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艳
【摘要】探究式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教师要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精心安排,促进学生带着好奇心展开对科学的学习,通过提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策略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领悟科学的道理
新理念下的科学课的教学,要引入探究式学习的众多策略。例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过程中的参与和体会去总结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这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科学的探究过程,往往从一个假设开始,老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假设,再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这样一个假设的见解,当班级中有不同的意见时就更好了,老师可以及时地引入实验加以验证。而且,为了提高效果,一定要让班里的部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其他没有亲自动手的同学也会全神贯注的观察着整个操作的过程。这种方式相对于老师直接做演示实验效果要来的好的多。当然,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顺利和学生的安全,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动手之前,将操作过程中的要点讲解清楚,保证每个学生都听懂了并记在心里之后再放手让学生去做。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做着讲解,提示学生去观察一些现象,留意一些细节问题。
二、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通过提问激发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强劲动力,老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这主要从借助学生天生的求知欲望入手。为了起到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在主题导入方面引入趣味化的方式,通过趣味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为接下来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打下重要基础。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介绍点亮灯泡的内容时,首先一开始就先给学生讲了一个谜语,这是一个谜底为点灯的小谜语,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兴趣,难道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点灯的知识吗?很多小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对点的现象充满了好奇,他们很难理解很多电器为什么会工作。有的小朋友甚至试图找电视的背后有没有人。所以,这个谜语一下子就让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老师的身上。大家都知道灯为什么会亮吗?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这个问题一出,大家七嘴八舌的就开始讲了“需要有电”“需要连上电线”“需要有导体”“需要有开关”……大家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探索欲望。我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思维的碰撞处入手,创设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情境,使探究内容更富吸引力;学生连接电路时,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课题源于学生,源于课本,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指使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除了要创设有趣味的情境,还要设计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促进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交流与分享
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通过结组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信息交流。交流就是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以口头、书面表达或派代表陈述等多种形式告诉别人、自己或本小组的探究结果。当学生完成动手探究后,我们应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或组内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便于他们更清晰的把探究结果表述出来。让每个想发言的同学都有表述交流的机会,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在组织学生分享交流的时候要注重班级教学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们都放下顾虑,全身心的投入到交流分享之中。教师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说一些幽默的话来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不要担心出错,告诉孩子们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同时为了交流分享的顺利进行,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加以交流,如可以将自己的结果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可以做成PPT,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整理的过程中实现思路的进一步理清。为了扩大学生们对科学课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以组建网络科学课交流群,给学生们提供一些互联网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们根据各自的喜好进行拓展学习。同时互联网群落也可以帮助学生们有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而且交流的效率很高,又能够记录保存下来。
四、逐层深入加以探究,得到科学探究的结论
小学科学课中的探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探究学习方案的设计上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深入的基本思路,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启发,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激发。通过这样的有意为之,让学生的思考逐渐深入,直到问题的核心,让学生们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参考文献:
[1]钱东华.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吉林教育,2017,(08) :47-48.
[2]耿晨曦.小學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