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攀增,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县校合作”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县校合作”为前提,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途径,为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县校合作 高职院校 就业途径
【基金项目】2016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立项课题(JRSHZ-2016-01037)。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052-01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增,从2001年的114万人,到2017年的795万人,增长了7倍之多,大学生就业压力业随着不断增加。如何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一直是近些年来很多学者一直研究的课题。其中,通过开展“县校合作”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也成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发现,“县校合作”视域下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就业的“城市依赖性”偏高;(2)就业技能不足;(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不足;(3)县校合作程度低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文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开拓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政府主导建立途径
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是“县校合作”的决定性因素。政府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利、经济资源和资金储备,都能够为“县校合作”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1.1 加强自身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落后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中小城市就业重要的原因之一。要吸引高职院校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建设,当地政府应积极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教育环境,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自身城市建设,让居民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够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城市就业,进而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出力量。
1.2 为高职毕业生到本市(县)工作提供优惠政策
中小城市要吸收高校毕业生人才,可以利用政府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为高校毕业提高相应的优惠政策,保障高校毕业在本市(县)就业基本权利。真正的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提供切实的政策保障。
1.3 帮助地方高校与本市(县)企业建立合作途径
为了真正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政府应积极促进本地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需要参与到合作中去,一方面,为高校的科研建设保驾护航,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深入融合;另一方面,为与高校合作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积极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间的合作。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帮助本市(县)企业与高校实现高品质的深度合作。
2.企业主动参与完善途径
2.1 企业加强自身建设
中小城市的企业,往往家族企业居多,企业内部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缺乏一定的公正性等问题,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到家族企业中工作。然而作为中小城市的企业而言,大学生的引入能够提高企业的人员素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保障企业内部的公平性、公正性和规范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建設出一个更加优秀的企业,才能够从本质上吸引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2.2 与高校之间建立深度的合作
本市(县)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由于高职院校在校生、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此时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意愿会下降,合作可能只停留在表面。真正的合作,需要企业参与到高校的科研中去,需要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真正的来到企业生产中。企业与高校一起,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实现深入、长期的合作关系,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最终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到本市(县)企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校把握机会疏通途径
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让高职毕业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中小城市的建设中去,让高职院校毕业生成为中小城市需要的技术性人才,才能够真正的打通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途径。
3.1 加强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是高校就业教育中重要的环节。通过高校的就业课程,鼓励学生到中小城市就业,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让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更加理性的进行择业、就业。
3.2 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也应从当地政府及企业角度出发,探索新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需要依托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新的办学特色,真正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践性人才,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高职院校应结合当地市场的需求,优化自身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摸清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及数量,有针对性的培养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作者简介:
于泊(1987-),女,河北迁安人,讲师,主要从事应用统计学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