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群
【摘要】在幼儿园各科的教学活动中,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比较枯燥、难接受;对教师来说,也较别的活动难组织,且幼儿有一定的水平差异,那么就要借助于数学区角来进一步地复习巩固。数学区角应如何创设、如何指导、如何使幼儿在数学区角中掌握知识技能获得发展,应该从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区、指导数学区角活动这两大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区角 创设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52-01
《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数学区角活动在师幼互动中,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从而对幼儿进行更好地评价,而且更有利于个别化指导。幼儿因年龄特点所以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性,而数学知识抽象性以及枯燥性,都需要教师以幼儿为主,开设让幼儿既动手又动脑的数学区很有必要。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区,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指导刚要》里说到:“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利用。”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环境。幼儿喜欢形象、有趣、新鲜的东西,可以从幼儿的喜好入手进行布置。如小班在继续感知图形、认识图形特征时,可在区角中布置一条小路,让幼儿用图形去拼贴装饰;中班复习10以内数,可布置一个小花园,为幼儿提供数学花篮,让幼儿根据花篮上的数字去采相应数量的花等。数学区角的这些创设也可让幼儿自己动手,教师应将孩子摆在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通过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喜欢。其次,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提供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数学区材料的提供要有一定的操作性、挑战性,难易程度可有不同,材料应体现选择性、差异性、开放性、自主性,这样才能使全体幼儿开拓各自的思维方式,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中,愉快地获得数学方面的知识。再次,结婚其它区域创设数学区角效果也很好,为将数学区角布置成角色区的“商店”,让幼儿扮演顾客或售货员,复习10以内的数等。
二、从幼儿实际出发,指导数学区角活动。
1.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重视个别指导。教师在指导中,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掌握情况,了解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2.在数学区角中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探索。增强自信心,最主要的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由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幼儿在学习中往往缺乏信心,教师在活动中除了指导外,还应不断地鼓励幼儿,增强他们的信心。在指导中,发现幼儿有进步或较认真,都要及时表扬、肯定,或采用一定方法,增強趣味性,如采用竞赛的方式开展。在教学中发现,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用竞赛方式进行,能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且气氛热烈。
3.结合其它活动指导数学区角。在指导的过程中应灵活多样,结合游戏、语言等方面进行指导。如复习4的相邻数,将数学活动改为游戏,让幼儿手持数字卡,在一段音乐声中去找自己的相邻数,这样,就比单纯的说教有趣多了。或用接龙卡进行,这个活动将卡上实物相等数量的连在一起。
4.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指导的同时,提供幼儿自由探索的机会。如比较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教师在数学区中投放塑料片等材料,让幼儿随便说,然后告诉老师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区别等。既培养创造力,也训练幼儿思维能力。中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始学写字了,正确的握姿、坐姿的培养很关键,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有影响的,所以在指导数学区角时也应该重视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5.在指导中应该注意逐步提高要求。幼儿掌握技能到一定程度后,要逐步提高要求。对不同的幼儿提不同的要求。
三、建立幼儿小档案,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从中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和行为变化,以及孩子发展的特点与需求,然后进行分析,既有助于与家长沟通创设和调控教育环境,又有利于设计和调整教育活动计划。从客观实际出发,因人施教,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完善数学区角,促进幼儿发展。
我们可以在每天的数学区域活动时,耐心观察孩子的操作行为,仔细观察记录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进行区域活动个别化指导的记录,记录下他们在活动中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反思他们为什么喜欢?了解孩子活动的水平以及不同的孩子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做到教师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孩子的数学区活动,提出新的活动目标。
以上几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创设良好的数学区角,在活动中注意指导,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S].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