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小说对生态现代化进程的探索

2017-12-27 20:40刘亚利
牡丹 2017年36期
关键词:母亲河温泉人类

刘亚利

生态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生态文明遭到破坏的忧虑和反思,批判了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借此引起人们的重视,警告人类不应盲目发展,并在创作中努力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希望能摸索一条符合社会进步的发展道路,为人类的行为寻找亡羊补牢的途径。

阿来中篇《遥远的温泉》详细描述了“我”童年就一心向往能洗涤喜怒哀乐的温泉,扎进水里,被温暖清澈的水轻柔地包围,满眼的明亮,通透的舒畅,让扎进水里的人生命变得简单,抛开了一切烦恼,没有痛苦,没有灰色的记忆。肺被新鲜的空气塞满,呛进嘴里的水像马一样不断地喷吐出来,就这样在温泉里肆意畅游,这是最简单的快乐,也是“我”无比珍惜的快乐。就是这样一汪美好的温泉,为了发展经济,现在已变得面目全非,变成了堆砌着水泥建筑的垃圾场。温泉被毁灭,“我”童年的美好梦幻也破灭了,那简单的快乐被毁灭了。小说通过承载着美好记忆的温泉被毁灭的事实,尖锐地指出贤巴行为的无知。曾经保存完好的温泉毁在了一心只发展经济的人手里,犹如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悲哉。亦秋的《涨潮时分》中青州城里,曾经的母亲河——永澄河,两岸的稻田成熟,果树茂盛;河里千帆竞技,百舸争流,好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但这一切都变了模样,为了建造水库拦截河水,永澄河已今非昔比,河道里砂石淤积,河床抬高,河道变窄,泄洪能力极强的母亲河已不复存在。要是连降两场大雨,河两岸的农作物就会遭灾,再遇台风来袭,受灾程度更是难以想象。随着改革放的推进,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当地农民纷纷放弃种田开始经商,从来没考虑过开发工厂对家乡母亲河造成的严重污染。终于有一天,人们才突然发现现在的家乡已经面目全非,清澈的河水不复存在,农田不及以往高产,连水果也没有以前甘甜。母亲河失去了勃勃生机,野草飞长,仅存的一点河水还污染严重。为了获取眼前的金钱利益,到处建造污染严重的工厂,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恶性循环严重,清澈母亲河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河水加剧污染,空气变得污浊,酸雨代替甘霖频繁袭扰人们。人们的行为正在不自觉地抛弃青山绿水,碧树蓝天。小说再次赤裸裸地指出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行为的盲目性,不计后果的代价是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当海啸毫不留情地到来时,建在河滩上的工厂被海水吞噬,损失惨重,只为眼前利益的人们为自己不计后果的盲目行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生态小说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破坏的恶劣行径,以此来促使人们树立保护土地、家园、故乡的保护意识,并通过作品的演绎来探索寻找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为当前岌岌可危的生态恶化的现状寻找出路。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力量虽然轻微,却也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作家赵本夫的小说《无土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展示了一批热爱泥土、热爱自然并极具环保意识的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城市却怀念乡村,留恋农耕,渴望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小说中木城的石陀在这方面的追求达到了极致,他热爱土地、热爱自然,即使在本职工作上,他关注描绘土地、自然的作品集并极力推介。并且身体力行,与做绿化工作的农民工天柱成为好朋友,并和他们一起在工作之余也做起了绿化工作。小说中除了石陀,木城政协委员们的身上都表现出强烈的环保意识,大家所提出的议案都紧紧围绕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即使不成熟,大家也都在朝环境保护的方向努力。例如,有的政协委员大胆地提出,为了节省资源,循环利用,在郊外化工厂日夜冒火的烟囱上安装一个巨型茶壶,烧热水供全城人民使用;有的政协委员更创意地提出,把木城上空用一个大玻璃罩罩起来,在城四角安装几个大抽风机过滤空气,人工造氧,以防止不断恶化的空气污染,提出此议案后亲自着手行动进行实践。小说中除了知识分子石陀及政协委员们的提议,还有农民出身的天柱和他一起做绿化工作的农民工,他们是一个更加热爱土地的一群。他们承担起了木城的绿化工作,为了通过上级检查,天柱在城市的绿化带种植了麦子来替代绿植,甚至还种植了各样蔬菜,不但成功通过了上级部门的检查,还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除了以上人物为生态环境努力外,难能可贵的是,木城里的普通老百姓也都有很强很的环保理念,在生活日常中,为城市绿化和环保努力着。在如何更好地保护木城的生态环境方面,木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比污染企业必须整改,否则将予以停产;汽车单双号限行,并不得鸣号;双休日所有机动车不得出行(救火车、急救车、警车除外);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等,有力有效,达到了环保目的。小说中另一个人物柴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更有前瞻性,也更加激进,他把他的环保理念都渗透在他的作品里,他甚至认为人类建造城市是个巨大的失误,成为了罪恶的渊薮。他倡导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重回乡野大地,过简单快乐的生活。这种回归不单单指身体的回归,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回归,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生活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太久,需要走进自然净化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来自哪里。

小说中一系列环保举措的出台,见证了木城人民清醒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强烈的个人责任感,这与整个城市从上至下倡导与落实是分不开的,小说中人们高度的环保意识值得当前社会各阶层学习效仿,同时小说的贡献已然超越了生态小说批判和反思的程度,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举措。赵本夫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城市和谐共处的画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努力。这部小说“突出表现着现代社会中人与土地疏离之后的反思,形象地演绎了人从城市中突围出来,去寻找曾经栖息着他们祖先、生命与精神的土地,去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的漫漫征程。面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小说揭示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焦躁和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思了中国当今所面临的种种生存问题。……展示了当代民众对土地的执著与眷恋,给予读者巨大的心灵震撼。”

韩少功不仅在创作中传达了皈依田园的渴望,在现实生活中他親身行动实践了回归乡野。他在海南的农村买地盖房饲养家禽,种植粮食,自给自足,真正过起了简单自然田园牧歌式快意生活。韩少功前期的创作,倾向对本土文化追寻。直到创作《山南水北》《进步回退》,他的认识上升到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高度,寻找人生存的最佳模式与理想状态。“融入山水的生活,经常流汗劳动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自由和最清洁的生活?接近土地和五谷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对于城市人来说,画框里的山山水水真是那样遥不可及?我不相信,于是扑通一声扑进画框里来了。”他以自己的行动努力证明着,远离城市回归乡野才是最自由最清洁的生活。

生态小说一方面批判反思了现代化进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传递出生态小说作家们对生态问题的焦虑,指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另一方面,生态小说在创作中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寻找现代化建设与人们生活相融合的最理想的发展模式,注重人类灵魂与自然的契合,为都市的环保工作寻找出路,表达了作者们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对生态问题解决的努力和尝试。太多的人们已经失去绿色、土地、家园、故乡,甚至失去自我,如果不加以改进,我们享受到的将不是现代文明的快意,而是必须承受被大自然报复的恶果。

(赤峰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母亲河温泉人类
保护母亲河(4)
KAI BEPPU温泉酒店
是你 我亲爱的母亲河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我爱你母亲河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