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养成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2017-12-27 04:24:48商曼山东协和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大学生分析

文/商曼,山东协和学院

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养成的因素调查与分析

文/商曼,山东协和学院

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性的群体,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当代社会为缓解就业压力,以及创造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应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当作重中之重。以借鉴国外经验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就业观念守旧、教学模式不创新、没有创业实践能力等,所以我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同时,就要在这几个方面予以改善。而首要的任务就是以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养成作为突破口,以调动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创新创建能力养成;大学教育;调查分析

1 养成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此推进改善民生。这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9月份在达沃斯论坛上,总理李克强明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根据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理念,国家随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和引导创业者在符合创业条件的前提下自主创业创新。作为这股力量的主力军,我们的大学生们应肩负其责任,勇于挑战与担当,为国家推进创新建设项目,为国家法奉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么重大的使命下,大学生养成创新创业能力,挖掘和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对于我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解决就业压力,创造社会和谐,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创新创业能力数据调查分析

关于能力调查分析,我们通过大数据可以初步分析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问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高校的数据调查分析,通过他们的问卷调查填写情况,了解到创新创业问题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其中高校关于相应国家号召,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都做的比较到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以及讲解,在调查人员中,占50%的大学生表示想组建团队进行创业之路,有33.33%的大学生表示有过创业的想法,但觉得时机不够成熟或缺乏创业的能力,有25%的大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表示并没有创业的想法。数据显示出,虽然各大高校都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的展开,但是并没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归于根本问题还是在养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存在不足,急于求成,而没有找到根本的教育问题,大多数还保留原有的教育方式,书本课程教授大学生创新创造性,教育本身缺少实际与创造性,没有与时俱进。通过数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下,还缺乏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以及领导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差,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机会识别的能力,销售和管理等等。这些能力的缺失也是导致大学生无法养成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而这些能力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教育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这部分能力。我们的高校可以采取提供创新创业平台的方法,帮助学生迈出第一步,用积极的鼓励政策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积极的鼓励政策包括资金扶持,评选各类先进优先权,加学分等等。这样开展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从传统的想法迈向创新创业的第一步,也是将理论的知识转化到实践的过程,从而真正达到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有一些实际的教学方式,如京东派校园店,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课堂上的创新,如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去传授一些自己的创业经验以及创业想法,或者举办一些智力挑战游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想法。

3 创新创业能力缺失的原因

高校在致力养成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之后,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欠缺。分析其原因,据调查分析发现,根本原因还是整体氛围不佳,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以及想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意识并不强,实践的环节也比较薄弱,学校教学体系也不是非常健全,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学生在经过这样的培养之后并不是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只是暂时的拥有创新想法,但是之后只有极少数的人有想法或者有能力组建团队进行合作创业,整体创业氛围并不浓厚。第二个原因是学校在开启鼓励学生创业政策时,如果政策不够完善,缺乏可执行能力,学生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这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及时有想法也无法实现的处境。

4 养成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4.1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设计

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时,需要全面考两次课程的可执行性以及课程有效性,如果课程设计缺乏这两点,学生在课程中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那么课程的开设也是徒劳,并没有大的意义。对于课程的设计,高校可以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突出的成功经验,从而完善自己的课程设计,提高自己的课程水平。

4.2 加强创业教育队伍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的力量在养成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上尤为关键,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然要从老师的能力抓起。高校需要建设一支教育水平优良的师资团队,这些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将理论的知识真正融合到实践当中去,使学生从理论中去学习和养成实践的能力。要完成这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难题,我们的教育团队需要多元化的因素,多吸纳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经济管理专家,政府部门官员等作为兼职教师,共同传授学生知识,养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4.3 为学生开创创新创业平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在理论知识的熏陶下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要在实践过程中得出真知。所以,为学生开创创业创业平台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没有创业平台,大学生就无法掌握在创业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也就缺乏了实际执行力。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要全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比如:可以邀请成功的创业人士或企业家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活动,分享创业过程,解决学生创业困境,为学生鼓起创业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可以通过实习岗位,帮助学生体验创业等等方式。

[1]张婷.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因素分析及培养对策[J].科教导刊,2014

[2]张福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体系调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

商曼(1986—),山东滨州人,山东协和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大学生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