更多的新客户,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升级转型,努力使自身从“市场跟随型”转变为“市场引领型”,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努力营造出一个能够满足客户生活要求的金融生态圈。除此之外,还必须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营销服务转型长效机制,使银行管理机构实现全面转型,不断地提升银行网点自身的市场策划能力,努力开展跨专业协作,不断拓宽自身的客户渠道,从而达到吸引新客户的目的。

四、结语

虽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并不至于冲毁银行网点。然而,银行网点若想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在各个网点的运营中充分融入互联网金融特色,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增强客户体验;以大数据为手段,细化网点服务分区;以服务为宗旨,完善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这样方能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喻石,罗宁欣.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探析——以长沙市商业银行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5(04).

[2] 张颖. “智能服务模式”助推信息化银行网点转型[J]. 中国金融电脑. 2015(10).

[3] 谭培强.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策略[J]. 中国银行业. 2015(03).

[4] 孟凡珺. 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网点转型方式之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