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俊
【摘要】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实验创新能力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创设情景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创设情景,如物理实验、多媒体演示、情境活动、讲故事或案例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展现,巧妙质疑,不但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诱发学生进入质疑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借助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便于“驾驭”课堂,往往有意避开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和多样性,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直接的强加给学生,不敢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争鸣,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以及学生的独到见解有时不予理会。这样就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相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相互讨论,踊跃发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风趣幽默的语言、流畅明晰的讲述以及旁征博引的知识储备都是教师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着力点。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十分重视对于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引用,比如在超重失重的讨论中采用力传感器给出了物体在电梯运行中所受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曲线图。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及时补充最新知识。
其次,重视对课程和实验的精心设计。学生兴趣的激发需要教师在课程讲授和实验过程中的精心设计,否则学生感到无聊就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教案对课程设计的运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实验与探究”栏目有一个实验是运用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实验通过变量控制的方法,分析物理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重力的关系。毋庸置疑,实验效果是明显的,学生都明白,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在实验中就会感到十分无聊。没有人会对熟知的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这个实验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不考虑该实验。
三、遵循认知规律,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对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在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存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就很难谈得上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创新思维的熏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的,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经历失败和成功的磨砺,体会创造成功的喜悦。例如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牛顿三大定律,各种原子模型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等内容中突出科学创新思维的教育,并逐步渗透如理想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学会根据现象或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四、改革实验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實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总之,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广大教师要承担起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神圣使命。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作风,自身具备较高的创新才能,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更多的适合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龚逸尘.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