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打跳”活动特征及发展

2017-12-27 21:12张骥
牡丹 2017年36期
关键词:彝族舞蹈民族

彝族“打跳”是一项传统的民族舞蹈活动,其具有民族性、传统性、舞蹈性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节日风俗、感情交往的影响。同时,彝族“打跳”以健身、娱乐、审美和消遣为目的,其中蕴涵着彝族人民长期积累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民俗风情。广泛开展彝族“打跳”活动,有利于民族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彝族“打跳”的发展进行研究,针对彝族“打跳”發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发展对策,旨在为彝族“打跳”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成果,使之在保护“民族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世界舞蹈文化的对话和交流。

一、彝族“打跳”活动的起源

彝族“打跳”起源于狩猎劳动,它是模拟动物活动而发展起来的舞蹈形式。从“打跳”的动作形式来看,舞蹈中有模仿斗鸡、斗羊的动作,这些动作的练习既可以娱乐身心,也有助于增强体质,特别是古代,通过这些活动的练习,人们可以增强抵御猛兽袭击的能力。在形式上,围火跳跃,根据传说,是为了驱邪。从前,有一个彝族壮汉与天上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大力士大败,并被摔死了,后来天上的人知道了,为了对彝族进行报复,就放虫子到彝族人民所种的庄稼地里。彝族人民为了驱赶来吃庄稼的害虫,各家各户都把火把点得熊熊的,最后把虫子烧死了、驱赶走了。为了庆祝胜利,彝族人民把胜利日定为火把节,这就有了现在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火把节。总的来说,彝族“打跳”已经成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彝族舞蹈“打跳”活动的特征

彝族“打跳”首先具有舞蹈性、健身性特征,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彝族文化丰富悠久,彝族人性格豪爽善勇,有强烈的荣誉感。“打跳”活动可开发人体动作的协调性,人们在运动中可以获得欢快的体验,它可以作为现代社会彝族人民健身、休闲的一种方式。同时,彝族“打跳”是世代相传的,不断沿袭、传承和发展,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历史阶段产生的,并逐步发展起来。始终保留传统健身与娱乐的主要特征,是彝族传统舞蹈的生命力所在。彝族“打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代代相传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之后,彝族“打跳”文化成功地步入我国民族文化瑰宝之林,其中蕴涵着彝族人民长期积累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民俗风情。加之彝族“打跳”主要流行于彝族中,“打跳”与彝族传统文化已经融为一体,因此彝族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相互依存,影响着彝族传统舞蹈项目的发展和完善。彝族“打跳”从过去到现在,虽然保留模仿动物活动的动作,但是也有很大的发展,动作姿势、整体协调都融入了现代人舞步和节奏感,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气息又为现代人所接受的舞蹈形式。

三、彝族“打跳”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彝族“打跳”有悠久的历史,是彝族传统舞蹈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彝族“打跳”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有趣味性,讲究技巧,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突出展现出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它不仅仅使其强身健体、娱乐审美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打跳”活动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

“打跳”是彝族人民群众的一项舞蹈文化活动。文献资料显示,彝族“打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彝族“打跳”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不仅被彝族人当作祖辈留下的宝物,更被广大舞蹈工作者所追捧。同时,“打跳”目的在于娱乐,增强民族体质,强健民族体魄。在节日风俗中,人们通过玩乐、嬉戏,从中得到乐趣,在“打跳”活动中增进友爱,心灵得以沟通。在相亲娶嫁、劳动丰收和一些传统舞蹈的赛事上,人们都会开展“打跳”活动,风情各异、极富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给人们带来喜悦与激情。所以,“打跳”活动在彝族节日风俗中延伸发展着。

“打跳”是彝族青年男女感情联系的桥梁,是青年男女最喜欢的舞蹈活动。怎样让本村寨男女青年与外村寨的青年男女交往认识?怎样让青年男女获取异性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彝族人用“打跳”的方式让异性青年认识,这是彝族人独特的恋爱方式。在“打跳”过程中,青年男女很容易从茫茫人海发现自己的意中人,并在欢声笑语中逐步认识,逐渐萌生爱慕之情,最后永结百年之好。男女对唱“打跳”,让“打跳”更加活跃,更具有激情,更具有特色。

彝族“打跳”作为人类舞蹈文化的一种形态,起源于彝族人民的生产实践。“打跳”这一民族传统舞蹈与彝族人的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不仅有生存,也有娱乐的形式,形成了多姿多彩而又具备特色的民族传统舞蹈项目。由于地域是一个民族长期生存的空间条件,“打跳”产生于彝族人生活的特定环境,不可避免与地理环境的发展相联系,同时也受制于地理环境。由于政府部门疏于引导,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薄弱等,彝族“打跳”已经成为大多数彝族群众偶尔参加的活动。

四、彝族舞蹈“打跳”的发展对策

作为传统舞蹈文化,彝族“打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人们应利用政府的支持,把彝族“打跳”的健身性、娱乐性、审美性等功能延伸到生产生活中,从而发展“打跳”文化。“打跳”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文化创造,是彝族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在彝族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打跳”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调节人的心理情感,丰富彝族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因此,国家要重视发展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与舞蹈事业,重视人们的身心健康,将发展民族舞蹈事业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有力地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为了发展彝族“打跳”,国家必须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文化的管理机制,坚持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彝族“打跳”传统舞蹈文化。彝族“打跳”融娱乐性、艺术性、地域性于一体,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多姿多彩的运动特征,它丰富了彝族传统舞蹈文化。除了彝族要积极创造丰富多彩的“打跳”活动外,政府要大力扶持彝族“打跳”文化活动,让彝族传统舞蹈“打跳”传承发展下去。

五、结语

彝族“打跳”是起源于狩猎劳动、模拟动物、除恶驱邪、民族风俗的舞蹈活动,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集体创作的舞蹈形式。传承和发展彝族“打跳”活动,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又是对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应加大对彝族“打跳”的改革力度,使之向着科学化发展。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彝族“打跳”舞蹈活动,让彝族“打跳”这一项民族传统舞蹈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同时,从“打跳”活动自身来说,适当接纳新的动作形式、结合现代舞曲节奏进行创新,有利于参与者更好地抒发感情,释放激情,进而吸纳更多的人参与这项舞蹈活动,促使彝族“打跳”活动持续良好发展。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张骥(1977-),男,重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创编与舞蹈教学。

猜你喜欢
彝族舞蹈民族
我们的民族
彝族海菜腔
学舞蹈的男孩子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