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鼓书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2017-12-27 21:36程明
牡丹 2017年36期
关键词:擂台赛活态常德

常德鼓书是我国已知鼓书类曲艺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曲种之一,是对“鼓儿词”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同流传于我国其他地方的鼓书相比,其说唱内容更加丰富,表演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说唱方式也不拘一格,几乎囊括了声乐体系中的各种唱法,不仅有独唱、对唱和轮唱,还有领唱、伴唱、齐唱、抢唱和帮腔等形式。因此,常德鼓书运用多种唱法来表述情节和刻画人物,它是集表演与说唱为一体的大众性民间曲艺传统文化。

一、常德鼓书的艺术渊源和艺术特征

常德鼓书音乐非常丰富,曲牌众多,样式多样,与各地语言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风格特点的多种流派唱腔和伴奏音乐。其曲调具有朴素自然、活泼开朗、健康清新的特点,主要声腔有“川调”和“打铜锣”等。传统剧目大部分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和农村生活,流传各地的剧目大约有500个。依据流行地域和声腔、剧目、舞台语言等方面的不同,各种鼓书还有一些各具艺术特色的流派,其被艺人称为“不同的路子”。随着鼓书的发展,上演剧目越来越丰富多样,并出现许多大本戏,多是依据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改编或从地方大戏移植。

(一)常德鼓书的历史沿革

常德鼓书上承宋、金、元以来“鼓儿词”板腔的说唱传统,与当地流行的“柳调”即“莺歌柳”合流发展而成。其至少在明末清初就已成形,清朝中叶发展成熟并开始兴盛。

相传,早在明末,湖南常德一代就有一些懂得说唱的人以街头卖唱和走街串巷等方式来谋生,他们为了增加收入,在说唱表演的基础上,加入了卜卦算命的环节,用来招揽生意。后来,这种说唱形式越来越成熟,技法也越来越精炼,逐渐发展成固定的以击鼓伴奏的方式来表演,说唱的内容也被称为“鼓词儿”。到了清代中后期,常德鼓书这一曲艺剧种越发成熟和精炼,鼓词中不仅有卜卦算命的内容,更是加入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历史演义等内容,使得常德鼓书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其也更加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

(二)常德鼓书的艺术风格

常德鼓书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结构,有鼓儿词、柳调两种曲调,一般相间使用,有时只用其中一种。常德鼓书的音乐唱腔独特,在艺术的表演和传承方面,鼓儿词、柳调两个系统各有侧重、各成体系。其音乐唱腔不仅具有快、慢、跺、抢等多样性的唱法,而且有着哭、悲、喜、怒等功能化的唱腔,并有起板、二性板、紧板、慢板、散板等多种板式,和十多种常用的器乐伴奏。

舞台表演的动作方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和表演唱等。而在坐唱、站唱、走唱的表演过程中,依据演员的搭档方式,其还有单人、双人、多人等不同的样式。多年来,常德鼓书吸收、融会了当地的地方小调、道士化缘调、民间叫卖调以及梆子、落子、秧歌等唱腔元素,已成为常德当地民众喜爱的一种土腔土调。常德鼓书传统书目丰富,长篇书目有《五女兴唐传》《金鞭记》等三十余部;中篇有《杨七郎打擂》《高文举宿花亭》等四十余部;小段有《小二姐做梦》《小两口争灯》《穷汉过年》《皇历迷》等八十多段。

二、常德鼓书的发展途径

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曲艺队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常德鼓书曲艺人为顺应时代,不停地创作新段子,改唱词,但引来的观众还是很有限。自从常德鼓书开始申报非遗后,这种传统的民间曲艺终于走上了一条保护与传承之路。当地政府领导和文化局领导有意识地把常德鼓书当作文化产业、文化品牌去谋划、去发展;组织正规的常德鼓书说唱团,选拔健全的文艺新人,从民间艺人手中接过常德鼓书的传承大旗,让常德鼓书发扬光大。同时,政府组织常德鼓书老艺人和音乐研究专家,系统深入地整理、研究、發掘常德鼓书,将其内容记录汇编刊印成曲目剧本,并不断推陈出新。

近十年来,常德市持续举办“常德市鼓书大王擂台赛”,将各种“鼓书”创演推向活跃和繁荣,不仅大大提高了民间鼓书艺人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还极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常德市摸索出了一条传承发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和市场性的有机结合,鼓书大王擂台赛已经成为当地曲艺文化的重要品牌与靓丽风景,得到全国文化界的热情赞誉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鼓声阵阵歌盛世,鼓王争霸颂太平。鼓书大王擂台赛是常德传统鼓书保护活动的高潮。两年一度的鼓王擂台赛,是沅澧流域一道丰盛的民间文化大餐,也是常德鼓艺的一次大检阅、大盛会,将民间鼓艺的传承和保护推向了高峰。常德境内分布的鼓种有大鼓、渔鼓、三棒鼓、跳三鼓、围鼓等众多鼓种,遍布于常德的各个乡镇,艺人演出活动频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现阶段,常德鼓书要获得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活态

活态是对鼓书项目而言,是指鼓书艺术的保护必须落脚于活态保护。鼓书作为说唱艺术,其传承的方式归根结底在“活态”二字上。没有了活态说唱,鼓书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它的艺术魅力。仅靠著书、录音、摄像等手段只能达到静态保存的目的,只能给人们留下今后的回忆和惋惜。因此,对那些已处于“休克性”死亡的传统鼓种,人们应该设法找到一个能将其激活的“药方”,那就是用当代群众喜爱的表演方式、演出内容对其进行加工改造,让它恢复活态,重新获得新的艺术生命。安乡县对境内的“安乡跳三鼓”和“黄山围鼓”就采取了上述激活方式。

(二)活脱

活脱是对鼓书保护工作而言,是指非遗保护工作者对传统鼓书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必须活脱。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句军事术语同样适合传统鼓书的保护工作。人们不能被动地防守保护鼓书文化,而应该活脱些,主动出击,既要保护鼓书的精髓,又要主动开发鼓书的艺术扩张力。例如,在鼓王擂台赛中,石门县的单人大鼓《赶女婿》就作了艺术扩张,变成了一种应称为“大鼓表演唱”的艺术,现场取得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改革,就是方式上的活脱。

(三)活力

活力是对艺人和观众而言,是指必须保持鼓书艺人和鼓书观众的活力。首先,“艺以人传”,鼓书艺人的活力是鼓种传承的关键所在。不容忽视的是,一些曲种,如安乡跳三鼓,传承人已年过七十,其弟子也已年过半百,传承活力也不强,膝下均无年轻弟子,今后有“人亡艺绝”的危险。只有加强该鼓种的传承活力,才能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培养观众的活力也是鼓种传承的重要依托。作为说唱艺术,没有观演双方的情感交流,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鼓种的发展就成了一种空想。即便是安乡比较盛行的大鼓、渔鼓、三棒鼓等鼓种,观众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观众的活力明显不够。年轻观众对于传统鼓书艺术的魅力有所抵触,主要是因为其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不够,这就需要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加强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就像已历十届的常德鼓王擂台赛一样,人们可以以多样的方式将传统鼓书艺术的魅力展示给社会,以增强观众的活力,夯实传统鼓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乡村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程明(1979-),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乡村艺术发展。

猜你喜欢
擂台赛活态常德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扶琴》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清溪雅集》
美丽常德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TOP ONE作品擂台赛
TOP ONE作品擂台赛
郑州擂台赛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