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灯

2017-12-28 08:18马风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钗头凤晚风芭蕉

马风

在宋词里,常常可见到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灯火虽小,作为意象却生动鲜明,营造出的意境宁静优美,包含的意韵深远悠长。不过,说到底,总是离不开一个“情”字。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柳永《满江红》)

这是柳永的晚年之作,字句中满含已厌倦了游宦的“漂泊”生涯,欲求“回程”的心绪。摘录的这几句,写作者见到“渔人归村落”的情景,不禁浮想联翩。“尽载灯火”,意象生动,有形有色,仿佛灯火就在眼前。

捕鱼归来,不说尽载鱼虾,而说“尽载灯火”,不在于表现时间已晚,而是要凸显“灯火”带来的冲击力,既是视觉上的冲击,也是心灵上的冲击。由此,会令读者想到居所,想到家人,想到温暖,想到世俗生活的平静安然。

正是这普普通通的“灯火”,照亮了“渔人”与“遣行客”的反差,“归村落”与“漂泊”的反差,最终照亮的是一个大大的“伤”字。

归路晚风轻,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述古,即陈述古,苏轼的同僚兼挚友。这是苏轼送别陈述古后写下的词作。这里摘录的是这首词的最后几句。

语言虽浅白通俗,却全为肺腑之言。“晚风”“初寒”写的是天气,也是心情,营造出沉闷的氛围,为“梦不成”作了充分的铺垫。

之后写的“灯”,是将要燃尽的“残灯”,可见夜已深。灯放在床旁边,所以是“斜照”。灯光呢,“荧荧”,暗淡,微弱,忽闪忽闪的,由此让人联想到与“荧荧”的小灯相似的“雨”,再联想到与“雨”相似的“泪”。别情依依,思念绵绵,最终都化成了一滴一滴的“泪”。所以,即使淅淅沥沥的秋雨停下,天气变得晴朗起来,那“泪”也停不下来,送别之人的心头,总是难以出现一丝亮色的。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半死桐》)

唐代诗人李峤在《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中,有一句“琴哀半死桐”。贺铸这首词,也是为悼念亡妻而作的挽歌,因此以“半死桐”为题。

下半阕中,两个三字组成的小短句,渲染出一派荒芜冷清的景致———离世不久的夫人的坟冢为“新垅”,自己孤身一人仍住在“旧栖”。

这“新”与“旧”,虽阴阳两隔,却“依依”不舍。词人身在仕途,当了个小官,与夫人相携相伴,恩爱有加。上半阕中,“同来何事不同归”和“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是“依依”的具体写照,令人声泪俱下。

最后,展示的是“旧栖”。床空了,闲躺着,寂寞得“卧听南窗雨”。转眼看见灯火,昔日常见的“挑灯夜补衣”的情景,那么熟悉、亲切,可眼下,什么都没有了。特别让人动情的是,不是“挑灯”读书,喝茶,说笑,而是“补衣”。这个细节朴实无华,却胜过千言万语。

读到这里,恍然觉得,“半死桐”三个字,全由血泪凝结而成。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万俟咏《长相思·雨》)

这是一首以“雨”为题的小令。词的开头连续用了三字一组的两个短句,节奏明快,却承载着悠远绵长的情思,那情思如他笔下的一阵细雨,无止无休。

开头写了雨声,写了时间。忽然视线一转,把窗外窗里连接在一起,雨打芭蕉,是很典型的与凄凉孤寂相关的意象。杜牧就有名句:“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与窗外芭蕉相映生辉的是“窗里灯”。忽闪忽闪的灯火,似乎把雨和芭蕉都照得更醒目,其实是更入心了,所以才有了“此时无限情”。

下半阕写灯光照出了“愁人”,也就是吟咏对象的可怜模样。有“梦”却“难成”,有“恨”却“难平”,两个“难”叠加使用,“难”上加“难”,可见作者心情抑郁的程度。然而,雨依然没完没了地下着,“空阶滴到明”。无疑,“空”的乃是一颗心。

题为“雨”,整首词倒是不见一个“雨”字,可谓绝妙。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李清照《蝶恋花》)

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供职。春光明媚的一天,她倍感孤独,于是有了这首词。

穿上新做的用金线缝制的“夹衫“,美则美矣,但没人欣赏,只好无聊至极地随便躺在床上,精美的头饰“钗头凤”都给损坏了,也不管不顾。凄苦寂寞,是一种心理状态,原本很抽象,但是经过有形有色的“金缕”和“钗头凤”一烘托,立刻就变得具体了,可感可知。

“独抱浓愁无好梦”一句,“独”,再次强调自己是形单影只的,“抱浓愁”,其实是被“浓愁”“抱”住了,紧紧地“抱”住了,怎么都无法挣脱。所以,半夜三更的,想睡下做个梦也不行,只好“犹剪灯花弄”。

一个“剪”字,一个“弄”字,真是一字千金,惟妙惟肖,将小女子的举止、情态刻画得细腻、柔美。如果不是女才子李清照,换成男性词人,笔下恐怕是难以出现这番景象的。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來。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刘克庄《风入松》)

很有情趣的一首词,这里摘录的是下半阕。作者路途一定很辛苦,因此会感到“晚风哀”,与他悲凄的心境应该是相互呼应的。幸亏“野店犹开”。一个“野”,道出了小店的荒僻,但“犹开”,在意外惊喜中,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丝丝暖意。

行走在外,围绕在身前身后的总是孤寂、清冷,应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那句话。然而,店里的“灯”是那么的“多情”,而且是仅能享受到的“惟”,独一无二。映照出的“影”,陪伴自己“同去同来”,多么亲切、熟悉,真是一个难得的伴侣和知己。

“灯”被赋予了人性,予人以关怀、体贴、温暖。“野店”的主人与“灯”一样,送来问候,“今回老似前回”,平平常常的一句话,道尽了人世沧桑。听的人,在感到心头一热的同时,也会涌出酸楚和叹息。

猜你喜欢
钗头凤晚风芭蕉
晚风
爸爸跟我争芭蕉
芭蕉上练字
钗头凤·痛悼爱妻
读唐婉《钗头凤》(世情薄)词
晚风带我去向何方
晚风蛐蛐
论陆游诗词《示儿》与《钗头凤》中的情感缺失与政治寄托
芭蕉琴
长相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