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兆
【摘要】自制手抄报就是让学生自导、自采、自编、自写的一种报纸,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综合运用语文和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充分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其多方面的才华,从而大大促进学生的基本功,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等语文素养提高。
【关键词】手抄报 制作 编辑 点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65-02
多读多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但怎样实现多读多写呢?尤其是在现阶段由于电脑及各种新生事物的冲击,如何加强学生语文的基本功训练?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盲点。我认为自制手抄报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指导交流
学生在办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办报后要评选、总结、交流。手抄报的内容丰富多样,既可以是课堂中的内容,也可以涉及课外的内容;既可以是语文知识,也可以涉及物、化、数、英等其它学科的内容;既可以是知识积累为主,也可以涉及学法探讨,难题寻解;既可以复习旧知识,也可以预习新内容。具体要求:一般配合教学内容及进度来拟定小报的内容,每二周一期,每期要求有明确的标题,确定重点内容。主次分明,版面新颖活泼。办报前都要先讲清每次办报的意义,让学生晓之以理。然后在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发扬互助互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制作点评
制作伊始,根据每次办报的不同主题,先向学生推荐相应的读物,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然后让学生分门别类得做好读书笔记,当学生收集了较多的手抄报的内容时,才让学生着手自制手抄报。在手抄报的编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譬如学生在办报中如果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就像“主题的确立”、“材料的剪辑”、“手抄报的布局”、“刊头的设计”、“栏目的开设”、“题图尾花的穿插”,尤其是在“主题的确立”、“版面设计”方面。要求学生应做到四点:A报头规矩、精致,彩笔书写,黑钢笔勾勒轮廓线;B版面设计整齐美观,以三至五个版面为宜,版面之间应有空隙,不同版面要用边线或插图隔开;C插图小而精,大小错落有致,色彩鲜艳,尽量做到图文对应;D书写规范,打好字距,字体端正,笔画清晰,字字紧密,与标题有一定距离。同时在指导时,尽量得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们出主意,并提供相应的样本,与学生商讨、交流。然后交给学生自己取舍,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同多方收集有关办报的相关资料,认真吸取,并与有经验的老师切磋、商讨,不断提高自己的指导与鉴赏水平。完工后,要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观赏自己与他人的作品,通过鉴赏比较后,把脱颖而出的手抄报展示出来,多渠道的让学生讨论、争议,评析出学生作品中具有个性化的设计以及简要概括本次自制手抄报中所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然后,再进行鉴赏指导,尽量多保留学生办报过程中所装的富有创意的观点,使学生在比较学习中不断取人之有补己之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制手抄报更加富有生命力。
办手抄报体现着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可能通过一两期的实践就能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耐心的指导,热情的鼓励,是克服困难坚持办下去的动力。
三、功能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在编辑每期手抄报前,都要提供给学生大量的阅读书目。学生要在这么多的内容中进行有效剪辑,凝聚在一份小小的手抄报上,自然需要具有批判地吸收意识和自成系统的阅读方法。一个学生只有具有了这种批判意识,才能对同样的材料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才能作出相应正确的判断,清醒的取舍,才有能力制出有特色、有个性的手抄报来,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有望提高。
(二)提高了读写能力
“自制手抄报”使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大幅度上升,使读写能力显著提高。在每办一期手抄报前,学生都须先博览群书,准备办报材料。以一次办报为例,学生每办一期的手抄报而涉及的阅读量约在15000万字左右,如果以每学期办5期的手抄报计算。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量就可以增加75000字。阅读量的增加带动了写作质量的提高,使学生的作文比以前平均增加了将近100字,学生的作文内容充实、条理清楚、病句越来越少。
(三)拓宽了智力背景
智力的发展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知识,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知识中蕴藏着人类的智慧,学习知识能吸取前人智慧的成果,发展自己的智力。二是对知识的应用。应用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在发展智力的这两个因素中,“自制手抄报”都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知识容量大;二是应用广,多数学生都是把所学知识,按照“自制手抄报”的要求进行筛选和整理,甚至有些是学生自己的创作。
(四)激发了学习兴趣
“自制手抄报”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它能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正当学习需要和兴趣爱好,并使这种兴趣不断深化和发展。开展这项活动初期,有不少学生有顾虑,时过不久,约有95%的学生深为这一活动所吸引,積极准备,大胆的参与。兴趣被唤醒被调起学习能力自然就强了。
参考文献:
[1]邓彤.邓彤讲语文.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6)
[2]王崧舟.谁知道真正的学情.2015(1)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