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2017-2022年全球趋势研究》报告,《21CBR》专访了科尔尼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石德瑞 (Daniel Starta)先生,他在政府经济发展计划、汽车、石油化工、高科技、制造业等行业和领域有着丰富的咨询经验。
科尔尼的研究报告总结了影响全球未来发展和商业环境的五大趋势,其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从人口、经济、环境、地缘政治、治理、资源和技术等几大维度探索全球外部战略运行环境。石德瑞先生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享了他的研究观点和看法。
科尔尼《全球趋势报告》中提及,全球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债务负担加剧等全球性问题,是否会妨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S 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狭隘主义等趋势,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这个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执政、英国脱欧等都体现了这个趋势。不过,中国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带一路”让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能够与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等进行全面合作,通过建造基础设施来更好地驱动增长。
关于债务,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相比之下,我觉得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能力摆脱这个问题的国家,因为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我还关注到减轻贫富差距的话题,这同样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也有“扶贫”的重任,政府在反腐、财富分配方面有所作为,使得中国比西方国家有更大优势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的很多科技企业例如阿里巴巴、百度等,在关注自身盈利的同时,也能够协助政府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相比之下,谷歌和Facebook等美国科技企业,没有帮助政府分担这些责任。这其实是关于发展模式的讨论,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模版。
我认为,过去十年中,中国政府的高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证明了中国模式是成功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都可以立刻做出改变,不像有些西方国家在嘈杂的讨论和辩论中消磨时间、耗费精力,效率低下。
科尔尼认为,智能交通是一个商机无限的领域,如何评估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潜力和优势?
S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夜间家家户户在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场景,电能依然需要靠传统能源来提供,汽车不直接燃烧汽油,但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短期内不会改变。
我觉得全球任何一个电动汽车的生产商、致力于发展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企业,都应该来中国寻找商机。除了中国政府在大力扶持和推广这个行业的因素之外,我认为,中国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适合建立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国家。
中国人口众多、机会丰富,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使用智能手机的程度都不如中国,电子商务的互联性也无可比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全球很多城市变得越来越拥堵,美国和欧洲的年轻人驾驶汽车的意愿在下降,而中国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愿望依然强烈。
中国人对于汽车的理解与美国人有所不同:美国人的概念和文化中,驾驶汽车是身份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自由、独立的生活方式;在中国,汽车虽然也有身份的象征,但人们更多地将汽车理解成出行工具。尤其是80、90后一代,更加向往共享交通出行方式。智能交通、自动驾驶到来时,汽车的本质会发生变化,出行效率会更加有效提高。
高铁等中国拥有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如何克服保护主义,获取更多的全球机会?
S 大規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花费,可以拉动内需,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对于其他国家的政府而言,高铁建设不仅是一笔单纯的购买行为,而是一笔贸易或交易,不只取决于产品是否出色或科技是否先进,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决策。
举例来看,假设非洲需要建设铁路、而中国在农产品和矿物质资源上的需求更多,双方需求得到匹配,中国可以通过低息贷款或是无息贷款的方式帮助非洲建设高铁,双方达成交易协议。当中国公司在海外进行投资的时候,海外市场会更多考虑投资来自独立的投资方,还是由政府参与和主导的。
若要改变现状,中国企业在拥有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多地要考虑自身是否能满足对方的交易需求。在欧美市场和日本市场上,中国高铁面对强劲的对手,进入对方市场相对困难,但这并不代表进入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就会更容易,关键还是要看双方的需求、在交易中满足对方最大需求,从而换取对方国家的市场。
中国政府一直奉行开放政策,为什么外资企业在华的影响力不如以前?他们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S 中国企业的运营环境和模式变化非常迅速,例如零售业的送货服务,这些都需要对于产品、递送时间和零售环境有很好的了解和把控。伴随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会带来人口中心的转变,如何充分了解人口的地理分布和变化、更有效地接触和到达消费者,等等,这些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处理都十分重要。
物流服务在五年前很少有所耳闻,现在则是充满活力的行业。我们经常为客户做预测性分析,需要考虑人口分布、城市交通拥堵、物流分拨中心、冷链建设等因素。
近年来,对于很多跨国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增强。我们看到中国品牌在不断崛起,科技和创新方面有阿里巴巴和腾讯,华为在亚洲影响力非常大,谈到无人机不得不提到大疆。
就像提到德国,大家会联想到德国企业在汽车、工程方面的产品;提到日本和韩国,会想到电子产品;说起创新,通常都会提及美国。中国企业和品牌还处在摸索自己的角色、优势和地位的阶段,我觉得中国企业想要真正成为行业领导者,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突破。
有竞争是好事,会让跨国企业开始认真思考在中国的定位,选择本土化的程度,例如仅仅是作为技术的提供方,亦或是要选择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依靠合资企业来经营中国市场,还是要进行本土化、建立起了解中国的管理团队、扎根于中国市场。
我认为,合资的形式常常会让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对于合资方的依赖和对于自己公司技术、人才的过度保护,都会让企业面对深度本土化的公司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不管是制造业、零售业或是时尚行业,都要深入了解中国的市场,包括让管理团队熟练使用中文,能在文化上和当地的市场、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