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出生的GIUSEPPE PENONE可以说是意大利战后最突出的艺术家之一,他最显著的创作特点就是几乎所有作品都与树木有关。最近,GIUSEPPE PENONE与FENDI合作,在罗-5地标性历史建筑PALAZZO DELLA CIVILTA ITALIANA举办了名为“MATRICE”的展览,展出了艺术家从70年代至今的15件作品。
“当你第一次看到Penone的作品,浪漫的情怀、对古代文明的漫长记忆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在他的作品中,考古学和历史遗迹、文化变迁等被认为是‘第二自然’,是人类与自然在时间轴上交汇的产物。”策展人Massimiliano Gioni在提到艺术家Giuseppe Penone的创作时这样评述道。他的创作通过树木以及其他一些媒介,构成了勾连自然与人之间相通的意识的纽带。
这次展览名叫“Matrice”,如何理解其涵义?
“Matrice”是由树木构成的阵列。树木被看作是坚固的物体,但通过时间的过程来看,它们的生长过程又可以理解为流动的形态,这些形态构成了树木的视觉元素。展览名称来自于展览核心空间里的一件长达30米的巨大雕塑:一株枞树的树干经过修饰,青铜铸造的竹竿型结构以环状的形态围绕着树干盘旋,如同万物生长的趋向。但雕塑本身又是宁静的,如同时光凝结、自然停滞的状态。
这次的展览空间十分特殊,你如何运用这个空间进行展览设计?
这次展览中有两件雕塑:由大理石与青铜创作的Anio象征着高贵和典雅,它与作为文化遗产的建筑空间一起构成了一次新与旧的时空对话;超过22米的大型雕塑Abete是我的一件新作品,对于罗马的PaIazzo della Civilta Italiana来说,Abere为这个象征着人文历史的文化遗产带来自然和生命的象征意义。
你在创作时会关注什么类型的话题?
我关注自然并与自然产生联系,尤其是关注树木的生长。通过对树木的观察和理解,我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并通过这一载体来探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创作中,我会洞察和感受到随着时间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人群中的每一个个体,这些都是我在创作时所思所想的。
你想通过这次展览表达什么信息?
自然、生物、历史、文明、叙事语言……这次展览将这些命题都带入了一个空前的范畴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信息量。通过我与Fendi的合作,我们的相同之处在创作的表达中体现出来:比如我们都重视天然材料的使用,热爱和尊重历史与文化,以及始终保持着传统与创造之间的对话。
脑洞大开的叙事空间
语言与叙事性在当代艺术领域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探讨话题,它们的内容与思想超越了单纯的视觉,让艺术作品产生更为丰富的解读空间。关于这二者,可以说在英国当代艺术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的作品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作品模糊了规则和界限,标题常常以问句的形式出现,不给观看者以明确的回应,从而引申出更多维度的思考空间,同时发出了自己对事物现状的疑问和探究。2017年3月,瑞安甘德的首次在华个展将登陆上海,艺术家将为观众带来两件代表作及一件专为本次展览度身定制的新作品。
光與影的视幻空间
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中国首个大型回顾展览正在上海举办。此次展出的作品涵盖了其50年来的艺术杰作,包括代表性的灯光与空间装置和精选的摄影、版画作品。同时,艺术家根据龙美术馆空间设计建造的全新作品也将在展览中重点呈现。1943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的詹姆斯·特瑞尔被认为是“南加州光与空间运动”的先驱与代表艺术家。他善于使用“光与空间”作为媒介,来探索人们对于感官刺激与空间转换的视觉与心理反应。如今,作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2_--,特瑞尔不断追求超乎想象的视幻体验,拓展人们的感知边界。
日常奇迹:“凡、冗、几”的解读
提到凡、冗、几这三个字,人们通常会想到什么?通过汉字的字形结构来看,它们都具有相似的外形。而结合其含义,它们则勾勒出日常生活的共性——平凡、琐碎以及细节化。上海艺术门画廊近期举办的群展就以“凡冗几”作为标题,呈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解读。参展的12位艺术家成长于世界各地,在各自的生活经历与成长记忆中寻觅创作元素和灵感。当艺术家们各自呈现出个人感官经历中不拘于事物的表象与规范时,这个展览的整体就如同一个个跨地域的微观社会样本,反映出当下的社会生态与文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