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岩 常跃潆 长春建筑学院
采用数字化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和措施
何岩 常跃潆 长春建筑学院
古建筑是古代文明的结晶,是先祖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无视对古建筑的保护,更有甚至,加入到了拆除和破坏古建筑的队伍中,完全不懂得尊重传统文化,更没有思考古建筑博大精深的内涵。放眼中外,一些驰名中外的古建筑成为了一些城市乃至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尤为显著,所以保护古建筑势在必行,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必须采用数字化的手段干预保护,对其文化发展具有着现实的意义。
数字化保护 古建筑 措施意义
古建筑是指具有一定时间段,能够代表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能够体现我国的文化的各类建筑物。就从目前重视经济效益,随意对古建筑的破坏、强拆等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在立法和制度上完善,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动员全社会参与保护,让古建筑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应有的作用。
2.1 古建筑是历史的再现
人们谈及历史,每每谈及每个朝代或者典型事件,就会想起古代留存到现在的古建筑,岳阳楼记与岳阳楼、辽国与应县木塔寺、大唐盛世与法门寺、玄奘与大雁塔等等,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单独存在的,不仅仅是古朴而美丽的,是古代历史的再现,见证了先前一段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古建筑是历史风云变幻、无数仁人墨客的历史见证者,对人们抚今追昔,感慨历史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2.2 古建筑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历史进程从无间断,从夏商周直至现代,留下了无数精美的古建筑,在磅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古建筑就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从万里长城抵御边患,从外滩建筑群的纷繁,都见证了我国在过去的屈辱史,从落后挨打,到今天的繁荣昌盛,我国的这些古建筑,从古至今,不断代,保存较为完备,是任何西方国家所没有的,是中华文明史发展的见证者,体现了我的先祖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本性,值得现今的人们尊敬和学习。
2.3 古建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见证
从古至今的古建筑,体现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体现了古代先贤的聪明才智,小雁塔屹立千年不倒,木塔寺千年不朽,故宫也存在几百年,这些古建筑每每收到众人称奇,都称赞古人的建筑技术高超,不仅是古代技术的集中体现,对现代建筑学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值得学习。
2.4 古建筑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越来越多的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古建筑对人们抚今追昔,探寻历史,放松心情,满足求知欲,有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围绕古建筑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如围绕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的曲江文化发展,对西安的经济发展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故宫开放以后,每年的参观人数持续上升,长城的游客都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想法,古建筑旅游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助推作用很明显,围绕古建筑做文章,抓发展、促收入,将会越来越蓬勃,发展的越来越好。
3.1 持续宣传,唤醒群众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从国家对古建筑保护进行大力宣传,从保护的意义,从破坏的受处罚都大力宣传,通过典型案例,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古建筑的保护中来,形成人人参与保护,人人热爱保护古建筑,让更多的古建筑留存下来,造福子孙后代。
3.2 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现在城市的聚集效应明显,从历史上,在每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基本都围绕古建筑而形成的人类活动聚集区。作为管理规划者,要明白古建筑不会对城市发展抹黑,不会与现代城市的发展不适应,而是要提前规划、统筹规划,在建设现代城市的同时,兼顾保护好古建筑,利用古建筑这一宝贵资源和魅力,与现代城市发展相协调,共同进步。让古建筑在现代城市中,能有栖息之地,能为现代城市发展增色。
3.3 加大投入,做好古建筑修复工作
古建筑留存至今,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和风雨交加的洗礼,有的会破损,有的可能千疮百孔,为了更进一步的保护好古建筑,必须投入大量财力,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真正用到古建筑的修复保护工作中去,严禁挪用或者改变用途。在古建筑的修复过程中,当传统的技术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现代的数字化科技。如随着现代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保护与复原已经开始用于古建筑保护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对于传统技术,现代的数字化科技能更能深入、确切和全面的认知古建筑,采取的保护措施就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科学性。然而也不能代替传统技术,应该做到两者之间有机的结合,各展所长,各有侧重。
通过古建筑的生存现状,明晰了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倡导通过宣传、规划、投入三个方面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使古建筑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1]叶林标.种植屋面的设计与施工[J].中国建筑防水,2004(4)
[2]JGJ155-2007,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蔡丽敏,孙大明,王有为.浅议建筑垂直绿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