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分析

2017-12-27 14:55:05范享玖王建华刘毅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人才

文/范享玖 王建华 刘毅

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分析

文/范享玖 王建华 刘毅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是保证人才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的有效方法。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人才的增长,并加强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可以使资源得到共享,使教育更加完善,为我国的发展储备更优质的人才。

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分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教发[2014]6号)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系列文件是保证高职与本科院校实行“3+2”合作培养模式的政策基础。所以,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能够使我国的相关文件得到有效的落实,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

1 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科学内涵

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是指专科学生升入高职院校之后,学习三年,之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当学生成绩合格时,准许学生转入本专业的本科继续学习两年,完成整个阶段的学习,在学生毕业时获得应用型本科学历。

在进行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时,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开发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与新方法,有效促进人才在高职与应用本科阶段学习的对接。例如,高职可先通过具体的考试录取符合“3+2”合作培养模式的学生,之后学生在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经过三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业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继续升入对应的本科院校,完成后两年的本科专业学习。两年之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本科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颁发学习学位证。

2 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意义

2.1构建现代职业体系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也表明,应重视处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时要与本科教育做好对接,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发展 [1]。应用技术类型的高校应该对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敞开大门,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再深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积极探索,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促进本科人才质量的提升,在保证自身稳定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2.2完善终身职业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以及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现代教育需要不懈努力去达到的目标。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机构应提升自己的内涵,促进学生继续教育,实现终身教育。《决定》中也指出,对于本科层次的教育,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找出其发展规律,建立相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教育中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2]。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专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院校应为学生的成才搭建“立交桥”,高等教育院校应建立专科教育体系,同时,本科与硕士教育也要做好衔接工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鼓励学生能够进行终身学习,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高素质人才。

2.3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决定》中指出,当前我国高校的职业教育仍然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合适人才[3]。由于课程机构不够合理,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且教学条件有限,多数时候不能给学生提供完全真实的教育环境,所以我国的教育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企业仍以制造业为主,同时,各行各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将自己发展成创造型企业。所以,企业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劳动力,更是具有创新意识与专业技能的人才。这能加强我国工业企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4]。在转变的过程中,各行各业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创建,可以使各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实现各院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相互协作,提升人才质量,使专科与本科进行有效衔接、共同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有效的后备力量。

2.4适应地方经济转型的需要

地方经济是促进地方发展的有效力量,比如宜兴素有“陶都”之称,盛产陶瓷,进而产生“名称效应”,有着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地方。对陶瓷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转变企业的发展模式,是促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稳定发展的有效方法。所以,企业应注重提升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文化分量以及品牌力量,促进企业的发展转型,多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自己的发展储备力量。

3 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措施

3.1确立布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曾经较长时间内,职业教育以单纯提升学生技能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践的重视要超过理论。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就业时只能选择比较低层次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完成岗位的迁移,这是专业理论缺乏的弊端。同时,我国的本科教育阶段与职业教育恰好相反,其目标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的重视要超过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纵然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岗位之间的切换也比较顺手,但专业技能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的就业。所以,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两者的不足,发挥各自的长处,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能够立足行业的应用型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2建立相应机制,促进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发展

高职与本科的“3+2”合作培养模式,在形式上是对人才进行分阶段培养,但实际上,这两个阶段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高职本科院校要在合作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享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的连贯性,逐渐实现统一的培养方式、完善的课程体系、合理的培训时间以及严格的监控考核。

3.3成立小组

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需要高职专科院校与本科院校以及相应的企业单位共同合作,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这可以促进企业对人才教育的参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学合作与工学结合,切实提升人才质量,促进“3+2”合作模式的健康发展[5]。

3.4对学生加强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高职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就业过程中各有利弊,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两者的不足,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不仅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更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为社会以及企业输送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与本科“3+2”合作模式,可以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水平,这有效提高了学生单纯参加高职教育或者本科教育中所欠缺的能力,使企业可以接收到更加优质的人才,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何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

[2]钱吉奎;李从锋.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衔接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5).

[3]朱平.高职与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4(5).

[4]邝卫华;周华;何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太远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

[5]戴丽君.“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教论坛,2017(4).

此论文为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课题“职业教育3+2升学考试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