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学翻译需要译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源语和译语之间的语言、文化、社会背景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在生态翻译视角关照下,译者作为“中心主体”须掌握文学文本的时代背景、文化构因、作者以及读者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联,以此构建翻译生态系统之间动态平衡。
【关键词】生态翻译 文学翻译 翻译教学
【基金项目】湖南文理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教育生态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英语课程空间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YB177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256-01
翻译的动态平衡是通过强调翻译主客体和外部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以此观之,“翻译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从‘授与‘受转变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翻译活动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关系。”[1](75-78, 95)相比而言,文学翻译是一种更具复杂性的翻译活动。因为不同的文学文本有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那么,对源语文本翻译策略的探讨“实际上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如文化、社会、读者等)而做出的动态选择”[2](84-90)。通过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分析,学生作为“译者中心”在建构生态翻译动态平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双语运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文体认知能力和策略选择能力,这些能力是文学翻译的重要参数。为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构建:
一、制订合理的教学内容模块
生态平衡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学生主体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好坏,反过来也是如此。可以说,翻译教学是通过翻译行为掌握翻译艺术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源语和目的语水平的学习过程。因此,合理的文学翻译课程教学模块体系是前提和基础:(1)语言基础模块。这一模块重在提高学生的双语运用能力,减少或消除译者母语对源语的负迁移的作用。(2)理论模块。翻译理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常用翻译理论,了解翻译理论的最新动态,从认知层面让学生理解翻译的产生,拓宽翻译视野。(3)技术模块。这个模块主要由语料库、网络共享技术、搜索查询技术、社交平台等。语料库主要包括生态文学文本小说、诗歌、散文等,这是这一模块最重要的部分,选取生态文学文本作为主要翻译语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理论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二、构建文学翻译教学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教学环境由大环境和小环境组成,简单来说,课堂和学校环境提供的校内翻译资源就是小环境,课堂之外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资源就是大环境。那么,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及同事、学生主体及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和社会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就构成教学生态总环境。在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创设并适应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课堂上能夠扮演多种身份,比如示范、评估、规划、开发、协助、供给等等”[3](76-80)。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在构建课堂生态环境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翻译资源,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中时间短、资源相对缺乏等不足,教师积极创设仿真的网络翻译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真实”的翻译环境。
三、建立“事后追惩”的教学评价体系
矩不正,不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翻译本就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套奖惩制度加以约束和评价,翻译最终流于一种形式,翻译生态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说,“注重过程和翻译主体取向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生态翻译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鼓励学生在整个翻译过程变换角色,充分行使“适应性选择”,进行操纵,支配和重写。译文产生后,可以根据翻译活动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惩罚”,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形成民主决策,“惩罚”或者“淘汰”一些不适合的译文。这种“惩罚”最终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学生的测验和期考中,形成“追惩”制度,这正是翻译生态环境的自然法则之表现——适者生存对译者的行为和表现做出最后的选择和惩罚。
翻译生态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翻译主客体、翻译的内外环境以及翻译评价体系等生态因子融为一体,它一方面解放了译者,充分发挥学生翻译潜力,另一方面有效的“追惩”制度形成译者主体危机意识和激励机制,为学生以后的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舒晓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 上海翻译,2014(2).
[2]宋志平.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翻译教学反思[J]. 民族翻译, 2012(3).
[3]宁云中.空间生态失衡与重构:大学课堂的微观思考[J]. 大学教育科学,2016(4).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