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刘琪
弹幕X?弹幕催生的这些“混血儿”
W:刘琪
随着弹幕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在追剧打游戏时看到弹幕了,于是各种有关弹幕的形式应运而生。经过时间的洗礼,它们有的如昙花一现,有的却还坚挺地存在着,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个被弹幕强势入驻的领域,看看它们与弹幕的“混搭”有什么效果呢。
“四排的小哥哥,你吃爆米花的声音太大了”“空调太冷,求温暖”……当这些五花八门的句子出现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时,你或许会感到惊奇,大家聊得热火朝天,黑暗中的观众们似乎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开派对。
这就是2014年出现的弹幕电影。
2014年8月2日,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千人大厅上映弹幕场,只要发条短信,观众的吐槽就会被投映在影院坐席两侧的墙上。
紧接着,《小时代3》于2014年8月4日晚在北京也开启弹幕专场,这场放映将观众的评论即时弹射在银幕上,构成与画面重叠在一起的观影体验。在一轮又一轮的热议声中,《绣春刀》也在2014年8月7日上映首日“跟风”开了弹幕场。
就这样,弹幕这一网络流行吐槽方式登堂入室走上影院大银幕,开启了弹幕在电影界的新篇章。
对于电影界出现的这一新功能,就体验感来说,收获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对于《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通过投影打在银幕两边墙上这种“温柔”的方式,很多观众吐槽“不够猛烈,弹幕要的就是糊满一脸的效果”。
也有观众认为这种观影模式更适合二次观影或者一些已经上映过的影片重映时使用:“看第一遍的时候还是不太方便,感觉都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小时代3》的展现形式则更接近视频弹幕,现场有专门的WIFI可供观众链接,然后用手机浏览器打开一个专用网址,在这个网页内就能免费、无限制地发表评论了。
弹幕电影发展至今已经三年了,就目前的电影市场来看,似乎大家已经忘记三年前那场弹幕和电影“混搭”的盛大party了,无论是曾经一点不看好这个领域的“专家”,还是非常看好这个领域的“市场总监”,弹幕电影的销声匿迹已经明确表示了曾经那场盛宴不过是一场虚无的视觉party罢了。
弹幕小说已经出现有两年了,早在2015年2月,当当就推出了弹幕阅读APP“当读小说”,读者通过这个APP可以一边看小说一边发弹幕吐槽。这个功能让读者在阅读之余可以进行实时交流,思维碰撞,寻求情感共鸣,更让喜爱看小说的读者不再孤单。
但是,也有读者表示“吐槽太毁气氛,基本以恶搞笑料为卖点,无法接受”。其实阅读本身是一个读者跟书中人交流,自我思考的过程,需要独处的空间,但是弹幕的出现可能会分散阅读精力,造成浅阅读。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移动阅读时代,碎片化阅读的读者群更为广泛,如何让读者在有限时间内接收到的弹幕信息是有用的而不是毫无营养的情绪表达是关键,在没有明确的筛选方法出来之前,我们也只能呼吁广大网友多多学习弹幕礼仪,减少不良影响了。
弹幕小说作为一种新的互动方式在小说领域活跃着,获得了一批人的认同,但受众群体和内容题材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弹幕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化的事物,弹幕小说就更加缩小了人群的辐射范围。
弹幕小说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16-25岁之间喜欢看小说的年轻人,这些人大都喜欢即时分享,寻找同类,但是这种用户需求及其强调个性,用还是不用,什么时候用,在哪儿用,都要看用户心情。因此,弹幕小说注定只能是少数人的狂欢。
目前国内最早一批使用弹幕漫画的是“有妖气”漫画网站。弹幕漫画最初只在一批漫画迷中盛行,由于受众群体的局限性,并没有引起普通大众的注意,不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这些漫画里的弹幕有趣又营养,基本没有什么坏弹幕,反而叫漫画迷觉得“欢乐之极”。
比起弹幕小说只能使用文字这种单一的表达方式,弹幕漫画则更加能够牵动读者的情绪,波澜起伏的情节,富有感染力的图片,漫画界专有的吐槽名词,让漫画爱好者纷纷有种情绪的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是只有懂漫画的人才能感受到的。
与其他弹幕的滚动形式不同,弹幕漫画采用的是“贴”这个功能。读者可以将写好的弹幕随意选择贴在屏幕的任何地方,弹幕不会自动消失,如果你觉得其中一些弹幕看着碍眼可以点击删除,如果你觉得有些弹幕很有意思也可以点赞,当然,如果你觉得整个弹幕都很碍眼也可以点击关闭不看。
在漫画界,弹幕的发展更加有规则意识,坏弹幕的比例相对来说少一些。也许在未来,弹幕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场景中,不管什么样的场合,我想,弹幕使用的规则意识和弹幕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会迎来一个更加和谐的弹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