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淑:镌刻艺术蓝图

2017-12-29 00:00:00于干
VOGUE服饰与美容 2017年7期

作为韩国最大的画廊的缔造者以及当代艺术收藏家,李贤淑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见证并推动着韩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画廊的成长史,更浓缩了韩国文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变幻多样的现当代艺术蓝图。

韩国首尔钟路区的三清洞,毗邻景福宫、青瓦台等韩国地标性建筑。“三清”在这里指的是山清、水清及人清,用来形容这个区域自古以来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这里是首尔都市中最具传统文化氛围的地区之一,依然保存了不少李氏朝鲜时期的历史遗迹。当人们漫步在三清洞的核心地带,与古朴的历史遗迹产生碰撞的三栋设计风格独特的建筑,也会令人印象深刻。作为Kukie画廊的建筑载体,其蕴含的先锋性、文化面貌与形式感,都呈现出这家画廊所代表的现代主义与前卫精神。

从1982年创办至今,Kukie画廊已经成为首尔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展示包括韩国以及国际艺术家的杰出创作。Alexander Calder、Donald Judd、Louise Bourgeois、Anish Kapoor、Jenny Holzer、Roni Hprn、Jean-Michel Othoniel等大师的作品都曾在此亮相,而这一系列蜚声国际的艺术展览,都少不了幕后的重要推手,也是韩国与国际现当代艺术之间桥梁的建立者——Kukie画廊的创始人李贤淑(Hyun-Sook Lee)。

1949年,李贤淑出生于首尔,那是朝鲜半岛的动荡年代一刚刚从日本殖民统治的岁月中走向民族独立,紧接着又进入了持续多年的焦灼的内战状态,硝烟弥漫。动荡中面临着变革,以及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整个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当然,也包括人们的生活与思想的变迁。从这样一个大环境纵观李贤淑的经历,她的艺术之旅称得上是一部韩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史。2016年,权威艺术媒体ArtReview发布了“Power 100”艺术权力榜单,她位列第77,是唯一入选的韩国画廊主,也是继2015年之后再度上榜。此外,在2011年和2014年,她还分别入选艺术媒体Art+Auction的“Power 100”榜单,以及艺术类专业网站Artnet的“The Most Admired Art Dealers of 2014”。

此次我们对话李贤淑女士,她带领我们从画廊到宅邸,从她的艺术事业到私人收藏,将现当代韩国艺术生态的发展历程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

初创之路

时间回到1982年,在Kukie画廊创办之前,家庭环境带给李贤淑对艺术的最初理解与热爱。她的母亲是一位水墨画家与书法家,在艺术氛围之中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古董收藏也为李贤淑收藏家的身份奠定了基础。“我母亲是画国画的,从小我也较多地接触了音乐与美术作品。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我从事这个行业很自然、顺理成章。70年代的时候,我就接触到古董收藏,那时候的经历可以说给我后来做当代艺术画廊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经验储备。”后来李贤淑遇到了同样热爱艺术的丈夫,婚后他们一起看了许多展览。富庶的物质条件与对生活的热爱让她开始了正式的艺术品收藏。

首先是本土艺术家的创作。李贤淑提到自己最初的艺术品收藏内容,是当时韩国的本土印象派与现代主义風格作品。70年代中后期的韩国,是朴正熙总统执政的黄金时代,战后经济发展迅速,有“汉江奇迹”的美誉。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表现在艺术以及艺术市场的活跃上。李贤淑就在那个时代通过购买与出售艺术作品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提到这段往事,她也分享了一些细节:“那时候我其实就是家庭主妇,主要是跟先生一起去逛艺术展、买艺术品。有时候自己买的作品,过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并不是很喜欢,次数多了就想干脆自己开一个画廊来销售这些作品。但我先生其实并不支持,于是那时候我就自己悄悄找了个小空间开始经营。要知道在那个时代,韩国的社会普遍比较保守,你不但得说服先生,还要说服公公、婆婆等等。当时的空间并不是现在看到的这样大的规模,也就是从很小的空间开始的。”就这样,1982年,Kukje画廊应运而生。通过那段时期的积累,为李贤淑后来引进西方现当代艺术做了扎实的铺垫。“KuKje”在韩文中就是“国际”的意思。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居然在日后成了真,这是她没有预料到的。“对于这几十年的经历,我想我是十分幸运的。很多时候都是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惊喜,就像是从我当初创办画廊,到后来开始涉足餐厅、咖啡店经营等等,这一路都很顺利。”

国际桥梁

几年后,李贤淑的大女儿Tina去美国留学。女儿的留美之路也为李贤淑打开了通向国际的大门。“我的女儿很支持我的事业。她小时候就去美国上学,英文也很好,从15岁开始就充当了我的翻译。那时候我去美国,我们一起看画廊、建立联系等等,她都陪伴在我左右。后来女儿也在美国开了自己的画廊。”在女儿留学期间,李贤淑在80年代中期到访美国,那时候她看到了抽象表现主义画家Helen Frankenthaler的作品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要引入韩国,却并不那么容易。虽然有“汉江奇迹”所带动的蓬勃的市场消费,但当时的收藏家仅局限在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对海外的艺术与艺术市场生态知之甚少,“在1988年韩国奥运会之前,韩国人没有那么多机会接触海外艺术家,但我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不少收藏70那时候经济发展,很多人赚到钱就投资艺术品,但能够接触到的只有韩国艺术品,所以就造成了韩国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飞涨,反而国外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没有那么贵。”

