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熙 黄东升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定格动画与微电影的共生与发展
卢熙 黄东升 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定格动画指逐格拍摄连续放映的动画,作为三大动画形式之一,定格动画(stop-action movie)与手绘动画、电脑动画齐名,经常用来制作视频特效。随着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人们的时间均成碎片化趋势,微博、微电影等一系列微型事物应运而生,它们的出现正好填充了这些琐碎时间。本文大有“旧瓶装新酒”的意思,旧的艺术表现形式,配上新的流行文化,二者结合运用,不知有什么意外效果。
定格动画 微电影 流行文化
上世纪50-70年代,定格动画在我国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诞生了如《崂山道士》《神笔马良》等影片,特别是系列片《阿凡提》的出现,使我国定格动画的制作达到了一个巅峰。目前中国动画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大力扶植动漫产业。回顾中国动画历史,发现我们对动画片的制作技巧和美术风格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但对动画理论的研究相对匮乏。定格动画、偶动画等词语一直充斥在我们的创作中,中国定格动画已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并且融入中国传统美学,如剪纸,皮影等等。在随着日韩欧美动画传入并随处可见的今天,作为中国动画的新生力量,我们有义务找寻中国定格动画的新出路。
现在动画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定格动画大师已开始借鉴电脑动画,在定格动画的创造中更多地运用计算机数字技术。比如:梦工厂大获成功的《小鸡快跑》,是英国阿德曼公司采用了研发的逐格拍摄的专业软件;全球首部定格动画影片《鬼妈妈》,在其中甚至运用了立体三维技术,这些都彻底颠覆了传统定格动画师的思想,打破了思维定势。市场的巨大成功证明数字技术应用在定格动画的创作中是很成功的革新。
微电影作为一种流行事物,现在互联网上,最知名的是《老男孩》,其意外造成了全民轰动和集体怀旧的传奇效应。微电影通过引发互动的扩散传播,它打通平民在娱乐和视频类媒体的传播壁垒。2010年底,优酷和中影集团合作的这一部《老男孩》在优酷网首播,几天之内便创下了上亿的点击率,赚足了观众的眼球。《老男孩》可以说是微电影非常成功的率先尝试,只是当时还没有正式提出微电影的概念。真正把微电影这个概念旗帜鲜明的提出来的是打着史上首部微电影旗号类似于007风格的《一触即发》。此后,微电影便进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时代。
一种微电影形式是重在说出创作者想说的故事,旨在表达故事的现实主义与艺术主义的特征,制作相对较为简单,投资少,故事情节感人,大部分创作者原创、表演、制作的非商业电影,以情感展示影片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以引起观看者的共鸣。这类电影凸显了草根的原创力量以及新媒体大环境下全民参与的标签,给创作者和普通演员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同样,定格动画虽小,但也“五脏俱全”,定格动画除了具有自己本身的特征以外,还具有电影的基本特征:它具有优良的策划、系统的制作、完整的故事情节,同时定格动画的主题更多的关注现实、理想等问题,是精妙文化的浓缩,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正能量。
定格电影的拍摄技法,即真人单格摄影,用真人来替代动画人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真人拍摄的定格动画与其说是动画,还不如说是动画爱好者发明的游戏,通过这种游戏实现物质和精神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统一,使创作者与观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得双重的心灵自由。
微电影的迅速发展与受众密不可分。以80、90为主体的网络主力军,他们对新媒体有着天生的敏锐感,对于微电影这类新兴的网络事物有着较强的关注力,所以以他们为目标开展品牌传播具有先天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定格动画与微电影的努力探索。
微电影必须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使其产生继续看下去的欲望,这就要求微电影在内容上不仅要新奇有趣,而且要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凭借真实感人的故事就足以打动观众,可见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怎样的新颖的噱头概念,也抵不过真实感人的故事来的实际。
动画是艺术和技术双重属性的综合艺术形式。制作本身是困难以及专业化的,虽然定格动画的制作繁琐复杂,但是它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性,使得其变得更易于操作,容易上手。数字技术应用在定格动画的创作中,注重细节、精益求精,拥有好的想法以及一部数码相机和一台电脑,即使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也能够制作出一部有意思的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要继续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和高校大力培养动画人才,更需要积极的推广和应用,定格电影作为定格动画与微电影跨界的产物,希望国内的定格动画与微电影爱好者,能更多交流先进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格电影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品牌形象。
[1](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陈迈.逐格动画技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3]黄大为.动画短片的设计与制作.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黄东升(通讯作者),1974年,汉族,本溪市,沈阳工学院教师,副教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影视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