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保险金融发展困境与路径探寻

2017-12-29 00:00:00黄晨洁
今日财富 2017年20期

摘 要:伴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跃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助推了各行各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逐步提升。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保险金融行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找寻到更加贴合信息时代保险金融业发展的最佳路径,以期促进保险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金融;现状;对策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互联网在行业领域的应用愈加普及,互联网+保险金融的发展趋势风头正劲,并且有着愈刮愈猛烈的态势,以创新驱动的全新引擎为这股科技之风清除了一切障碍,更加强化了互联网+保险金融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险金融业作为一种高度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如何更好的应对新的挑战,如何更好的把握新的机遇,如何实现互联网与保险金融的深度融合,夯实保险业根基,打造开拓创新的新型保险金融局面,成为互联网+保险金融行业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保险金融发展趋势

(一)国家金融政策为保险业发展铺平道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趋势比较平稳,且稳中有升,城镇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老龄化趋势加剧,移动网络为保险产品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些因素都对保险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互联网+保险金融的持续升温,国务院及保监会等各个相关部门都加大了监管力度,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办法,并且从这些政策的具体条款细则中也可以发现,对于互联网+保险金融业的监督管理政策方向逐渐转变,从最初的严格管控到现在的大力支持,可以发现国家金融政策对保险业的发展是十分利好的,特别是在“新国十条”发布后,保险业日益成为国家风险管控的基本手段,这就为保险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使得互联网+保险金融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二)大数据科技为保险销售开辟蹊径

互联网+保险金融的销售平台中,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顾客的风险管控就体系就会全面形成,相较于传统的保险业来说,这种方式实现了对管理成本的有效降低。与此同时,顾客通过在互联网上浏览保险资讯,其浏览内容、个人消费习惯以及手持移动设备等各项信息就都保存在了网络上,再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对顾客的目标进行精准定位,了解顾客的需求,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保险服务,从而提高销售率

(三)互联网企业为保险金融注入活力

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向保险行业广泛拓展业务,从2012年淘宝、京东引入人寿、平安等保险企业加入,创造了网络保险销售奇迹之后,互联网企业嗅到了这股高科技之风刮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纷纷与保险行业进行融合,在资金、业务、数据以及服务等方面实现了互通互融,为保险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二、互联网+保险金融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保险金融保费状况

据保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保险的保费收入是1.4万亿,到2015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2.3万亿,不仅突破了预期的2000亿元,也实现了同比230%的增长速度,迄今为止,保险金融业的增长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这就可以看出互联网+保险金融业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在这样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看到,互联网保险的签单量很多,可是保费水平普遍比较低,保险产品趋向于同质化,并且,许多传统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借助互联网这一渠道,打破了以往的销售瓶颈,以理财型的寿险模式疯狂抢占市场,为中小型保险公司开辟发展蹊径的同时,也造成了互联网保险市场的混乱。

(二)互联网+保险金融运行状况

互联网+保险金融模式的核心在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保险业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的创新,提高保险行业运营效率。但是,就目前的互联网+保险金融模式来看,统一的运行标准尚未形成,互联网保险发展模式也未进行明确分类,仅仅是通过产品、营销以及服务的层面进行分类略显单一,此外,互联网保险的公司类型较为分散,其产品类型特征不够鲜明。

(三)互联网+保险金融政策状况

互联网本身属于新生事物,对此类型新生事物的政策制定自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互联网+保险金融模式的推出,在政策制定方面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运用大数据科技,实施云计算方法,创新了保险业的发展理念,畅通了营销渠道,提高了服务质量,满足了客户体验,推动了保险行业的前进步伐,但是,当前并没有专门的互联网+保险金融发展模式以及服务经营政策法规的出台,互联网保险行业的运营仍然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而互联网的世界浩如烟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互联网+保险金融行业的政策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互联网+”时代保险金融发展困境

(一)政策法规滞后

与互联网+保险金融的迅猛发展势头相比较,政府在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制定就比较滞后。先前对有关互联网+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依据主要是《保险法》,个别地方性的社保条例也是互联网保险行业的相关政策依据,但是,随着互联网保险的飞速发展,这些政策条例由于相应条文的制定比较疏散,配套措施的可执行力度差,早已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型保险业务格局。近些年来,虽然一些新政相继出台,比如,《互联网保险监管暂行办法》等等,这些政策新规从顶层设计出发,对保险行业的地位进行了明确定位,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也进行了细节规范,但是,与一些现行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多交叉冲突,这种现象在无形中加大了执法以及监管的难度。