虽然不是第一家经营现当代艺术的韩国画廊,但李贤淑却是最早嗅到了韩国本土与国际的关联。在经营Kukie画廊之初,为了和同行业形成差异与区分度,也借着自己女儿在美国留学的契机,克服国际形势与实际操作的重重困难,在一系列波折和坚持之后,1991年,Helen Frankenthaler在韩国的首个个展终于实现,使得国际画廊开创了当时韩国画廊行业的先河,首次引进了西方艺术家。

与此同时,行业和氛围也逐步国际化。经由李贤淑之手,Candida Hofer、Jean-MichelOthoniel以及Louise Bourgeois等一系列国际知名的艺术大师在Kukie画廊展出了他们的作品,这些项目令韩国艺术领域大开眼界之时,也让李贤淑的画廊事业如日中天。紧接着就是各类艺术博览会,画廊亮相国际,也收获了更多国际级艺术家的青睐。

除了艺术推介、销售、展示与学术研究之外,李贤淑在画廊经营的高级餐厅与咖啡店也受到了藏家与参观者的赞誉。说起这方面的企划与经营,她表示其实都源于一场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我的收藏家们多数都遇到了窘境,画廊经营也危机重重。当时我就琢磨,如果开一个餐厅或者咖啡厅,聚聚人气,说不定会有人来。”于是她让自己的儿子来帮忙经营,果然不出所料,迎来了不少客人与藏家,也借机宣传了她的画廊。

“引进来”做得风生水起,但李贤淑也没有忘记“走出去”,即向海外市场与艺术行业推广韩国本土的现当代艺术。在国际画廊,她组织7--个标准化、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不仅具有艺术背景,同时也兼具海外视野的拓展。一系列韩国艺术家如梁慧圭、咸京我、金容益、朴赞景等纷纷来到了美国与欧洲,并掀起了一阵韩国艺术的风潮。除了韩国艺术家,最令李贤淑津津乐道的就是她近年来在国际上所推出的韩国单色画。韩国单色画起源于50年代,由于朝鲜半岛的独特历史与战争记忆,很多当时的青年艺术家开始思考有关民族与身份认同的问题。他们开始拒绝欧陆的绘画风格,也抵触所谓学院派的教条式艺术理念。那一代艺术家的创作所呈现出的形式感恰好聚焦在单一色彩的绘画之上,通过不同的技法构成肌理、层次,形成了一系列可被归纳风格的艺术作品。2005年,在韩国光州双年展上,单色画(Dansaekhwa)被艺术批评家尹晋燮提出并整合,形成画派,也为李贤淑的国际推广提供了系统的学术理论支持。2013年伦敦的Frieze博览会上,Kukie画廊的单色画作品系列一经亮相便受全场瞩目,销售一空,成为当年艺术界不小的话题。这次国际上的轰动,不仅仅为国际画廊与李贤淑带来商业收益,也让这位肩负着国际与韩国艺术使者身份的女性获得了更深层次的鼓励与认可。

艺术之家

如果要理解一个人的品位与生活态度,那么观察她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必定能够窥见端倪。进入李贤淑的私人办公室,可以看到Anish Kapoor的标志性雕塑、Jean-Michel Basquiat天马行空的涂鸦以及她所推崇的宁静安详的单色绘画;Alexander Calder的动力雕塑位于室内天花板上,与这些风格不同的杰作共同塑造了前卫、个性、品位不凡的空间。除了艺术作品,室内的家俬陈设也都充满细节:Le Corbusier、Jean Royere、Pierre Jeanneret等20世纪中期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的作品成为她平日里使用的物件,如同生活在一场交响乐般激昂的岁月中。

同样,她的家也装点着丰富的艺术与设计作品。比如餐厅的古董红木餐桌出自于欧洲名师,客厅里的沙发则是Jean Royere的作品。一处独立的健身空间让这个艺术之家更显年轻与活力——虽2bd9x2cPPL5Uvsr3l8cz5FautV0NKUromI/7DnzkxZ4=然年近七旬,她仍坚持健身,让自己的身体与思想一样葆有活力。

在她的家中,也能够目睹部分她的个人收藏,最多的时候达一千件左右。虽然并没有特别的学术架构,但凭借多年的艺术熏陶、感悟与理解,她也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品位。“主要是偏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最早是韩国第一代抽象艺术家的作品,比如金焕基、刘永国、朴寿根、张旭镇等等,也有不少新晋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学术价值与个人品位、喜好来收藏,這是李贤淑在经营画廊之外的收藏心得。

通过家庭格局与个人收藏勾勒出李贤淑的形象,说生龙活虎并不为过,这不仅在于她保持活力与前卫的审美视角,同样也包括了她清晰的思维和精明强干的管理、运营能力。同样,用来概括国际画廊几乎每个月都会更新的展览项目也十分恰当。享誉世界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在瑞士、迈阿密以及香港的展会现场,人们年年都能够看到国际画廊的身影。收藏家培训、艺术讲座……这家画廊除了构建了商业航母之外,也像个美术馆或是一个非盈利艺术机构一样负载了更为广泛的学术、推广与教育的职能。

在三清洞的国际画廊,目前分为K1、K2以及K3三个独立建筑空间,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相互呼应、连成系统。这个“大家庭”的背后,依托着一个真正的艺术之家——除了大女儿在纽约经营自己的画廊外,二女儿Susie、三儿子Charles都肩负着画廊要职,儿媳Boyoung Song更是Art Basel HK的遴选委员会委员,并被Apollo杂志评为亚太区艺坛4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拥有这些亲密的家人的支持,李贤淑所描绘的当代艺术版图也愈发宏大与专业。在问及家人都从事艺术行业,是否会对作品的选择有分歧时,她笑称:“我们每个人的品位可都不一样,年轻人的口位会更独特一些,我不会跟他们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