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创新企业的“造血者”

2017-12-26 20:31钱玉娟
中国经济信息 2017年23期
关键词:杨斌孵化器深圳

钱玉娟

“科技创新不仅成为深圳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其几十年高速发展的真正动力。”日前,中国科技开发院(下文简称“中开院”)院长杨斌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文简称“高交会”)期间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提到,不少地方政府会来深圳学习,以求能解码深圳这些年高速成长的原因。与此同时,深圳也形成了一种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无论在金融、投融资、服务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系。

“平台建设也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杨斌认为,这对科技创新而言是一种支撑,由政府引导带来的合理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了科技创新。

助力产业孵化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为科技企业研发与发展提供孵化服务的单位,而中开院在其中则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杨斌的介绍中可知,自1991年成立的中开院,从研发办企业之初的战略布局,后经过近26年时间的磨砺,成功转型为科技企业全程孵化体系的引领者,专注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探索者,同时也成为一个努力向商品化、产业化及国际化迈进的开拓者。

“仅在深圳南山区这11.5平方公里的高新区里,就聚集了十几家做孵化的单位。”杨斌坦言,

目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尤其在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阶段,“科技企业孵化器就成为新动能机制的重要环节。”在杨斌看来,一直将“产业孵化”作为工作目标的中开院,打造的科技企业全程孵化体系,已经成为不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据他介绍,中开院针对科技企业探索构建的“创客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链条式孵化模式,还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首批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

发展至今,中开院不仅有效推进着高科技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成功孵化出了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东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成长性、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开院也在刚刚过去的高交会上展示了一系列孵化成功的核心高科技产品和项目,备受关注。

平台加速进化

“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就是一种生态体系,有效满足了中小企业的成长需求。”杨斌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为给孵化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服务,化解孵化企业的融资难题,中开院不仅设立了种子孵化基金,还搭建起了“定向推荐+自主举办+专场对接”三位一体投融资服务平台,更與银行建立银孵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也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全方位为中小微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融资策划等服务。“为了调动企业、员工孵化积极性,中开院还创新性地建立了‘全面持股孵化模式。”

杨斌还强调,中开院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形成产业集群,不仅要为深圳这一区域经济做贡献,还努力地“走出去”,不仅在一些内陆县域做孵化器,还以孵化社区的形式迈步海外,在美国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的国际化合作。

谈及未来的发展思路,杨斌认为,中开院一直在思考如何继续“做大做优”,未来将发展面向平台化,将入孵企业量级、股权投资规模以及资产规模等形成一个指标体系,以“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为核心,做大做强企业孵化、种子期投资和孵化社区建设运营三大业务,努力将中开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科技创业孵化经营机构。endprint

猜你喜欢
杨斌孵化器深圳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精神的漫游——杨斌工笔画探微
时间之象——杨斌自述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追逐阳光的创业者杨斌昌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