(二)监管力度不够

虚拟化是互联网的一大特征,利用这种虚拟化特质,打破了保险服务的时空限制,从而能够为顾客提供跨越时空的便捷式保险服务,但是,由于互联网+保险金融的技术水平并不十分成熟,网络安全机制不够完善,互联网体系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不法攻击,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在当今的网络世界,恶意软件层出不穷,黑客更是躲在黑暗角落时刻准备着对互联网发起攻击,各种隐私资料以及机密资讯遭遇泄露,网络平台病毒肆虐,程序系统出现瘫痪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这样的互联网形势下,当前保险行业的现场监管几乎是空白,以往的监管模式早已无法适应日趋恶劣的网络环境,一旦互联网保险遭遇攻击,其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弥补互联网保险的监管空白,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创新性缺失

信息时代,互联网保险要面对的客户量迅速增加,客户规模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也在持续扩大,面对如此巨大的客户群体,互联网保险在产品的多样性上需要下大功夫,如此才能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但是,当前的互联网保险企业,更多的把互联网当成是一种销售渠道,简单粗暴的把保险产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缺乏对产品的再开发,缺少对顾客针对性服务的再挖掘,这种情况导致一部分客户群由于保险服务难以达到自身需求而放弃投保行为,造成客户的流失,同时也降低了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互联网+保险金融在产品方面不能积极寻求与更多行业的合作,产品趋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明显缺失。

四、“互联网+”时代保险金融发展路径探寻

(一)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1.注重大数据技术运用

互联网纳入保险行业,其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保险客户群的大规模扩展,并且,通过对客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针对性的保险服务,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实现更高质量的服务体验,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但是,互联网+保险金融业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技术发展尚且不够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保险行业就应该加大行业融合,与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提供科技研究资费,不断完善企业的硬件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服务器的容量,加宽网络配置提高服务器运行速度,保障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健全互联网保险企业的组织架构。

2.电子签名鉴别客户

互联网的虚拟性特质有其优势性,也有其劣势特征,比如,互联网保险的客户无法与保险人员面对面接触,这就使得获取客户的真实信息出现障碍,稍有不慎,将会建立大量的虚假信息,甚至还有可能导致真实信心的大面积泄露,引起不必要的保险纠纷。因此,在对客户进行互联网身份验证时,可以利用电子签名技术,与公安系统建立联系,实现顾客身份、户籍信息的有效对接,以顺利完成线上身份验证,同时,还可以对外网体系采取防护措施,实行较为严格的网络隔离,如此一来,客户的隐私信息得到了保护,方便了对网络系统的监管。

3.移动互联降低成本

互联网企业以网银为首选交易工具,与保险企业完成的每一笔交易,银行都要向保险企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而互联网保险的产品一般来说额度偏低,数量又多,这就增加了保险企业的支出成本,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结算方法,以降低互联网保险企业的支出。为此,互联网保险企业可以加大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通过在互联网保险企业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宣传,以实现第三方支付方式在互联网保险企业的技术应用,减少互联网保险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共赢。

(二)夯实内部管理根基

1.创新管理模式

运用大数据科技以及云计算方法,对网络客户信息进行精准辨析,提高保险服务的针对性,让客户体验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体验,实现保险营销的目标化。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对客户的浏览记录、消费习惯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实现服务的全面化,提供在线缴费方式以及线上计算方法,对相关费用进行线上计算,完成对保险预期收益的在线计算,方便网络用户的保险行为。积极开展无纸化操作,提高电子出单的效率,并适当简化产品的设计与操作的流程,便于客户操作,实现核保、理赔的自动化,不断创新互联网保险的管理模式。

2.完善售后服务

发挥互联网作为社交工具的优势,进行网络交流,开启网页聊天模式,及时回复,简化操作;构建客服信息管理系统,对不同产品的访问量进行收集整理,把用户最为关注的保险产品放置在首页,以方便用户随时查阅;摸清每一位顾客的消费习惯和保险需求,进行方便快捷、省时高效的售后解答,提高客户的黏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保险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困境,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寻更加贴合互联网时代的保险业发展之道,以实现互联网+保险金融业的持续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第12期.

[2] 罗艳君.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3年第24期.

[3] 胡跃飞.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